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表示突触小体释放的某种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后的电位状况,图2是人体下丘脑参与的部分生理调节过程,请分析回答:
(1)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 的,但在动物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 的。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总是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慢的主要原因是 。
(2)突触小体是神经元 的末端膨大形成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需要穿过 层膜。据图1判断,突触后膜神经元将产生 (兴奋/抑制)。
(3)若图2中物质c为抗利尿激素,则b为 细胞。e的靶器官是性腺,则物质d的靶器官是 。物质e的分泌量除了受物质d的调节外,还受 (激素)的调节,这种调节机制称为分级调节和 调节。(10分,每空1分)
图1表示突触小体释放的某种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后的电位状况,图2是人体下丘脑参与的部分生理调节过程,请分析回答:(1)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的,但在动物体内,神经冲动的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4 21:23
- 提问者网友:不要迷恋哥
- 2021-02-04 01:58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猎心人
- 2021-02-04 02:59
(答案→)(10分,每空1分) 解析:(1)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的双向传导,动物体内则为单向传导。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传递要经历信号的转换,所以传递速度不如神经纤维上快。(2)突触小体是神经元轴突末梢的膨大形成,神经递质释放以胞吐形式,穿膜层数为0。由图1突触后膜接受信号后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可知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3)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细胞合成,由垂体后叶释放。由“e的靶器官是性腺”可知e为促性腺激素,由垂体合成和分泌;则d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的分泌量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性激素的调节,这种调节机制称为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酒醒三更
- 2021-02-04 03:48
收益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