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小学经历了哪些重大课程改革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6 21:07
- 提问者网友:佞臣
- 2021-03-05 22:36
近十年来小学经历了哪些重大课程改革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酒醒三更
- 2021-03-06 00:08
一、指导思想: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一场全新、全面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新课程所引发的一系列教育工作改革,对我们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使我们深感这场课程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严峻性,任重而道远。为此,我校将以上级主管部门的落实精神为指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为重点,努力贯彻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全面推进我校素质教育进程,特拟定以下实施方案。
二、目标与任务:
1、全面组织培训、学习与研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坚持以“高”(高标准)、“严”(严要求)、“实”(求实效)的原则,开展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的多形式、全方位师资培训,使全体教师了解新课程,把握新课程,走进新课程。迎接关于实施新课程情况的调研。
2、以课堂“教与学”的改革为新课程实施的立足点;以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切入点;以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为生长点;从课内走向课外生活、走向社会,走向科技发展,全方位探索、实践新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实践、探索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研究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转变;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策略;培养学生在新课程理念下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发现、分析、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寻求适合于、满足于不同学生学习需要的,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教学途径,以实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要求。
3、继续发展性地开展课题研究。在原有课题实验的基础上,应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继续深入探究、验证、发展、推广实验。在此基础上,在教研工作与活动中都应有意识地确立、渗透以新课程实施相关的新的立项课题。以科研促进、推进新课程的实验发展,为全面走进新课程积累实践经验,奠定基础。
4、通过扎实开展、进行形式多样的新课程的培训、学习、实验、探索、总结、交流活动,牢固树立新课程的教育观、教师观和学生观,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使教师树立课程意识,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等专业综合素养,伴随着新课程与学生一起成长,使我们的校园、教师、学生焕发活力、充满生机……
5、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充分开发并利用好课程资源、发挥校本资源,努力把各项设施、各科学具、用具、图书等资源与新课程实施联系起来,实现配套优化,促进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三、措施与要求:
一、加强学习,加强培训,理解体验教育新理念。
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是换一本教科书,而是一场深刻的教育观念革命,是一场反映时代精神的教育观念的革命性改革。在这场变革面前,每一个参与课改实验的教师,都有一个重新学习的问题,要敢于挑战传统,挑战自我,要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因为只有这样,新课程所秉持的民主、科学、开放的理念才有可能深入人心、付诸实施。
(一)加强学习,理念先行。
1、本学期一年级将继续使用实验教材,这就要求我们一年级教师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新教材,弄清新教材的体例、特点、要求,尽快适应新教材的教学要求,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效果。
2、1——6年级各教研组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继续深入学习《纲要》《课程标准》。尤其是课程理念与本学段的具体目标,要求每位老师牢记于心,并在教学实践中学会运用。
3、本学期,继续创设交流平台,开展“走近新课程——精彩五分钟”演讲活动,让教师在反思和体验中与新课程进行“亲密”对话。
4、每位老师要自抽时间,结合《河北教育》、《教育实践与研究》等其他学科教学杂志的学习研究,展开对“课标”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感悟。
(二)有效组织,培训引路。
1、继续有计划地组织各年级老师参加各级新课程培训。
2、进一步加大校本培训的力度,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程基本理念、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综合实践活动指南、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等等,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的理性认识,防止把课程改革演变为简单的"换教材"。在培训模式上改变过去单纯灌输的方式,采用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法,让教师领略新的理念和内容,体会新的教法和思路。
3、以“学术沙龙、经验会、讨论会、讲座”等形式,围绕新课程标准、课程计划、教学评价以及新教材教学进度、实验进展情况,进行专题研究,探讨新教材教法。通过研讨、交流的形式,提高教师感悟并驾驭新课程的能力,促进我校的新课程标准实验的发展,使我校新课程改革的实验朝着有序、有效的方向发展。
二、加强研究,狠抓落实,实践体现教育新理念。
把新理念转化为实践,这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本学期,我们将全面按照国家课程改革要求,在课程类型上,从不同的逻辑范畴,做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位一体;注重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开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重视显性课程,同时充分挖掘隐性课程在教育中的作用。
(一)尽心尽力,充分开发课程资源。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并不是去订购教材、编写教材,教材已经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了。
1、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本学期,我们将举行大规模的教师基本功竞赛,以此来推动我校教师的全面业务水平。同时,创设条件,打通学科界限,努力寻找新的课程资源。
2、探索创建家校共同参与课程改革的新机制,是课改深入的关键。如何使新课程好的理念、好的思想、好的设计让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家长都知晓、理解、认可,直至参与到其中,这是课改顺利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在课改实验中,我校要建立家长有效参与课改的新机制,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正合力,营造有利于孩子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良好课改氛围。
首先,以沟通、培训、听课等形式带动家长知晓、理解、认同课改。课改涉及到千家万户,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是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为让家长尽快了解课程改革的意义、目标、任务,我们将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及时与家长联系与沟通;召开家长会宣传课改;举办家长学校,请课程专家与家长座谈,解答家长的疑虑;举办“一年级课改实验家长培训班”,通过培训,使家长们尽可能地体会到课程改革呼唤家庭教育方式的转变,在观念上确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平等地位,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关注课改,关注孩子的成长;请家长听课改实验课,让他们在课堂上,从孩子的学习热情、精神状态和学习成效等方面,亲身感受新课程的魅力,更加自觉地关心和支持课程改革。
其次,举办“社区开放日”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课改教育环境,注重发挥家长在课改中的主导作用。家庭教育重在潜移默化,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能与学校达成一致,有助于学生在各方面健康成长。本学期,我们将举办丰富多彩的“社区开放日”活动,请家长走进学校;精心设计问卷,使家长听课更有针对性,能更客观地评价课堂;请家长为学校如何搞好课改献计献策;请家长现身说法谈如何培养孩子兴趣,如何培养孩子做人;开放教育场地,让家长带着孩子走进图书馆、阅览室,共同在书海里畅游,让家长在活动中看到孩子们学识、情感、能力的差异,努力形成平时应加强这方面教育与培养的迫切愿望,更加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
3、积极利用好校本课程。为各年级学生选配了《古诗文诵读》、《现代诗文诵读》。本学期,我们要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更有效地加以使用,通过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突破来带动其它课程资源的不断开发与优化发展。
(二)注重过程,强化学科课程管理。
新的课程改革应赋予教学常规管理体制新的要求和内涵,教学过程着重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强化管理。
1、强化集体(合作)备课的管理。
有效的集体(合作)备课活动,是发挥群体优势,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途径。要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搞好新课程改革实验,使用好新教材,集体(合作)备课的作用显得格外重要。本学期,我们将加强对教研组的管理,提高教研组集体(合作)备课的计划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采用“个人钻研备课——一人主讲,集体讨论——深化吸收,形成共识”的操作程序,使集体(合作)备课做到有计划、有准备、有检查、有总结、有考核、有效果,促进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把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精神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去。
2、强化课堂教学的改革。
新课程所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需要转化为可操作的课堂教学实践,课堂是实施课改的主阵地。本学期,我们将多层面、多层次地举行教研活动,通过研讨会、讲座、课题研究、合作备课等多种形式,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努力使课堂教学体现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情趣化,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3、强化作业设计的创新。
布置作业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因人而异,作业形式多样化、作业内容体现层次化和个性化,每两周应布置一次活动性、实践性作业。
4、强化教育评价的多元。
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中心芦咏莉博士曾说,我们的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获得成功,而不是为难学生。因而在评价中,我们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发展过程进行评价;要关注对学生非学业内容的评价;要重视评价内容的多样性;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积极参与到评价中来;要给学生创造多次测试的机会,让每次测试都成为一次学习过程;要注意发挥好评价的激励功能,争取通过评价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
(三)全面启动,优化非学科课程的作用。
非学科课程主要是指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活动课程又包括综合实践活动、体育活动、课外兴趣活动等。
1、深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首先,认真学习,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质与价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为了改革中国教育弊端而提出来的一种新型的课程,它不同于原有课程结构中的学科课程,是一种基于学习者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社会,在以学生自主活动为特征的实践操作中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践科学结论、发现新知识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自然的了解、对社会的了解与参与,密切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建立新的学习方式;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促进学生多方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利用信息的能力和创造精神。
其次,加强领导,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与内涵。
(1)学校将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研究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成员由教导处、教科室等组成。学校还将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教师队伍,由分管教学的校长负责,指导教师主要由三年级语文、数学、科学、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学科组教师组成。
提问者评价
真的不是这个!但只有一个回答,没有别的选择。
评论(1) | 95 7
ж小鱼儿ж | 四级 采纳率38%
擅长: 电脑/网络 游戏 文化/艺术 教育/科学 商业/理财
其他类似问题
2011-03-23小学一年级教师课改教学计划 3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一场全新、全面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新课程所引发的一系列教育工作改革,对我们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使我们深感这场课程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严峻性,任重而道远。为此,我校将以上级主管部门的落实精神为指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为重点,努力贯彻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全面推进我校素质教育进程,特拟定以下实施方案。
二、目标与任务:
1、全面组织培训、学习与研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坚持以“高”(高标准)、“严”(严要求)、“实”(求实效)的原则,开展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的多形式、全方位师资培训,使全体教师了解新课程,把握新课程,走进新课程。迎接关于实施新课程情况的调研。
2、以课堂“教与学”的改革为新课程实施的立足点;以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切入点;以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为生长点;从课内走向课外生活、走向社会,走向科技发展,全方位探索、实践新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实践、探索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研究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转变;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策略;培养学生在新课程理念下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发现、分析、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寻求适合于、满足于不同学生学习需要的,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教学途径,以实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要求。
3、继续发展性地开展课题研究。在原有课题实验的基础上,应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继续深入探究、验证、发展、推广实验。在此基础上,在教研工作与活动中都应有意识地确立、渗透以新课程实施相关的新的立项课题。以科研促进、推进新课程的实验发展,为全面走进新课程积累实践经验,奠定基础。
4、通过扎实开展、进行形式多样的新课程的培训、学习、实验、探索、总结、交流活动,牢固树立新课程的教育观、教师观和学生观,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使教师树立课程意识,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等专业综合素养,伴随着新课程与学生一起成长,使我们的校园、教师、学生焕发活力、充满生机……
5、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充分开发并利用好课程资源、发挥校本资源,努力把各项设施、各科学具、用具、图书等资源与新课程实施联系起来,实现配套优化,促进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三、措施与要求:
一、加强学习,加强培训,理解体验教育新理念。
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是换一本教科书,而是一场深刻的教育观念革命,是一场反映时代精神的教育观念的革命性改革。在这场变革面前,每一个参与课改实验的教师,都有一个重新学习的问题,要敢于挑战传统,挑战自我,要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因为只有这样,新课程所秉持的民主、科学、开放的理念才有可能深入人心、付诸实施。
(一)加强学习,理念先行。
1、本学期一年级将继续使用实验教材,这就要求我们一年级教师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新教材,弄清新教材的体例、特点、要求,尽快适应新教材的教学要求,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效果。
2、1——6年级各教研组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继续深入学习《纲要》《课程标准》。尤其是课程理念与本学段的具体目标,要求每位老师牢记于心,并在教学实践中学会运用。
3、本学期,继续创设交流平台,开展“走近新课程——精彩五分钟”演讲活动,让教师在反思和体验中与新课程进行“亲密”对话。
4、每位老师要自抽时间,结合《河北教育》、《教育实践与研究》等其他学科教学杂志的学习研究,展开对“课标”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感悟。
(二)有效组织,培训引路。
1、继续有计划地组织各年级老师参加各级新课程培训。
2、进一步加大校本培训的力度,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程基本理念、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综合实践活动指南、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等等,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的理性认识,防止把课程改革演变为简单的"换教材"。在培训模式上改变过去单纯灌输的方式,采用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法,让教师领略新的理念和内容,体会新的教法和思路。
3、以“学术沙龙、经验会、讨论会、讲座”等形式,围绕新课程标准、课程计划、教学评价以及新教材教学进度、实验进展情况,进行专题研究,探讨新教材教法。通过研讨、交流的形式,提高教师感悟并驾驭新课程的能力,促进我校的新课程标准实验的发展,使我校新课程改革的实验朝着有序、有效的方向发展。
二、加强研究,狠抓落实,实践体现教育新理念。
把新理念转化为实践,这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本学期,我们将全面按照国家课程改革要求,在课程类型上,从不同的逻辑范畴,做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位一体;注重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开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重视显性课程,同时充分挖掘隐性课程在教育中的作用。
(一)尽心尽力,充分开发课程资源。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并不是去订购教材、编写教材,教材已经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了。
1、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本学期,我们将举行大规模的教师基本功竞赛,以此来推动我校教师的全面业务水平。同时,创设条件,打通学科界限,努力寻找新的课程资源。
2、探索创建家校共同参与课程改革的新机制,是课改深入的关键。如何使新课程好的理念、好的思想、好的设计让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家长都知晓、理解、认可,直至参与到其中,这是课改顺利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在课改实验中,我校要建立家长有效参与课改的新机制,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正合力,营造有利于孩子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良好课改氛围。
首先,以沟通、培训、听课等形式带动家长知晓、理解、认同课改。课改涉及到千家万户,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是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为让家长尽快了解课程改革的意义、目标、任务,我们将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及时与家长联系与沟通;召开家长会宣传课改;举办家长学校,请课程专家与家长座谈,解答家长的疑虑;举办“一年级课改实验家长培训班”,通过培训,使家长们尽可能地体会到课程改革呼唤家庭教育方式的转变,在观念上确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平等地位,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关注课改,关注孩子的成长;请家长听课改实验课,让他们在课堂上,从孩子的学习热情、精神状态和学习成效等方面,亲身感受新课程的魅力,更加自觉地关心和支持课程改革。
其次,举办“社区开放日”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课改教育环境,注重发挥家长在课改中的主导作用。家庭教育重在潜移默化,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能与学校达成一致,有助于学生在各方面健康成长。本学期,我们将举办丰富多彩的“社区开放日”活动,请家长走进学校;精心设计问卷,使家长听课更有针对性,能更客观地评价课堂;请家长为学校如何搞好课改献计献策;请家长现身说法谈如何培养孩子兴趣,如何培养孩子做人;开放教育场地,让家长带着孩子走进图书馆、阅览室,共同在书海里畅游,让家长在活动中看到孩子们学识、情感、能力的差异,努力形成平时应加强这方面教育与培养的迫切愿望,更加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
3、积极利用好校本课程。为各年级学生选配了《古诗文诵读》、《现代诗文诵读》。本学期,我们要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更有效地加以使用,通过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突破来带动其它课程资源的不断开发与优化发展。
(二)注重过程,强化学科课程管理。
新的课程改革应赋予教学常规管理体制新的要求和内涵,教学过程着重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强化管理。
1、强化集体(合作)备课的管理。
有效的集体(合作)备课活动,是发挥群体优势,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途径。要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搞好新课程改革实验,使用好新教材,集体(合作)备课的作用显得格外重要。本学期,我们将加强对教研组的管理,提高教研组集体(合作)备课的计划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采用“个人钻研备课——一人主讲,集体讨论——深化吸收,形成共识”的操作程序,使集体(合作)备课做到有计划、有准备、有检查、有总结、有考核、有效果,促进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把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精神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去。
2、强化课堂教学的改革。
新课程所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需要转化为可操作的课堂教学实践,课堂是实施课改的主阵地。本学期,我们将多层面、多层次地举行教研活动,通过研讨会、讲座、课题研究、合作备课等多种形式,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努力使课堂教学体现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情趣化,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3、强化作业设计的创新。
布置作业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因人而异,作业形式多样化、作业内容体现层次化和个性化,每两周应布置一次活动性、实践性作业。
4、强化教育评价的多元。
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中心芦咏莉博士曾说,我们的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获得成功,而不是为难学生。因而在评价中,我们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发展过程进行评价;要关注对学生非学业内容的评价;要重视评价内容的多样性;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积极参与到评价中来;要给学生创造多次测试的机会,让每次测试都成为一次学习过程;要注意发挥好评价的激励功能,争取通过评价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
(三)全面启动,优化非学科课程的作用。
非学科课程主要是指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活动课程又包括综合实践活动、体育活动、课外兴趣活动等。
1、深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首先,认真学习,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质与价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为了改革中国教育弊端而提出来的一种新型的课程,它不同于原有课程结构中的学科课程,是一种基于学习者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社会,在以学生自主活动为特征的实践操作中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践科学结论、发现新知识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自然的了解、对社会的了解与参与,密切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建立新的学习方式;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促进学生多方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利用信息的能力和创造精神。
其次,加强领导,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与内涵。
(1)学校将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研究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成员由教导处、教科室等组成。学校还将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教师队伍,由分管教学的校长负责,指导教师主要由三年级语文、数学、科学、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学科组教师组成。
提问者评价
真的不是这个!但只有一个回答,没有别的选择。
评论(1) | 95 7
ж小鱼儿ж | 四级 采纳率38%
擅长: 电脑/网络 游戏 文化/艺术 教育/科学 商业/理财
其他类似问题
2011-03-23小学一年级教师课改教学计划 3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