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首诗以兰芝向仲卿讲述自己和婆婆之间不和、自己无法忍受下...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4 00:06
- 提问者网友:那叫心脏的地方装的都是你
- 2021-01-03 00:41
阅读《孔雀东南飞 并序》探究解读1.这首诗以兰芝向仲卿讲述自己和婆婆之间不和、自己无法忍受下去、愿意被“遣”回娘家开头,兰芝回娘家其实是出于被逼无奈。你觉得诗是不是以焦母直接要求仲卿把兰芝送回娘家开头更好?2.兰芝在即将离开焦家的时候,精心装扮了一番,你怎样理解她的这个举动?3.兰芝对焦母说:“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这几句话和诗里焦母的哪些话是相应的?你怎样理解兰芝说这几句话时的心理?4.兰芝和小姑子辞别时说的话有三层意思,请说说它们分别表现了兰芝怎样的个性。5.这首诗里的人物动作描写有的相当精彩,能从中见出人物的性格或内心的感情,试找出几例,并做简要赏析。6.这首诗详于叙事而略于抒情,在详尽的叙述、描写中,只偶尔穿插抒情诗句,请把抒情诗句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毛毛
- 2021-01-03 02:09
答案:解析: 1.诗的一开头写兰芝向仲卿诉苦,点明自己和婆婆之间尖锐的冲突,这是她长期(两三年)忍耐之后的倾诉与爆发,让人感觉到她和婆婆之间的矛盾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了。由她先向仲卿挑明,并“主动”要求遣回娘家,这可能是焦母暗示她这样做的,也可能是她实在无法忍受而主动提出来的。从她的话语里,我们看不出这个媳妇有什么地方不合格,问题的症结在婆婆的无理挑剔,斩截、有力的语言让人体会到她个性的果断、坚决,而这个性格侧面是她性格中最有光彩、最动人的一面。如果由焦母首先直接提出来要“遣”她回娘家,兰芝就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这与她后来的行为不符合。 此外,她向仲卿说这一番话,应该也含有让他劝说她母亲改变态度的意思,即她对和婆婆改善关系抱有一线希望。 2.兰芝一大早就起来开始梳妆打扮,揣摩其中原因,一方面她是要把自己最美好的形象展现给仲卿,以此作为他们婚姻生活的最后的纪念,一方面她是不愿意向焦母示弱,精心打扮自己,让自己光彩照人,似乎在向焦母表明她始终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过错,不能灰溜溜地回到娘家去。诗里写她打扮时“事事四五通”,既说明了她打扮之精心,也透露了她内心的杂乱情绪。 3.焦母有言:“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兰芝的这几句话是顺着焦母的意思说的,因为从焦母前后所说的话来看,她对兰芝不满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兰芝喜欢自作主张,不善于逢迎婆婆,一是出身低微。兰芝曾向仲卿辩解说:“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说明她不认为自己有自作主张、不把婆婆放在眼里的时候。和婆婆告别时,她却顺着婆婆对她的不满“自责”了一番,里面含痛苦、委屈和怨愤。 4.第一层,追忆往昔,伤怀现在,表现了她的善良、多情。第二层,殷殷嘱咐,表现了她的善良、孝顺。第三层,相约勿忘,表现了她的开朗、多情。 5.如,“府吏长跪告”,表现了仲卿被母亲强硬的、没有商量余地的态度所激发出的明确而坚决的态度。“槌床便大怒”,表现了焦母的蛮横与泼辣。“阿母大拊掌”,表现了刘母的吃惊。 6.抒情诗句:“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它们都出现在事情的发展告一段落,兰芝、仲卿两人最感到痛苦之时。在叙事关键处插入抒情语句,可以增加诗歌抒情气氛,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青灯有味
- 2021-01-03 02:22
这个问题我还想问问老师呢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