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来信[苏]克拉夫琴科母亲来信了.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是焦急地等待着母亲的信.一
- 提问者网友:遮云壑
- 2021-02-11 23:54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鱼芗
- 2021-02-12 00:03
【小题1】选E得3分,选D得2分,选C得1分。
【小题2】①侧面交代母亲的生活困境;(1分)②引出下文文卡计划工资用度,打算
给母亲寄钱的情节;(2分)③使母亲生活困难却寄钱给文卡的情节,与文卡生活宽裕却不
愿寄钱接济母亲的情节形成鲜明对比,有利于刻画人物形象,凸显作品主题:(3分)
【小题3】6分)①情节设置出乎意料:前文用不少篇幅铺陈以前母亲来信的“千篇一律”,读者以为此信亦然,然而事实却出人意料,这增强了情节的起伏性及小说的可读性(3分) 。②内容表达含蓄隽永:故事至此戛然而止,文卡对这三卢布的纸币作何感想,作者并未交代。结尾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发人深省。(3分)
【小题4】(8分)第一种观点:小说主人公是母亲。(2分)①从情节设计上看,儿子收阅信件为明线,母亲写信寄信为暗线.前者的主要作用是衬托后者;(2分)②从人物塑造上看,作品通过铺叙“母亲的来信”的内容,鲜明地刻画出一位对身在异地的儿子千般叮咛嘱咐、万般牵挂惦念的母亲形象,文中文卡的形象,主要起着反衬“母亲”形象的作用;(2分)③从主题表现上看,全文意在表现母亲对孩子的挚爱这一主题.主要情节文卡未寄卢布却收到了母亲寄来的三卢布,更表现出母亲的伟大。(2分)第二种观点:小说主人公是文卡。(2分)①从情节设计上看,小说以文卡收阅读亲的信件为主线,结构全篇;(2分)②从人物塑造上看,小说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塑造文卡这一自私、怠惰的人物形象,这一人物形象比象征母爱的“母亲”形象更具有典型性;(2分)③从主题表现上看,全文旨在批判对自己的亲人缺乏关爱乃至极度自私的文卡们,而不是歌颂母爱。(2分)
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A、文卡没寄这10卢布是怕村里人笑话,同时也是自私的心理作祟。B、“腐化堕落的城市生活是扭曲心灵、泯灭良知的源头”错,文章并不是批评城市生活的。
【小题2】结合上下文来理解,文卡从没回过信,更没寄过钱给妈妈,由同村人的转述可以补充这一内容,突出文卡的自私。另外小说并没有直接写母亲的生活状况,通过同村人的口述,可以让读者了解其生活状况,与文卡的自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正因为有同村人的话,才有了文卡打算寄钱的事,很明显有引出下文的作用。
【小题3】小说的情节要能吸引人就得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尤其是小说的结尾要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这样才能感染人。本小说的结尾即有此妙处。另外,文卡不愿意寄10卢布给妈妈,而妈妈却寄来了3卢布,其中的意味让读者不禁掩卷长思,感叹作者用心之工。
【小题4】本题是一道考查小说主旨的变式题,小说的主旨是由小说的主人公体现出来的。本文的主旨可以定位为歌颂无私的母爱,那么主人公为母亲。也可定位为对亲人缺乏爱的文卡等人,批判他们的自私,那么主人公便是文卡。
考点:本题考查阅读理解现代文学作品听能力。
点评:本题考查的点很全面,最为称道的是第四小题,第四小题是一道开放式的题,表面上是分析人物,,而实际上是一道考查文章主旨的变式题,灵活多变的命题形式有利于考查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也有利于考查学生是否深入理解文本。
- 1楼网友:往事埋风中
- 2021-02-12 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