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过渡带是什么
- 提问者网友:心如荒岛囚我终老
- 2021-06-02 05:02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春色三分
- 2021-06-02 05:18
城乡过渡带是一个界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过渡地带,是城市化进程的产物。从地域上看,城乡过渡带是位于城市核心区与乡村腹地之间的区域,是城市与乡村的结合部位,是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最快、最显著的地段,是城市郊区化和郊区城市化的热点地区,是城市功能向外围推进的首选地区。
城乡交错区是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和农村经济系统的交
接地带, 是城乡土地利用竞争、土地投机行为表现最为剧烈
的地带[ 1 - 3] , 因此具有研究价值。笔者通过对城郊景观的特
征分析, 根据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学原理, 提出规划和建设方
面的一些建议, 以助于城市发展和建设的借鉴作用。
1 城乡过渡带的特征
1 .1 景观破碎与异质性异 质性是景观的根本属性, 城郊
景观也具有异质性。城郊景观异质性从现代城市的发展趋
势来看, 与城市的郊区规划与市区发展相统一。城郊景观从
空间格局来看, 包括市郊区和近郊农村两部分, 它们共同组
成异质单元的镶嵌体。在城郊景观中可以将斑块、廊道和基
质等景观要素划分出来, 城郊中人工作用形成的景观要素有
建筑物、道路、绿地、林网、农田、河流等, 其中的河流及部分
林地等有些是自然原因形成, 这些不同的景观要素以一定的
组合方式, 构成一个异质性的城郊景观, 其中人工景观要素
是主体[ 4] 。城郊景观的异质性首先表现为二维平面的空间
异质性。街道、公园、水面、建筑物、公路、林地、农田等性质各
异, 城区的公园、绿地多为人工栽植而成, 绿地由于植物种类
和分布面积的差异, 形成了不同形状和具有不同功能的斑
块。道路、通讯网等线状物, 将基质部分分割开来, 增加了景
观的破碎度。同时公路、铁路、电线等使城郊景观能流、物
流、信息流顺畅, 景观异质性增加。可根据郊区景观特征, 划
分出不同的景观功能区。如农业生产区、企业加工区、文化
生活区, 城市防护林等, 不同功能效应的差异是城郊景观异
质性的体现。景观的异质性增加了景观的破碎程度, 在郊区
的景观中, 没有十分明显的基质和优势景观要素, 各种景观
成分差异显著性小, 同时在时间尺度上, 这种异质性也不稳
定,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景观格局又会发生变化, 城市的
发展促使郊区景观的土地利用方式在不断改变, 景观的破碎
度增加, 人为的建筑景观逐渐取代了自然景观
1 .2 生物多样性城郊过渡带是处于2 种系统之间的1 种
界面, 具有边缘效应( Edge effect) 。长期以来, 边缘效应被认
为对一定种类的植物和野生生物的多度和多样性具有重要
的影响[ 5 ,6] 。早在20 世纪30 年代, 野生动物学家Leopold
( 1933) , 将在生态交错带内的物种种类和个体数目都比邻近
生态系统里要多的这种现象, 称为边缘效应, 我国著名生态
学家马世骏先生吸收前人的成果, 将边缘效应的定义从单纯
地域性概念进行了扩展, 定义为: 在2 个或多个不同性质的
生态系统( 或其他系统) 交互作用处, 由于某些生态因子( 可
能是物质、能量、信息、时机或地域) 或系统属性的差异和光
合作用而引起系统某些组分及行为( 如种群密度、生产力和
多样性等) 的较大变化, 称为边缘效应[ 7] 。城郊的生物多样
性也表现在多方面, 从生物多样性的层次上来看, 都具有遗
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在
遗传多样性方面, 由于受到人为活动的频繁干扰, 物种的遗
传因子变异快, 同时由于郊区的农业生产特点, 不停从外系
统引进新物种, 所以在遗传和物种多样性方面比相邻的2 个
系统都高, 在植物和动物方面同样具有相同特点, 但是在人
为引进的物种中往往会导致外来物种的入侵, 同时也会由于
引进大量人工繁殖和无性繁殖的物种, 有可能使一些乡土种
的遗传基因发生变异或丧失。生态系统多样性在城乡交错
带中也非常丰富, 有各种生态系统的存在, 各生态系统间进
行着频繁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但在郊区景观中, 生态
系统的稳定性相对比较差, 受到了以人为影响为主的干扰,
随着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 系统也在改变, 进而改变了城郊
景观的格局, 所以在城郊景观的多样性中, 它有空间和时间
的多样性, 并且相对于相邻的系统, 多样性的时间变化快, 同
时景观异质性增加了城郊景观的多样性。城郊景观在城市
化过程中, 各层次多样性的变化, 在不同城市的交错带发生
的机制和过程差异显著。景观格局的多样性主要是根据人
类自身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物流、信息流、知识流、经济流等需
要而设置和建设, 但对生态系统不一定有利, 在郊区景观的
格局与过程中, 经济与生态过程往往不能很好的耦合。
1 .3 系统的开放性城 郊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 也是高度人工化的系统, 尤其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呈明显
的倒金字塔型。所以, 城市生态系统又是一个对其所处区
域有强烈依赖性的地域单元。郊区也是一个生态经济复合
系统, 具有耗散结构特征, 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自我发展
和自我恢复功能, 但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和郊区土地利用方
式的改变, 在这个复合系统中, 往往是经济系统决定了一切,
而经济系统不是负熵过程, 这样会造成大系统的崩溃和瓦
解。实际过程中, 由于人类是系统的主体, 常由需求引发系
统中的环境问题, 由于城市人口密集, 需求量大, 城郊农业
也因此将成为高投入高产出农业。一是化肥和农药施用量
高, 而利用率仅能达到30% 左右, 大部分随水或气流失进入
环境, 污染大气、水体和土壤; 二是由于地膜覆盖技术的推
广, 使农用地膜用量增大, 一方面延长了蔬菜、瓜果的供应
时间, 另一方面由于农用地膜难以降解, 给农田造成了明显
的“白色污染”; 三是郊区畜禽养殖业的高度集约化养殖, 对
局部环境造成污染, 畜禽传染病及寄生虫病等还造成生物污
染、水体和土壤污染等。相反, 城市的多数污染物最终都进
入郊区这一边缘地带, 并以不同方式对郊区生态系统造成
危害。因而从某方面来说, 系统的开放性可能对邻接的系统
具有不安全性。
1 .4 能流、物流和信息流的高速频繁性每 一个城市都聚
集着大量的人口和工矿企业, 城市的生产与生活要排放大量
的废水、废渣、废气, 要通过郊区而流出。并且城郊与相邻两
边系统的能量、物质和信息交流随着城市的发展进程不断加
快, 人们每天生活所需的必须生活资料和工业生产所必须的
原料, 快速地通过城郊流入市区, 如果城郊在向城市输入时
不能满足城市的正常需要, 那么就会导致城市各种矛盾和其
他一些相关问题产生, 所以城郊在城市的物流、信息流、知识
流、经济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样城市系统中生产出的
产品输出要通过城郊过渡带向外输出。生活生产所产生的
废料也向城郊输出, 但这些输出在城郊以不同方式在进行着
不同的处理或对郊区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1 .5 系统的敏感性与脆弱性城郊过渡带属于生态交错带
( Ecotone) , 是城市与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 它具有特
定的时间、空间尺度以及相邻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程度所确定
的一系列特征。在生态环境改变速率上、抵抗外界干扰的能
力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上、对全球生态变化的敏感性上、资
源竞争和空间竞争的程度上, 均表现出敏感性和脆弱性。在
城郊系统内部物种与群落之间竞争激烈, 生态位重叠大, 彼
此消长的频率高, 幅度大; 系统抗干扰能力差, 界面易发生变
异, 且系统恢复的周期长, 农业用地流转集中分布在城乡交
错地带, 耕地流转速度快并且流转过程具有不可逆性; 自然
波动与人为干扰相互叠加, 可能使系统承载力超越临界阈
值, 导致系统的紊乱乃至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