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韵大鼓击打技巧 还有什么时候该敲鼓呢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8 18:35
- 提问者网友:鐵馬踏冰河
- 2021-01-28 12:38
京韵大鼓击打技巧 还有什么时候该敲鼓呢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低血压的长颈鹿
- 2021-01-28 13:22
京韵大鼓板眼探讨
初学京韵大鼓的爱好者,由于没有请弦师的条件,只能在没伴奏的情况下干唱,所以一般不注意板眼。而一旦与弦师配合时,就会感到本来唱得挺好的段子,竟然不知如何张嘴,弦师也会感到无法伴奏,俗称“倒不过把”。其实这就是板眼错误造成的。
由于传统的曲艺形式都是“口传心受”的流传方式,因此一般没有乐谱留下来,这就造成了很多旋律和唱词的随意性。这固然是曲艺的一大艺术特点,但是这一特点也往往导致演唱者和乐队之间相互配合出现问题。经过长期的实践,老一辈艺术家们找到了一种弥补这一缺陷的方法,这就是“板眼”。
“板眼”就是节拍。“板”就是强拍,“眼”就是弱拍。在演唱中,无论演唱者加几个虚字,或是唱几个音符,每句唱词总的板眼数是不会变的,每个字在板眼中的起唱位置也不会变,这样伴奏者就容易和演唱者配合了。有时候演唱者因为某种原因没能在规定位置发音,则伴奏者会再添一个“小垫头”,让演唱者在下一小节的相同位置唱。采用这种方法,即使演唱者和乐队从没合作过,只要他们使用的是同一套板眼谱,就可以很好地配合。
板式的分类
在京韵大鼓中,常用的板式有四种:
1、慢板:
慢板是京韵大鼓中最常用的板式,贯穿唱段的始终。慢板的节奏为“一板三眼”。也就是“板、头眼、中眼、末眼,板、头眼、中眼、末眼,板、头眼、中眼、末眼,板……”的节奏。用乐谱记录就是4/4拍。每小节第一拍是板,第二拍是头眼,第三拍是中眼,第四拍是末眼。
采用慢板演唱时,每句的第一个字可以从任意位置起唱,但最后一个字都是落在板上的(有个别例外,如《剑阁闻铃》第一句的“草青青”)。而京韵大鼓一般都是“七字句”,在演唱时会分成“二、二、三”的分句,则每个分句的最后一个字也要落在板上。即使没落在板上,也要用拖腔的方法拖到板上。
慢板的起唱位置有一个规律,就是每落(每段)的第一个分句如果是两个字,每字占1拍(俗称“二字头”),则从末眼(小节第四拍)起唱;如果是三个字,每字占1拍(俗称“三字头”)则从中眼(小节第三拍)起唱。
“二字头”在京韵大鼓唱段,特别是文段子中使用较多,因为很多大鼓唱段的开篇都是一首七言诗,采用“二、二、三”的分句方法后,必然就是以“二字头”开始了。如果每字占1拍的话,而为了保证第二个字落在板上,就要从末眼起唱。也有很多不是以七言诗开篇的段子,因为同样是两个字开头,所以也属于“二字头”。例如最常听的《丑末寅初》的“丑末”就是“二字头”,“丑”从末眼起唱,“末”落在板上。到目前我听过的段子里,还没发现有用超过两个字开头,却只占两拍的情况。如果哪位朋友有这样的例子,也请提供给我,以纠正我的错误。
与“二字头”不同,“三字头”却未必一定是三个字。只要开头一共占三拍就属于“三字头”。例如《闹江州》的开头“我表的是”,本来是四个字,但由于“我表”各占半拍,其余两字各占1拍,因此也属于“三字头”。这里的“我”字是“虚字”,不唱也是可以的。因为“三字头”要占三拍,所以从中眼起唱,以保证第三个字落在板上。京韵大鼓一开篇就用三字头的比较少,当然也是有的,例如上面提到的《闹江州》,还有《风雨归舟》的“过山林”都是三字头。但一般来说,三字头多是用在中间的段落中,例如《红梅阁》的第二段开始的“这佳人”,《探晴雯》的第二段开始“自从那”等等。
“慢板”虽然有个“慢”字,但其实并不一定要放慢速度。速度根据唱段内容情绪的变化,也可以调整。借用戏曲的名词,也有“快三眼”和“慢三眼”之分。但“慢板”的最大特点是“稳”。快要渐渐地快,慢要渐渐地慢,绝不能忽快忽慢,那样就没有板眼可言了。
2、垛板:
垛板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板式。节奏为“一板一眼”,没有“头、中、末”眼之分。如果记谱就是2/4拍。
目前我还没有听过以垛板为主的唱段,也没有听过以垛板开篇起唱的唱段。因此我姑且暂时认为,垛板只能在段落中情绪需要的部分使用。使用垛板时,要与慢板配合,从“一板三眼”过渡到“一板一眼”,然后再回到“一板三眼”。例如《探晴雯》的第二落。从“自从那晴雯离了那怡红院”到“那婆子说”都是慢板“一板三眼”,从“你就从此处往南行”到“她那病身儿这不辗转轻翻说骨节儿疼”就变成了垛板“一板一眼”,从“猛听得颤巍巍的声音”到“我这心里头似个火烘”又变回慢板“一板三眼”。
其实垛板和慢板听起来的感觉差异不大,所以也可以把垛板当作慢板来唱和数板,只要稍微把重音调整一下就可以了。
3、紧板
紧板顾名思意就是节奏紧凑,在节拍上是“有板无眼”。记谱就是1/4拍。使用紧板的唱法,在京韵大鼓表演中俗称为“上板”。
紧板通常使用在全篇唱段的最后部分。这时候已经进入高潮,情绪上也越发激动,因此需要用紧板来推动情绪。但紧板和垛板一样,都是不能独立使用的。使用紧板时,也要与慢板配合,从“一板三眼”过渡到“有板无眼”,然后再回到“一板三眼”。例如《剑阁闻铃》的最后一落,从间奏开始到第一个字“再”都是慢板,接下来的“不能”开始一直到“万点通红”就上板,即“有板无眼”的紧板,之后的“这君王”到结束,又回到慢板。
上面所说的是紧板的一般用法,但在某些时候,紧板也不是非常紧凑的,以至于不太明显。例如《红梅阁》中,从“小公子一闻此言神魂丧”就开始上板了,但是给我们的感觉却还是一板三眼地娓娓道来。直到“到而今,有限的光阴难留恋”才开始有紧板的味道。
所以说,紧板的最大特点并不是节奏紧凑,而是速度灵活。因为每个字都可以作为重音,所以可以根据情绪和内容逻辑来掌握速度。但这就给伴奏带来了难度。而且,紧板的唱词,多使用闪板的唱法,更是难上加难,需要演员和乐队反复的磨合。
4、散板:
散板说白了就是没板。因为没板,所以不可能用在大段的唱腔中,而只能用在个别句子中。
例如《红梅阁》中的“姐姐你救命之恩如山重”的“救命之恩如山重”和“佳人摆手说君休问”就是散板,但散板的最后一个字要落在板上,上例中的“重”和“问”就要落在板上,或者反过来说,伴奏者会将这两个字作为板。
散板因为节奏不固定,因此一般情况下,乐队会停下来,等待落在板上的那个字唱出,再开始起弦演奏。这时候就需要演唱者提前有心里准备,以免音乐突然停止而失措。
提起停弦问题,顺便说两句。有时候并不是散板,乐队也会停下来,让演员在没有伴奏的情况下干唱。这是为了更加突出演员,使观众更好地欣赏演员的嗓音和唱腔。最典型的就是《剑阁闻铃》中的“似这般,不作美的铃声,不作美的雨呀”中的“不作美的雨”,乐队就会停下来,直到“雨”字拖腔结束,“呀”字起唱,才开始重新起弦。这种情况下,如果演员表演得出色,都会得到观众的一片喝彩。
各种板式的击板方法
上面谈了京韵大鼓的几种板式,下面谈谈这几种板式的打板方法。大家应该知道,京韵大鼓的鼓板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比较短,下部比较长。因此上部在敲击时不容易使力,声音交轻;下部敲击时容易使力,声音较重。两个部位应该敲击到不同的板眼上,在曲艺行话中,上半部分相击叫“黑板”,下半部分相击叫“红板”。若之连续打下半部分,则称为“晃荡板”。
“黑板”应该击打在中眼(第三拍)的位置上;“红板”应该击打在板(第一拍)的位置上。有时候有非逻辑重音的字落在板上,也可以使用“黑板”来击打,但在板上的逻辑重音必须落在“红板”上。换句话说,“黑板”可以打在中眼上,也可以打在板上,但“红板”必须打在板上,不能打在中眼上。
“晃荡板”都是用在“上板”的部分,到最后临近结束时,应在倒数第三拍翻腕,使用“黑板”,空一拍后,让最后一板结结实实地落在“红板”上,以便于后面改回慢板。例如《剑阁闻铃》中的“上板”部分,到最后“千行万点,万点通红”就应该在“万点通红”的“万”字改为“黑板”,而在“红”字时要用力叩击“红板”,接着空一眼后,稳稳当当地转回慢板“这君王……”。
数板的技巧
最后,我简要地谈谈数板的技巧。上面讲了这么多,但是这些都是理论,如果不能在演唱中控制节奏,又怎么知道哪里是板,哪里是眼呢?这就涉及到“数板”的问题。曲艺演员,特别是鼓曲演员都非常看重“心板”的能力,即在演唱的同时,心里在暗暗地数板。这种能力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培养出来的。所以我向大家介绍一种适合业余爱好者的方法。大家持板时,都是大拇指穿过板绳,而其余四指是不用的,现在就是发挥这四根手指作用的时候了。我们可以在打板之后,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分别代表头、中、末眼,逐个触碰板沿,无名指碰完后,再打板,然后再逐个触碰,如此反复,就可以很好地掌握节奏和板眼了。这个动作我们俗称“掐板”。当然,掐板也是要练习一段时间的,但相对“心板”来说就简单多了。而且,如果能够把掐板的动作表演得美观舒展,完全可以带到台上去。
当然,掐板终归是权宜之计,这种方式严重影响演唱中的身段表演(京韵大鼓很讲究身段)。因此,我们还是应该在练习中逐步摆脱“掐板”,而慢慢磨练“心板”,毕竟掌握“心板”才是王道。
另外,板眼在演唱方法中还有很多讲究,我将在其他文章中另外探讨。以上就是我对京韵大鼓板眼的一些认识,有不当之处还望朋友们指正。
初学京韵大鼓的爱好者,由于没有请弦师的条件,只能在没伴奏的情况下干唱,所以一般不注意板眼。而一旦与弦师配合时,就会感到本来唱得挺好的段子,竟然不知如何张嘴,弦师也会感到无法伴奏,俗称“倒不过把”。其实这就是板眼错误造成的。
由于传统的曲艺形式都是“口传心受”的流传方式,因此一般没有乐谱留下来,这就造成了很多旋律和唱词的随意性。这固然是曲艺的一大艺术特点,但是这一特点也往往导致演唱者和乐队之间相互配合出现问题。经过长期的实践,老一辈艺术家们找到了一种弥补这一缺陷的方法,这就是“板眼”。
“板眼”就是节拍。“板”就是强拍,“眼”就是弱拍。在演唱中,无论演唱者加几个虚字,或是唱几个音符,每句唱词总的板眼数是不会变的,每个字在板眼中的起唱位置也不会变,这样伴奏者就容易和演唱者配合了。有时候演唱者因为某种原因没能在规定位置发音,则伴奏者会再添一个“小垫头”,让演唱者在下一小节的相同位置唱。采用这种方法,即使演唱者和乐队从没合作过,只要他们使用的是同一套板眼谱,就可以很好地配合。
板式的分类
在京韵大鼓中,常用的板式有四种:
1、慢板:
慢板是京韵大鼓中最常用的板式,贯穿唱段的始终。慢板的节奏为“一板三眼”。也就是“板、头眼、中眼、末眼,板、头眼、中眼、末眼,板、头眼、中眼、末眼,板……”的节奏。用乐谱记录就是4/4拍。每小节第一拍是板,第二拍是头眼,第三拍是中眼,第四拍是末眼。
采用慢板演唱时,每句的第一个字可以从任意位置起唱,但最后一个字都是落在板上的(有个别例外,如《剑阁闻铃》第一句的“草青青”)。而京韵大鼓一般都是“七字句”,在演唱时会分成“二、二、三”的分句,则每个分句的最后一个字也要落在板上。即使没落在板上,也要用拖腔的方法拖到板上。
慢板的起唱位置有一个规律,就是每落(每段)的第一个分句如果是两个字,每字占1拍(俗称“二字头”),则从末眼(小节第四拍)起唱;如果是三个字,每字占1拍(俗称“三字头”)则从中眼(小节第三拍)起唱。
“二字头”在京韵大鼓唱段,特别是文段子中使用较多,因为很多大鼓唱段的开篇都是一首七言诗,采用“二、二、三”的分句方法后,必然就是以“二字头”开始了。如果每字占1拍的话,而为了保证第二个字落在板上,就要从末眼起唱。也有很多不是以七言诗开篇的段子,因为同样是两个字开头,所以也属于“二字头”。例如最常听的《丑末寅初》的“丑末”就是“二字头”,“丑”从末眼起唱,“末”落在板上。到目前我听过的段子里,还没发现有用超过两个字开头,却只占两拍的情况。如果哪位朋友有这样的例子,也请提供给我,以纠正我的错误。
与“二字头”不同,“三字头”却未必一定是三个字。只要开头一共占三拍就属于“三字头”。例如《闹江州》的开头“我表的是”,本来是四个字,但由于“我表”各占半拍,其余两字各占1拍,因此也属于“三字头”。这里的“我”字是“虚字”,不唱也是可以的。因为“三字头”要占三拍,所以从中眼起唱,以保证第三个字落在板上。京韵大鼓一开篇就用三字头的比较少,当然也是有的,例如上面提到的《闹江州》,还有《风雨归舟》的“过山林”都是三字头。但一般来说,三字头多是用在中间的段落中,例如《红梅阁》的第二段开始的“这佳人”,《探晴雯》的第二段开始“自从那”等等。
“慢板”虽然有个“慢”字,但其实并不一定要放慢速度。速度根据唱段内容情绪的变化,也可以调整。借用戏曲的名词,也有“快三眼”和“慢三眼”之分。但“慢板”的最大特点是“稳”。快要渐渐地快,慢要渐渐地慢,绝不能忽快忽慢,那样就没有板眼可言了。
2、垛板:
垛板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板式。节奏为“一板一眼”,没有“头、中、末”眼之分。如果记谱就是2/4拍。
目前我还没有听过以垛板为主的唱段,也没有听过以垛板开篇起唱的唱段。因此我姑且暂时认为,垛板只能在段落中情绪需要的部分使用。使用垛板时,要与慢板配合,从“一板三眼”过渡到“一板一眼”,然后再回到“一板三眼”。例如《探晴雯》的第二落。从“自从那晴雯离了那怡红院”到“那婆子说”都是慢板“一板三眼”,从“你就从此处往南行”到“她那病身儿这不辗转轻翻说骨节儿疼”就变成了垛板“一板一眼”,从“猛听得颤巍巍的声音”到“我这心里头似个火烘”又变回慢板“一板三眼”。
其实垛板和慢板听起来的感觉差异不大,所以也可以把垛板当作慢板来唱和数板,只要稍微把重音调整一下就可以了。
3、紧板
紧板顾名思意就是节奏紧凑,在节拍上是“有板无眼”。记谱就是1/4拍。使用紧板的唱法,在京韵大鼓表演中俗称为“上板”。
紧板通常使用在全篇唱段的最后部分。这时候已经进入高潮,情绪上也越发激动,因此需要用紧板来推动情绪。但紧板和垛板一样,都是不能独立使用的。使用紧板时,也要与慢板配合,从“一板三眼”过渡到“有板无眼”,然后再回到“一板三眼”。例如《剑阁闻铃》的最后一落,从间奏开始到第一个字“再”都是慢板,接下来的“不能”开始一直到“万点通红”就上板,即“有板无眼”的紧板,之后的“这君王”到结束,又回到慢板。
上面所说的是紧板的一般用法,但在某些时候,紧板也不是非常紧凑的,以至于不太明显。例如《红梅阁》中,从“小公子一闻此言神魂丧”就开始上板了,但是给我们的感觉却还是一板三眼地娓娓道来。直到“到而今,有限的光阴难留恋”才开始有紧板的味道。
所以说,紧板的最大特点并不是节奏紧凑,而是速度灵活。因为每个字都可以作为重音,所以可以根据情绪和内容逻辑来掌握速度。但这就给伴奏带来了难度。而且,紧板的唱词,多使用闪板的唱法,更是难上加难,需要演员和乐队反复的磨合。
4、散板:
散板说白了就是没板。因为没板,所以不可能用在大段的唱腔中,而只能用在个别句子中。
例如《红梅阁》中的“姐姐你救命之恩如山重”的“救命之恩如山重”和“佳人摆手说君休问”就是散板,但散板的最后一个字要落在板上,上例中的“重”和“问”就要落在板上,或者反过来说,伴奏者会将这两个字作为板。
散板因为节奏不固定,因此一般情况下,乐队会停下来,等待落在板上的那个字唱出,再开始起弦演奏。这时候就需要演唱者提前有心里准备,以免音乐突然停止而失措。
提起停弦问题,顺便说两句。有时候并不是散板,乐队也会停下来,让演员在没有伴奏的情况下干唱。这是为了更加突出演员,使观众更好地欣赏演员的嗓音和唱腔。最典型的就是《剑阁闻铃》中的“似这般,不作美的铃声,不作美的雨呀”中的“不作美的雨”,乐队就会停下来,直到“雨”字拖腔结束,“呀”字起唱,才开始重新起弦。这种情况下,如果演员表演得出色,都会得到观众的一片喝彩。
各种板式的击板方法
上面谈了京韵大鼓的几种板式,下面谈谈这几种板式的打板方法。大家应该知道,京韵大鼓的鼓板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比较短,下部比较长。因此上部在敲击时不容易使力,声音交轻;下部敲击时容易使力,声音较重。两个部位应该敲击到不同的板眼上,在曲艺行话中,上半部分相击叫“黑板”,下半部分相击叫“红板”。若之连续打下半部分,则称为“晃荡板”。
“黑板”应该击打在中眼(第三拍)的位置上;“红板”应该击打在板(第一拍)的位置上。有时候有非逻辑重音的字落在板上,也可以使用“黑板”来击打,但在板上的逻辑重音必须落在“红板”上。换句话说,“黑板”可以打在中眼上,也可以打在板上,但“红板”必须打在板上,不能打在中眼上。
“晃荡板”都是用在“上板”的部分,到最后临近结束时,应在倒数第三拍翻腕,使用“黑板”,空一拍后,让最后一板结结实实地落在“红板”上,以便于后面改回慢板。例如《剑阁闻铃》中的“上板”部分,到最后“千行万点,万点通红”就应该在“万点通红”的“万”字改为“黑板”,而在“红”字时要用力叩击“红板”,接着空一眼后,稳稳当当地转回慢板“这君王……”。
数板的技巧
最后,我简要地谈谈数板的技巧。上面讲了这么多,但是这些都是理论,如果不能在演唱中控制节奏,又怎么知道哪里是板,哪里是眼呢?这就涉及到“数板”的问题。曲艺演员,特别是鼓曲演员都非常看重“心板”的能力,即在演唱的同时,心里在暗暗地数板。这种能力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培养出来的。所以我向大家介绍一种适合业余爱好者的方法。大家持板时,都是大拇指穿过板绳,而其余四指是不用的,现在就是发挥这四根手指作用的时候了。我们可以在打板之后,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分别代表头、中、末眼,逐个触碰板沿,无名指碰完后,再打板,然后再逐个触碰,如此反复,就可以很好地掌握节奏和板眼了。这个动作我们俗称“掐板”。当然,掐板也是要练习一段时间的,但相对“心板”来说就简单多了。而且,如果能够把掐板的动作表演得美观舒展,完全可以带到台上去。
当然,掐板终归是权宜之计,这种方式严重影响演唱中的身段表演(京韵大鼓很讲究身段)。因此,我们还是应该在练习中逐步摆脱“掐板”,而慢慢磨练“心板”,毕竟掌握“心板”才是王道。
另外,板眼在演唱方法中还有很多讲究,我将在其他文章中另外探讨。以上就是我对京韵大鼓板眼的一些认识,有不当之处还望朋友们指正。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渊鱼
- 2021-01-28 13:30
我不会~~~但还是要微笑~~~:)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