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第三人称代词有哪些?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1 16:32
- 提问者网友:酱爆肉
- 2021-02-28 22:35
语文中第三人称代词有哪些?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长青诗
- 2021-02-28 23:13
现代白话文之前的“他”是现在的“他”、“她”、“它”的统称,现代白话文开创的时期,女性第三人称代词独立了出来,用“伊”(音:yi)来表达.(今人考证,“伊”作为女性第三人称代词的使用最迟在19世界70年代就已经开始.但其真正普遍运用当在现代白话文诞生之后的文学作品中)20世纪20年代刘半农提出用“她”来代替“伊”.刘半农造“她”字的原意是更为直观表达这个文字是女性第三人称代词,并建议“她”发tuo音.(另:“它”字也为刘半农所造)但后来现代白话文的发展却最终选择了“她”的发音与“他”相同.这样“她”既与“他”同音,又与“他”异文,我想当时中国人多认为这样就既能与西方词汇接轨、表达妇女解放独立地位,又与中国传统语言相承、在口语习惯中不用更改.我认为这个“同音”却是个败笔,没有完成把古汉语第三人称代词改变成现代精确词汇的任务. 在英语里,他、她、它分别是he、she、it(单数、主格),不但文字不同,语音也是不同,无论在书面语还是口语中,男性与女性都不会混淆.而在汉语中,如果想在口语中表达特指性别的第三人称时,就无法表达清楚.如有四人,两男两女,其中一男与一女交谈,言及另一男一女中的一人,用英语表达时,用“he”或“she”就清楚表达是哪一个,但用汉语就无法用第三人称代词来明确表达.这种现象可能比较少有,但若出现在翻译作品中,就比较麻烦,少不了注释.还有其它涉及外语口语的作品(如影视作品),要用汉语口语翻译,也可能会遇到第三人称代词的翻译尴尬情况.(如果具体用“这个男的”或“那个女的”,这又失去原来语言的韵律和简练) 不过现代汉语的男女第三人称代词同音也是有种朦胧功效的,如本来就不想明确表达那个人是男性或女性,特别是在男女难以辨别或表达者想刻意混淆的时候.(如男扮女装、女扮男装,误会男为女、女为男,表达者刻意误导受众那人的性别等等情况)在汉语作品中,这种朦胧表达的运用是不少的,但用现代汉语文字来书写时,就出现了难题.虽然现代汉语有不能分辨性别时用“他”,第三人称复数时用“他们”这样的约定,但在不少作品中我们却能看到出现了不少带引号的“他”,而“她们”这个词也经常见到.这是因为虽然有上面说的约定,但用“他”、“他们”容易引起词汇意义潜在的导向性.究其原因,是现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含义的不明确造成的.“他”是专指男性的第三人称代词呢,还是包含男女性的泛指第三人称代词呢?这个问题在文字不同、语音相同的情况下是不能根本解决的.文字是口语的书面记录,当相同语音、不同词汇的口语频繁交叉使用时,文字是难以准确记录的.口语是用声音表达词汇的意义,而文字就是记录这个意义;词汇本身已经分化了,单单文字的分化在频繁交叉使用的词汇中是不够的,词汇的语音也应该分化. 如上所述,汉语的第三人称代词的语音也应该分化了,但上面也有说到,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同音也有其朦胧功效,而且这种功效无论在现代汉语作品中或是在古汉语作品中,都有不少的运用,这是汉人喜欢的一种朦胧的表达手法,并且也有其存在的客观基础——男女性不能分辨,或泛指男女性的第三人称.(比喻如下对话:“你的朋友不开心了,你会怎么样?”“关心ta啊”)因此,我建议多增加一个第三人称代词:“他”.“他”为不指定性别的第三人称代词,“他们”为不指定性别的第三人称代词复数;“他”为专指男性的第三人称代词,“他们”为专指男性的第三人称代词复数;“她”为专指女性的第三人称代词,“她们”为专指女性的第三人称代词复数;“它”、“它们”不作改变.同时“他”、“他”、“她”、“它”的语音也做区分,分别为:阴平ta、阳平ta、上声ta、去声ta. 实际上,“他”基本就是古汉语的“他”.(古汉语的“他”还包含现代汉语的“它”)但现代语言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细分、精确,而且西方语言基本都是把男性第三人称和女性第三人称区分的,现代汉语的第三人称的细分也是语言发展的要求.本来用回“他”作不指定性别的第三人称代词是最直接了当的,但现代汉语中人们基本已经习惯“他”为男性的第三人称代词,所以另外选择“他”来担当这个词汇.选择“他”这个文字是因为在所有发音(不含声调)相同、字形相近的文字中,它是最合适的.(如另有一个字“它”,虽然“牛”旁,很牛气冲天,但用在描述人时,还是不大自在吧)“他”表示的是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具有独立人格的、无分男女的人!现代白话文之前的“他”是现在的“他”、“她”、“它”的统称,现代白话文开创的时期,女性第三人称代词独立了出来,用“伊”(音:yi)来表达.(今人考证,“伊”作为女性第三人称代词的使用最迟在19世界70年代就已经开始.但其真正普遍运用当在现代白话文诞生之后的文学作品中)20世纪20年代刘半农提出用“她”来代替“伊”.刘半农造“她”字的原意是更为直观表达这个文字是女性第三人称代词,并建议“她”发tuo音.(另:“它”字也为刘半农所造)但后来现代白话文的发展却最终选择了“她”的发音与“他”相同.这样“她”既与“他”同音,又与“他”异文,我想当时中国人多认为这样就既能与西方词汇接轨、表达妇女解放独立地位,又与中国传统语言相承、在口语习惯中不用更改.我认为这个“同音”却是个败笔,没有完成把古汉语第三人称代词改变成现代精确词汇的任务. 在英语里,他、她、它分别是he、she、it(单数、主格),不但文字不同,语音也是不同,无论在书面语还是口语中,男性与女性都不会混淆.而在汉语中,如果想在口语中表达特指性别的第三人称时,就无法表达清楚.如有四人,两男两女,其中一男与一女交谈,言及另一男一女中的一人,用英语表达时,用“he”或“she”就清楚表达是哪一个,但用汉语就无法用第三人称代词来明确表达.这种现象可能比较少有,但若出现在翻译作品中,就比较麻烦,少不了注释.还有其它涉及外语口语的作品(如影视作品),要用汉语口语翻译,也可能会遇到第三人称代词的翻译尴尬情况.(如果具体用“这个男的”或“那个女的”,这又失去原来语言的韵律和简练)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大漠
- 2021-02-28 23:28
你的回答很对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