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区分美术中的“三远法”?
答案:1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11 15:17
- 提问者网友:夢醒日落
- 2021-11-10 20:02
怎样区分美术中的“三远法”?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迟山
- 2021-11-10 20:45
三远”法,是中国山水画的特殊透视法。指的是在一幅画中,可以是几种不同的透视角度,表现景物的“高远”、“深远”、“平远”。宋代的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对三远法下过这样的定义:“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三远法,就是一种散点透视法,以仰视、俯视、平视等不同的视点来描绘画中的景物,打破了一般绘画以一个视点,即焦点透视观察景物的局限。
平远,就是自近山而望远山,反映的是一种俯视的境界,塑造的是“山随平视远”的那种艺术效果。元代赵孟頫的《水村图卷》,使用的便是平远法。作品高仅24.9厘米,横达120.5厘米,场景开展,描绘了沙渚村舍、渔舟出没、丘陵长堤、岸柳塘苇的江南清旷平远景象。元代的倪云林也是一位善作平远山水的高手。他作《江岸望山图》,以一种极其简洁的笔法描绘了平远风光,正如题画诗所云:“江山春风积雨晴,隔江春树夕阳明。疏松近水笙声回,青峰浮岚黛色横。秦望山头悲往迹,云门寺里看题名。蹇余亦欲寻奇胜,舟过钱塘半日程。”
高远,就是“自山下仰山巅”,反映的是一种仰视所见的巍峨宏伟的山势。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就是以高远法的构图方法创作的成功之作。他的艺术特色,除了用笔雄强、坚实之外,还善于以仰视的手法,表现山峰的高远,正如赵孟頫所评:“山势逼人。”
深远,就是“自山前而窥山后”。王蒙作《青卞隐居图》是以深远见胜的杰作。作品纵141厘米,横42.2厘米。青卞山本是江南不起眼的小山。王蒙以三远法加以夸张,为了突出一个“隐”字,作者以“S”形的连续取势,以重山复岭、密树深溪等景象的交替组合来增加山势的深度,沿着溪流的寻索,几经曲折方能在山坳的深处见到一座草堂,其中,有一人依稀可辨,这抱膝倚床而坐者正是画中的主题人物;隐居者。《青卞隐居图》的成功,就在于塑造了一个深邃莫测的深远空间。
平远,就是自近山而望远山,反映的是一种俯视的境界,塑造的是“山随平视远”的那种艺术效果。元代赵孟頫的《水村图卷》,使用的便是平远法。作品高仅24.9厘米,横达120.5厘米,场景开展,描绘了沙渚村舍、渔舟出没、丘陵长堤、岸柳塘苇的江南清旷平远景象。元代的倪云林也是一位善作平远山水的高手。他作《江岸望山图》,以一种极其简洁的笔法描绘了平远风光,正如题画诗所云:“江山春风积雨晴,隔江春树夕阳明。疏松近水笙声回,青峰浮岚黛色横。秦望山头悲往迹,云门寺里看题名。蹇余亦欲寻奇胜,舟过钱塘半日程。”
高远,就是“自山下仰山巅”,反映的是一种仰视所见的巍峨宏伟的山势。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就是以高远法的构图方法创作的成功之作。他的艺术特色,除了用笔雄强、坚实之外,还善于以仰视的手法,表现山峰的高远,正如赵孟頫所评:“山势逼人。”
深远,就是“自山前而窥山后”。王蒙作《青卞隐居图》是以深远见胜的杰作。作品纵141厘米,横42.2厘米。青卞山本是江南不起眼的小山。王蒙以三远法加以夸张,为了突出一个“隐”字,作者以“S”形的连续取势,以重山复岭、密树深溪等景象的交替组合来增加山势的深度,沿着溪流的寻索,几经曲折方能在山坳的深处见到一座草堂,其中,有一人依稀可辨,这抱膝倚床而坐者正是画中的主题人物;隐居者。《青卞隐居图》的成功,就在于塑造了一个深邃莫测的深远空间。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