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成语
答案:4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8 13:03
- 提问者网友:末路
- 2021-02-27 18:43
及,啊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轻熟杀无赦
- 2021-02-27 19:28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成语:不知者不罪,意思说不怪罪不知情的人。跟论语的“不怨恨不了解自己的人”有点像吧。这句中,原有一个成语“不亦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成语:反躬自省、一日三省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成语:温故知新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成语:心存目想,既要凝目注视(学习),又要用心思索。
5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成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成语:见贤思齐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成语:三人行,必有我师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成语:任重道远、死而后已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成语:岁寒知松柏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成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成语:不知者不罪,意思说不怪罪不知情的人。跟论语的“不怨恨不了解自己的人”有点像吧。这句中,原有一个成语“不亦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成语:反躬自省、一日三省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成语:温故知新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成语:心存目想,既要凝目注视(学习),又要用心思索。
5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成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成语:见贤思齐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成语:三人行,必有我师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成语:任重道远、死而后已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成语:岁寒知松柏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成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孤独的牧羊人
- 2021-02-27 20:51
学习了而时常温习,不也高兴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时时温习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迷惘;一味空想而不学习,那就危险了. 子路!我平时教诲你的诸多道理,你要真正领悟、掌握才行啊!这并不是要求你将我讲的道理全部领悟,领悟多少算多少,没有领悟的就是没有领悟。以这样实事求是的态度,自己才能够真正的获得知识和领悟道理。 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得到‘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明好学,能够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看作是耻辱的事,所以称他的谥号为‘文’." 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哪一样呢? 几个人一起行走,这里面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他们不好的(自己身上如果有)就加以改正它。 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 2楼网友:长青诗
- 2021-02-27 20:27
这是什么
- 3楼网友:往事隔山水
- 2021-02-27 19:56
什么句子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