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请分析回答:
(1)A组由F1获得F2的方法是 ,F2矮秆抗病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 。
(2)Ⅰ、Ⅱ、Ⅲ三类矮秆抗病植株中,最可能产生不育配子的是 ,其产生过程的理论基础是 。
(3)A、B、C三组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秆抗病小麦品种的是 组,原因是 。
(4)通过矮秆抗病Ⅱ获得矮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 ,与A组方法相比,其最大的优点是 。(8分)
(8分)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请分析回答:(1)A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2 10:57
- 提问者网友:听门外雪花风
- 2021-02-11 20:51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天凉才是好个秋
- 2021-02-11 22:19
(答案→)(8分) 解析:试题分析:(1)将F1高秆抗病类型自交,在F2中可获得高秆抗病、矮秆抗病、高秆易感病和矮秆易感病四种类型,从四种类型中选择矮秆抗病Ⅰ。该矮秆抗病类型的基因组成为ttRR或ttRr,其中,不能稳定遗传的(ttRr)在矮秆抗病植株中占2/3。(2)B组中矮秆抗病类型Ⅱ是由F1高秆抗病类型的花药离体培养直接获得,其基因组成为tR,属单倍体,高度不育。(3)由题干信息可知,A为杂交育种,B为单倍体育种,C为诱变育种,因诱变育种具有突变率低且不定向等特点,所以C组最不易获得矮秆抗病品种。(4)矮秆抗病Ⅱ是单倍体,要经过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才能得到矮秆抗病小麦新品种,基因型ttRR,全部为纯合体。考点:本题考查育种方式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北方的南先生
- 2021-02-11 23:43
和我的回答一样,看来我也对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