帮我找几篇名著读后感
- 提问者网友:兔牙战士
- 2021-05-08 09:14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妄饮晩冬酒
- 2021-05-08 10:22
http://www.diyifanwen.com/qitafanwen/duhougan/20070923152450101.htm
- 1楼网友:罪歌
- 2021-05-08 11:33
打动陌生世人的悲歌——读《浮士德》
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
——卡尔 荣格
什么是真正的艺术,什么是真正的伟大的作品。如果允许我为此做出一番诠释的话,我会说,真正的艺术的实质是打动人心,不论时空的距离,不论世事的变迁,不论文化的差异。心灵的触动往往在一瞬间就完成,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在灵魂与灵魂之间筑成一座虚幻却美妙的桥梁,因此优雅舒畅的文字,沁人心脾的音符,鲜艳明澈的色彩也只不过是内涵的外在形式,只是一种修饰而已,真正的内涵即使灵魂的感动。《浮士德》所表达的不仅仅是一个一个伟大的作家对一个时代的描绘,也是他美好的理想和希望。
《浮士德》是19世纪德国著名作家歌德的毕生大作,歌德从25岁开始着手,直到80岁完成。这部著作以戏剧的形式描写中世纪博士浮士德外出郊游时遇到魔鬼梅菲斯特,之后经历各种奇特的事件,最后浮士德的灵魂导入荣光之境的故事。而这部作品要表现得是什么呢?用剧中的原话来说,即是“善人虽受模糊的冲动驱使,总会意识到正确的道路”。
面对这样一部构思宏伟,内容丰富的著作,我想我们很难将其完整地诠释,每个人都只能或多或少地读出这部著作的某些侧面,而这也正是这部作品的伟大之处。在阅读的时候,我往往不禁想到浮士德与歌德,谁是作者,谁是剧中的角色,抑或说两者本来就是一个人,只不过一个在文字里,一个在文字外。毫无疑问地,歌德把自己写进了《浮士德》,在戏剧的最前面有一首歌德的献诗,诗中他这样写道:“我的悲歌打动陌生的世人,他们的赞许反使我决定心伤,从前欣赏过我诗歌的诸公,即使还健在,也已各自西东。”我能体会到歌德的痛苦与孤寂,晚年的他面对好友纷纷离去,或是去世,或是远在他乡而感到心伤,即使自己的作品受到世人的赞美,也无法弥补他心灵的空缺。唯有神奇的魔术能拯救他,然而这却只能发生在作品里,成不了现实。当我们看到浮士德的命运时,也许不能感到怜悯,因为浮士德学识丰富,头脑聪颖,对哲学、法学、医学、神学皆有深入的研究,加之担任大学教授,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这样一个人物怎么能说是一个悲剧?然而我们这样的质疑也正充分地证明了我们对浮士德或者说歌德是完全不能理解的,不但不理解他们,其实也是不理解人的心灵,不理解真正值得我们珍惜的东西。在诗的最后一句“眼前的一切,仿佛已跟我远离,消逝的一切,却又化为现实。”这看似矛盾的一句话不正像浮士德准备饮下毒药自尽时的所感所受吗?现实已经不能满足于他,而消逝的回忆和虚幻的未来反而成为了他所感到满足的东西。
幸运的是,浮士德没有死去,天使们的歌唱救起浮士德,对宗教的信仰将浮士德从地狱之边缘拉了回来。然而浮士德的悲剧却没有结束,他遇到了魔鬼梅菲斯特,开始了他奇妙的旅途……纵观这部作品,它到底有哪些内涵,我无法完全叙述,我能做的仅仅只是写下我所能感受到的种种。关于浮士德的悲剧,也许这很难让人理解,但是用心体会,便能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与事在我们的生命里来来去去,我们常常会说我们获得了什么,失去了什么。然而事实上,生命只是一个时间的片段,我们凭借着这个血肉之躯,穿过生命的隧道,从虚无中来,回到虚无中去。想到苏轼的《赤壁赋》中有这样一段话“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正是体现了这个意思,许多东西我们从来没有获得过,也没有失去过,仅仅只有体验才是真实的东西,浮士德正是知道这一点,所以尘俗的东西不能使他感到心安,唯有真理和爱能给与他安慰。然而复杂的是,作为一个人类,本能的冲动却又让他感到焦虑,他一方面追求崇高,一方面又无法摆脱世俗。于是歌德这样写道“你所知的,只是一种冲动,一种最好不必知道!有两个灵魂住在我的胸中,它们总想互相分道扬镳;一个怀着一种强烈的情欲,以它的卷须紧紧攀附着现实;另一个却拼命地要脱离尘俗,高飞到崇高的先辈的居地。”这便是浮士德的痛苦,几十年在学海里苦心钻研却也难以获得真理,现实的欲望却又一步一步冲击着他的灵魂。最终浮士德选择了歪道,他得到了魔鬼的帮助,但是他善良的心灵却始终没有受到腐蚀,他总也无法因为自己的享乐而满足,魔鬼的享乐没能迷惑住他,虽然肉体被毁灭了,灵魂却去往了天国。
而歌德所要阐明的其实就是,爱与奉献才是人世间的真理,在《浮士德》的结尾有一段神秘的合唱“一切无常者,不过是虚幻;力不胜任者,在此处实现;一切无可名,在此处完成;永恒的女性,领我们飞升。”如果用一些哲学,宗教和精神分析学的知识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一切无常者,是指我们这个不断变化着的世界,是没有定数的,而这个世界的本质在歌德看来确是虚幻的表象。那么真实的本质是什么,那就是天堂,在那里一切都可以实现,但天堂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一个空间上的存在,而是指的一种超越个人形而上的存在,而对于一个人来说,爱就是进入这种状态的途径,而女性当然是暗指着母亲,在精神分析学的观点中,人类一切爱的本源都是母爱。不管歌德的哲学观点是否正确,总之他对于爱与奉献的理解相当深刻,给后人的启示也是丰富卓绝。不论心中怀有怎么样的冲突,忍受着怎样的痛苦,有一颗爱人之心的人就会得到眷顾,升入天堂……
歌德与浮士德,一个是现实,一个是理想,浮士德最终死去了,这是一幕悲剧。但歌德或者说浮士德所遗留下来的精神却能穿越时空打动心灵,这部打动世人的悲歌即是歌德,而与他时空相异的我依然可以在字里行间里看到这位伟大作者的理想与信念,那就是——爱是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