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具体内涵和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0 03:34
- 提问者网友:温柔港
- 2021-01-19 11:59
“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具体内涵和三者之间的关系?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神也偏爱
- 2021-01-19 12:49
“以文字为诗”,不仅指把散文的一些句法,章法引入诗中,也包含了对诗歌语言文字的锻炼。“以文字为诗”在苏轼和黄庭坚的具体的作品中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首先表现在苏黄都有意识地在诗中加入一些散文句式
简单说来,“以议论为诗”就是诗人对其主体思想、情感、认识、道理的直接抒发。
“以议论为诗”和“尚理”(严羽语)及“以文为诗”三个概念之间,有些人常常混为一谈。如说“‘以文为诗’的实质便是言理入诗,或者说‘以议论为诗’”。
其实,“尚理”和“以议论为诗”是联系紧密却又不能代替的两个方面。“尚理”是指用诗歌表达“哲理”的内涵。它主要属于内容的范畴;“以议论为诗”主要是指诗歌由传统的以物象传达情感,改变为直接议论的表达方式,它主要属于艺术形式的范畴。“议论”的方式和“哲理”的内容,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都还属于散文的功能,苏轼等人将它们纳入诗歌创作中,因称“以文为诗”。
出处:
“以才学为诗”一语最早见于宋代诗论家严羽的《沧浪诗话》:“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夫岂不公,终非古人之诗也否”⋯此语乃是严羽对宋诗创作的批评。
原文:
“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夫岂不公,终非古人之诗也否”
引申:
如果我们从中国诗史的角度来考察,则可以发现,宋诗特异于唐诗的的创作风格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早在唐代就已经开始了,其开创者是“开诗世界”的杜甫,发展者为韩愈,而在晚唐这一环节中,则是杜牧。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的:“持续了很长时间的唐宋诗之争造成了一种错觉,仿佛宋诗与唐诗毫无共同之处,事实上唐诗从中唐开始就有向日后的宋诗演变的趋势。”
简单说来,“以议论为诗”就是诗人对其主体思想、情感、认识、道理的直接抒发。
“以议论为诗”和“尚理”(严羽语)及“以文为诗”三个概念之间,有些人常常混为一谈。如说“‘以文为诗’的实质便是言理入诗,或者说‘以议论为诗’”。
其实,“尚理”和“以议论为诗”是联系紧密却又不能代替的两个方面。“尚理”是指用诗歌表达“哲理”的内涵。它主要属于内容的范畴;“以议论为诗”主要是指诗歌由传统的以物象传达情感,改变为直接议论的表达方式,它主要属于艺术形式的范畴。“议论”的方式和“哲理”的内容,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都还属于散文的功能,苏轼等人将它们纳入诗歌创作中,因称“以文为诗”。
出处:
“以才学为诗”一语最早见于宋代诗论家严羽的《沧浪诗话》:“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夫岂不公,终非古人之诗也否”⋯此语乃是严羽对宋诗创作的批评。
原文:
“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夫岂不公,终非古人之诗也否”
引申:
如果我们从中国诗史的角度来考察,则可以发现,宋诗特异于唐诗的的创作风格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早在唐代就已经开始了,其开创者是“开诗世界”的杜甫,发展者为韩愈,而在晚唐这一环节中,则是杜牧。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的:“持续了很长时间的唐宋诗之争造成了一种错觉,仿佛宋诗与唐诗毫无共同之处,事实上唐诗从中唐开始就有向日后的宋诗演变的趋势。”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