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什么
答案:1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6-06 00:17
- 提问者网友:感性作祟
- 2021-06-05 07:10
春节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低音帝王
- 2021-06-05 07:24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春节的意义
原先的春节是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春是春季的开始,是一年中第一个节气。古代统治者都极端重视这个节气。“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乃赏公卿诸侯大夫于朝。”(《吕氏春秋·孟春纪》)立春这一天,天子要率领百官到东郊迎接春天的到来。回到朝廷,接着要进行颁奖活动。这应该是春节的第一个意义。
现在的春节是在正月初一。正月初一,是一年中的第一天,过去称“元旦”。一年之计在于春,过去春季三个月是正月、二月、三月。正月是一年中的首月,又称端月。这一月的第一天,其重要性,古代颇多论述。两千多年前的大哲学家董仲舒说:“《春秋》何贵乎元而言之?元者,始也,言本正也。”(《春秋繁露·王道》)为什么重视元,因为元就是开始。强调开始,就是要端正根本。
《吕氏春秋·孟春纪》记载:“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籍田。”元日就是元旦。这一日,天子向上帝祈祷,希望有个丰收年。现在北京天坛的祈年殿,就是古代皇帝祈谷的场所。后代祈谷的日子不是元旦(正月初一),而是正月的上辛日。一个月有三个“辛”日,分上中下。第一个辛日就是上辛日。一般在正月的初一到初十之间。秦代成书的《吕氏春秋》说到天子在元日向上帝祈谷以后,在正月里选择一个好日子,天子亲自带着农具,率领百官去耕籍田。秦朝皇帝没有耕籍田的记载,汉朝皇帝有很多耕籍田的记载。《汉书·文帝纪》:诏曰:“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皇后亲桑以奉祭服,其具礼仪。”礼仪就是制度。就是说皇帝耕籍田,皇后亲自经营蚕丝,作为祭祀的供品,要成立制度。后来,天子耕籍田的日子定在立春那一天。后代皇帝虽然不再自己种粮食供祭祀用,但是,耕籍田的形式还保留着,那就是在立春那一天,皇帝拿着玩具样的小金犁,在社稷坛的五色土上走几圈,做做样子,就算耕籍田了。耕籍田,是表示皇帝对农业的重视,带头农耕,为天下人作示范。一种形式表明一种态度,态度不变,形式也还要保留。天坛虽然还保留着,只是成了历史文化遗迹。隆重祭天的形式没有了,也就是态度变了。丰收是人民劳动的结果,不是祈祷上天的回报。
天子迎春于东郊,是在立春日。天子祈谷在正月的上辛日。这两个日子对于皇帝来说,是向“皇天上帝”祈祷,是天人沟通的重要方式,是非常重要的,要虔诚、隆重。为了这两次隆重的典礼,负责祭祀的太史要提前三天告诉皇帝,以便皇帝做好祭祀的准备。准备什么呢?其他所有礼器,辅助人员,仪式,都是太史组织别人安排。皇帝需要准备的是洁身。一是洗澡,二是素食,三是独居,四是不处理政务。这些准备是别人代替不了的。但是,这两个神圣的活动,似乎与百姓关系不大。而正月初一这一天,是一年的开始,似乎与这一年的命运紧密相联,百姓都非常重视。这一天成为我们所说的春节。
春节的意义
原先的春节是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春是春季的开始,是一年中第一个节气。古代统治者都极端重视这个节气。“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乃赏公卿诸侯大夫于朝。”(《吕氏春秋·孟春纪》)立春这一天,天子要率领百官到东郊迎接春天的到来。回到朝廷,接着要进行颁奖活动。这应该是春节的第一个意义。
现在的春节是在正月初一。正月初一,是一年中的第一天,过去称“元旦”。一年之计在于春,过去春季三个月是正月、二月、三月。正月是一年中的首月,又称端月。这一月的第一天,其重要性,古代颇多论述。两千多年前的大哲学家董仲舒说:“《春秋》何贵乎元而言之?元者,始也,言本正也。”(《春秋繁露·王道》)为什么重视元,因为元就是开始。强调开始,就是要端正根本。
《吕氏春秋·孟春纪》记载:“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籍田。”元日就是元旦。这一日,天子向上帝祈祷,希望有个丰收年。现在北京天坛的祈年殿,就是古代皇帝祈谷的场所。后代祈谷的日子不是元旦(正月初一),而是正月的上辛日。一个月有三个“辛”日,分上中下。第一个辛日就是上辛日。一般在正月的初一到初十之间。秦代成书的《吕氏春秋》说到天子在元日向上帝祈谷以后,在正月里选择一个好日子,天子亲自带着农具,率领百官去耕籍田。秦朝皇帝没有耕籍田的记载,汉朝皇帝有很多耕籍田的记载。《汉书·文帝纪》:诏曰:“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皇后亲桑以奉祭服,其具礼仪。”礼仪就是制度。就是说皇帝耕籍田,皇后亲自经营蚕丝,作为祭祀的供品,要成立制度。后来,天子耕籍田的日子定在立春那一天。后代皇帝虽然不再自己种粮食供祭祀用,但是,耕籍田的形式还保留着,那就是在立春那一天,皇帝拿着玩具样的小金犁,在社稷坛的五色土上走几圈,做做样子,就算耕籍田了。耕籍田,是表示皇帝对农业的重视,带头农耕,为天下人作示范。一种形式表明一种态度,态度不变,形式也还要保留。天坛虽然还保留着,只是成了历史文化遗迹。隆重祭天的形式没有了,也就是态度变了。丰收是人民劳动的结果,不是祈祷上天的回报。
天子迎春于东郊,是在立春日。天子祈谷在正月的上辛日。这两个日子对于皇帝来说,是向“皇天上帝”祈祷,是天人沟通的重要方式,是非常重要的,要虔诚、隆重。为了这两次隆重的典礼,负责祭祀的太史要提前三天告诉皇帝,以便皇帝做好祭祀的准备。准备什么呢?其他所有礼器,辅助人员,仪式,都是太史组织别人安排。皇帝需要准备的是洁身。一是洗澡,二是素食,三是独居,四是不处理政务。这些准备是别人代替不了的。但是,这两个神圣的活动,似乎与百姓关系不大。而正月初一这一天,是一年的开始,似乎与这一年的命运紧密相联,百姓都非常重视。这一天成为我们所说的春节。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