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题目。
第一则 :
邹与鲁哄,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第二则:
《礼记·大学》:“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谏太宗十思疏》:“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论世界帝国》:“虽然从施政方面说,公民的代表和国王都是人民的统治者,但从最终的这方面来说,他们却是人民的公仆。”
(1)第一则材料中穆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孟子的主张是什么?(2分)
(2)第二则材料三句话中所提出的三种官民关系的概述,请任选一种进行评价(4分)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题目。第一则 :邹与鲁哄,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岁,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2 21:13
- 提问者网友:轮囘Li巡影
- 2021-02-02 03:09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你哪知我潦倒为你
- 2021-02-02 04:24
(答案→) 解析:这是一道理解国学经典语句含意的题目,此类题目的前提是正确翻译,通晓文意,并在此基础上深刻理解文意。译文:邹国与鲁国交战。邹穆公问孟子:“我的官员死了三十三人,而百姓没有一个肯为长官效死的。杀了他们吧,无法杀尽;不杀吧,又恨他们看着自己的长官死难而不去救,拿他们怎么办才好呢?”孟子回答道:“饥荒年头,您的百姓,年迈体弱的辗转饿死在荒山沟里,壮年人逃往四方,都快上千人了。然而您的粮仓里粮食满满的,库房里财物足足的,官吏不把真实情况报告,这就是对上怠慢国君,对下残害百姓啊。曾子说过:‘警惕啊,警惕啊!你做出的事,后果会反加到你身上。’百姓从今以后可以反过来这样对待他们的长官了。您不要怪罪他们了。(如果)您能施行仁政,百姓自然就会亲近他们的长官,愿为长官牺牲。”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人间朝暮
- 2021-02-02 05:53
我检查一下我的答案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