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市场营销
- 提问者网友:我的未来我做主
- 2021-04-27 11:30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人類模型
- 2021-04-27 13:05
经常有些朋友问我,如何做市场?如何做营销?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一方面是我不清楚对方公司的情况和产品的情况,另一方面,市场和营销中的事情非常多,非常杂,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所以,对于此类问题,自感回答的的确不够充分。
我记得曾经有哪位高人说过,如果一件事情不能很简洁地表达清楚,说明自己对这件事情还没有理解透彻。想想还是有一些道理的。
知此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要想知道如何做营销,先要知道市场的本质。我现在的理解是这样,希望大家讨论。
什么是市场?市场是由每天每时每分都在发生的大量购买决策所产生的交易构成的。了解市场需要分析一条条的交易行为,分析行为背后的消费原因,分析导致消费者掏钱的消费意识。比如,消费者如何知道/记忆有这个品牌/产品?消费者为什么购买这种品牌,而不购买另一种品牌?是什么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什么造就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等等。如果这些问题你已经能够很轻松地回答了,说明你对这个市场已经有比较透彻的了解了。
实际上,包括我们每个人在内的所有的消费者,购买行为并不一定都是有意识的,所谓“有意识”指的是,我们从一开始就很清楚我们要去买什么,比如,今天下午去电器商场,今天要买洗衣机,甚至都想好了买什么品牌的洗衣机。很多时候,我们只有在付款时才清楚地意识到我们选择的品牌,我们竟然发生了这样的购买,在此之前,我们对要购买什么其实是无意识的。这种例子非常多,对于相当部分的日常用品的购买其实是无意识的,我们可以想想我们对牙具的购买过程,当然,对于某个物品有偏好的人除外。
消费者的无意识购买和有意识购买其实都是有迹可寻的,这里的“迹”指的是心理轨迹,我把这称之为“心理路线图”。
那么,如何做营销呢?所谓的成功营销从本质上说就是调动公司的所有资源,迎合/引导消费者的购买心理路线图,或者拦截消费者已经习惯的购买“心理路线图”。这是从消费者行为态度的角度去理解营销的。
站在企业的角度上,营销策略的核心本质则是较竞争者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与服务,同时使公司获利。这就是市场经济,后来者必须要有别于(实际上是在某些方面超越)已经在市场中存在的品牌,才有生存的基础。这就是差异化竞争的最原始动力。
品牌和产品的差别很容易从消费者的角度上进行理解,消费者所购买的或追求的是需要的满足,而不是具体形态的物质特性。功能特性之外的东西,实际上就是品牌的价值,称之为“附加值”或“超额价值”,为消费者提供超额价值,要求企业在预测消费者需求和对消费者的反应上比竞争者做得更好。
在现实生活中,表现方式丰富多彩的营销策略,实际上均是来自于对营销本质的理解。
- 1楼网友:拜訪者
- 2021-04-27 14:43
1、有些人没做安利时还敢跟陌生人认识(问个路问个时间什么的),做了安利反而不敢认识陌生人,为什么?功利心太重,“安利”两上安写在你脸上,“我要推荐你”写在你脸上,“赚钱”两个安写在你脸上。
2、有些人则是腰杆不够硬,他觉得安利是小商小贩,所以做起安利来猥猥琐琐的,贼眉鼠眼,不敢正眼看人,想开口舌头就打结。你要明白你是大公司的老板(安利公司的背景)!不是小商小贩,连安利公司的两位创始人都用“老板”两个字来称呼安利的营业代表。如果你对安利没有这样的理解,你做安利就不会有气魄,也不会做得有气势,当然也不会做得有成就。安利事业你认为它大,你就会做得大,你认为它小,你就会做得小;你认为它很棒,它就会很棒,它认为它一般,它就会一般,你认为它很烂,它就会很烂。
3、认识陌生人是检阅自我形象的最好方法:人最大的麻烦就是看不到自己的那张脸,但是我们可以用别人作镜子,来照出我们的形象,所谓“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你在去认识陌生人的时候,如果他愿意跟你讲话,愿意给你留下姓名、电话,说明你值得信赖,说明他接受你;如果他不理你,或者不愿留姓名,或者留假电话,说明你在他眼中不值得交朋友,或者不值得信赖,那你要好好反思反思,并且好好改进。做安利可以让我们看清自己,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使我们无则加勉,有则改之,这也是一件乐事。
4、养成习惯:只要可能就开口,随时随地;听不听是他的权力,讲不讲是我的权力。
5、不怕拒绝:“安利开口你就有,你不开口就没有,他不理你你就走,一点损失都没有。”只要你去讲,总会有人听;只要有人听,总会有人信;只要有人信,总会有人做;只要有人做,总有人成功——你只需要六人这样的人。
要有一颗平常心:我们做安利,就是开百货商店,我们的商店里共有100多种产品,都是世界一流的产品。我们一开口跟人讲安利,就是我们的百货商店开门营业,别人不进我们的百货商店,或者进来之后不买东西,都是非常正常的事,就象我们对别人的百货商店一样,我们会不会每家百货商店都进去,会不会进去百货商店之后每家都买东西?不会。那被我们拒绝的那些百货商店,别人有没有觉得很受伤,“这店我不开了!”,有没有这样?没有。那同样,别人不进我们的百货商店也很正常啊,别人进来以后不买东西也很正常啊。而且,今天我们做安利,我们开的是名牌店,别人不进来,或者进来之后不买东西,不应该是我们难过,应该是他们难过才对呀——那么好的东西不识货,或者是买不起。就象某某经过奔驰车行,他不敢进去,你说是应该车行的老板难过,还是应该经过的人难过?当然是经过的人难过!为买不起而难过。
- 2楼网友:廢物販賣機
- 2021-04-27 13:29
- 3楼网友:春色三分
- 2021-04-27 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