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帘幽梦出自哪一个典故或故事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4 06:46
- 提问者网友:缘字诀
- 2021-01-23 16:43
“一帘幽梦”这个词语出自哪一个典故或故事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青尢
- 2021-01-23 17:12
出自秦观的词《八六子》——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全词为: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划尽还生。
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
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
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这两句写的非常好,非常美,令人浮想联翩。把下面这篇小文章贴出来,你看一下高人的评点。
夜月一帘幽梦 春风十里柔情(妙句之妙)
——宋·秦观《八六子》
万文武
这十二个字,可作一篇小说来读。
夜,月夜。想帘前月下,嚅嚅细语,这便构筑了极其幽美的爱的环境。词由此而很自然地导入了“幽梦”。“幽梦”二字,可谓极尽缠绵!写爱情,没有比这两个字更为香艳的了。然而也正是这个“幽”字,又复透出了那一份凄迷的怨。
正是这“夜月一帘幽梦”的浓烈,才导致了下句的“春风十里柔情”的难分。他在春风一度之后,毕竟是要走了———走在这样一个春天里。她来送他。送着,送着,不觉走出了十里之地!“十里柔情”,这是怎样的十里啊!这是在温柔的情怀下,扯了十里也扯不断情的悲痛。唯其柔,是以坚韧,是说了十里也叮咛不完的关心,是十里也盛不下的情意。谁要是一头撞进了这十里之地,他也一定会深为这里的情丝所困。这十里柔情,是空间的,也是时间的,十里有多长多久?那是悲痛的心路历程,只有悲痛的心才知道,正所谓一寸相思一寸灰,十里之地,心渐渐地化为灰烬;所可收罗的,是尽十里之长相思余烬。没有谁能把相思写到这么至极、艳极、浓极!然而从文字看,却又是这般的清极、雅极、美极。而真正的爱情,岂不就应该是这么清纯雅致以出之的么?虽然是浓烈的,但它毕竟是美的啊!是以张炎在《词源》中说:“离情当如此作,全在情景交炼,得言外意。”情是只宜于言外得之的。过直过露,就未免近于亵了。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2年06月19日第七版)
全词为: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划尽还生。
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
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
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这两句写的非常好,非常美,令人浮想联翩。把下面这篇小文章贴出来,你看一下高人的评点。
夜月一帘幽梦 春风十里柔情(妙句之妙)
——宋·秦观《八六子》
万文武
这十二个字,可作一篇小说来读。
夜,月夜。想帘前月下,嚅嚅细语,这便构筑了极其幽美的爱的环境。词由此而很自然地导入了“幽梦”。“幽梦”二字,可谓极尽缠绵!写爱情,没有比这两个字更为香艳的了。然而也正是这个“幽”字,又复透出了那一份凄迷的怨。
正是这“夜月一帘幽梦”的浓烈,才导致了下句的“春风十里柔情”的难分。他在春风一度之后,毕竟是要走了———走在这样一个春天里。她来送他。送着,送着,不觉走出了十里之地!“十里柔情”,这是怎样的十里啊!这是在温柔的情怀下,扯了十里也扯不断情的悲痛。唯其柔,是以坚韧,是说了十里也叮咛不完的关心,是十里也盛不下的情意。谁要是一头撞进了这十里之地,他也一定会深为这里的情丝所困。这十里柔情,是空间的,也是时间的,十里有多长多久?那是悲痛的心路历程,只有悲痛的心才知道,正所谓一寸相思一寸灰,十里之地,心渐渐地化为灰烬;所可收罗的,是尽十里之长相思余烬。没有谁能把相思写到这么至极、艳极、浓极!然而从文字看,却又是这般的清极、雅极、美极。而真正的爱情,岂不就应该是这么清纯雅致以出之的么?虽然是浓烈的,但它毕竟是美的啊!是以张炎在《词源》中说:“离情当如此作,全在情景交炼,得言外意。”情是只宜于言外得之的。过直过露,就未免近于亵了。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2年06月19日第七版)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风格不统一
- 2021-01-23 17:23
同问。。。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