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经常感冒发烧要怎样预防
- 提问者网友:疯孩纸
- 2021-05-03 12:30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你哪知我潦倒为你
- 2021-05-03 12:49
春季为流行性感冒的多发期作为我们家长该如何预防呢:
1、卧室要保持舒适、温暖,要注意开窗通风,居室内可用食醋熏蒸消毒,饮食一定要清淡、易消化,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食品,少食肉类、鱼、虾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多吃青菜,水果。 2、宝宝的好奇心强,喜欢东摸摸、西摸摸,无形中的手上便染上了许多病菌,而大人的生活圈子更大,手所碰触的事物更多,手上的病菌当然也就更可观;所以,全家都要养成常洗手的习惯,才能减少宝宝感染的几率。 3、为了避免成人与婴儿近距离接触造成的交叉感染,因此在你外出归家后,亲孩子前要记得洗手、换衣服,用淡盐水漱口和清理咽部,以及清洗鼻腔。 4、多喝水,可以加强身体的新陈代谢,对身体有益,因此在感冒流行时,让宝宝多喝水,可以有预防的效果;此外,假如宝宝真的感冒了,多让宝宝喝水,可以补充体液,让宝宝更快恢复健康! 5、多让宝宝接触新鲜空气和阳光、加强户外活动的好处是妈妈们都知道的。户外活动是提高呼吸道粘膜抗病能力的最有效手段。即使冬天,在不太恶劣的天气里,在注意保暖的情况下,适当地让宝宝接触室外冷空气,也是非常必要的。 6、生活作息要有规律。儿童过度疲劳和兴奋都容易生病,平时家人应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早睡早起,做适量的运动,使人体自身的免疫力能正常发挥作用,来抵御病菌的入侵。
7、孩子运动量大,活动起来就会一身汗,如果衣服穿得过多,浸湿的内衣会使身体发冷,风一吹就特别容易感冒,所以穿衣服要适当
孩子安然过冬要注意把握好衣食住行四方面,要牢记婴幼儿感冒预防四原则:
一是环境温度适宜。婴儿的体温与成年人相差不多,只是体温调节中枢功能较差。寒冷的冬季,家长若过度捂盖孩子,会使孩子大量出汗易受凉感冒,同时体内丧失过多的水分,严重时会发生脱水热,出现高烧、精神萎靡不振、吵闹、拒食等情况。冬天岛城家里都有取暖设施,考虑到孩子发育的特点,室温不宜过高,保持在18~20度,其衣着与成年人相比只略微多一点就可以了,不宜过厚,同时也利于孩子的运动发育。
二是定时通风换气。冬季由于供暖,室内外温差过大,室内温度高,湿度相对较低,再加上窗门紧闭,空气流通差,居室内的微生物密度较高,一些致病菌和病毒很容易侵袭婴幼儿体内。所以,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季,也要定时开窗换气,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可在暖气片上放上湿毛巾,或在暖气旁边放一盆清水,或利用加湿器,使室内湿度保持在50~60%左右为宜。
三是坚持户外活动。有些家长惟恐孩子冻着,天气一凉,就不让孩子出门,孩子的呼吸道长期不接受外界空气的刺激,得不到耐寒锻炼。接触了感冒病人后,因对病原菌抵抗力差,很易患病。所以,即使是天寒地冻的季节,也应该坚持让孩子做户外活动,天气冷可选择太阳光充足、风较小的时候,让孩子在大自然中活动半小时到一小时,可大大改善孩子的体质。
四是合理饮食。合理饮食能增加婴幼儿的抗病能力。母乳是孩子体格和智力发育的最佳食品,且含有对呼吸道黏膜有保护作用的多种免疫球蛋白,可大大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除了母乳喂养外,应根据孩子生长发育的需要,及时合理添加辅食,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蔬菜、蛋鱼及肉类,均衡营养,防止偏食及挑食,以防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使孩子机体抵抗力下降,适量地补充水分,防止呼吸道干燥,以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最后也要提醒家长,一旦孩子感冒,千万不要随便吃点感冒药草草了事,感冒初期一定要合理用药,同时避免滥用抗生素。建议家长最好带孩子去医院诊治。
- 1楼网友:青尢
- 2021-05-03 14:27
注意饮食和作息时间。很多感冒发烧带有过敏性,比如季节过敏性感冒。经常发烧对身体损害比较大,应该带宝宝到正规医院全面检查一下,现在增强抵抗力的药品五花八门,需要医生指导。在换季时注意提前的药物预防,比如糖浆或冲剂。
具体有:1、让孩子养成勤洗手的习惯,不要用脏手揉眼睛、鼻子。 2、平时要加强锻炼,多在户外活动,多晒太阳,提高耐寒能力。 3、不要穿得过多,衣着过厚,易出汗,一旦受凉易引起感冒。 4、要合理喂养,及时添加辅食,不偏食、挑食,保证足够的营养。 5、在气候变化的时候,要注意增减衣服,在冬春呼吸道疾病的频发季节,尽量不带儿童去拥挤的公共场所,以减少发病机会。 6、若家里人患感冒,应避免接触,并注意室内通风换气。
感冒孩子的护理十分重要,除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外,还要注意许多方面: 1、感冒发热期,应给宝宝准备一些流质食物,以易消化、含高维生素C和A的食物为佳。 2、居室要尽量保持安静,注意通风,禁烟,温度和湿度宜恒定适当。 3、孩子的衣物要适当,尽量穿一些棉布做的衣服,以利散热。 4、保持孩子鼻腔通畅,及时清理鼻腔的分泌物,鼻孔周围的要保持清洁。必要时可用凡士林、石蜡油等涂抹鼻翼部的粘膜及鼻下的皮肤,以减少分泌物造成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