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下的侗寨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12 11:27
- 提问者网友:遮云壑
- 2021-04-11 14:1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0题。 伞下的侗寨 ①这是翠绿群山间的小盆地,盆地中间窝着一个几百户人家的村寨。村寨的房屋全是黑褐色的吊脚楼,此刻正朦胧着灰白色的雾气和炊烟。把雾气和炊烟当作宣纸勾出几笔的,是五座峭拔的钟楼。钟楼底层开放通透,已经拥挤着很多村民和过路客人,因为在钟楼边的花桥上,另一些村民在唱歌,伴着芦笙。唱歌的村民一排排站在花桥的故事片阶上,唱出来的是多声部自然和声,沉着、柔和、悦耳…… ②歌声成了民族的默契、村寨的共识、世代的叮咛。但是,这种叮咛从来不是疾言厉色, 而是天天用多声部自然和声完成。这里所说的“多声部自然和声”已不仅仅是一个音乐概念,而是不同年龄间的一种共同呼应、集体承认。这里的课本那么欢乐,这里的课程那么简明,这里的教室那么敞亮,这里的考试那么动人…… ③我们平日也可能在大城市的舞台上到侗族大歌的演出,但到这里才知道,歌唱在这里 不是什么“余兴节目”,而是全部生活的起点和终点,全部历史的凝练和传承,全部文化的贮存和展开。 ④歌声一起,吊脚楼的扇扇窗子都推开了,很多人站在自己家的窗口听。这个画面从鼓 楼这里看过去,也就成了村寨歌会的辽阔布景。 ⑤石桥、小楼、窗口,这本来也是我家乡常见的图像。岂止是我家乡,几乎整个江南都 可以用这样的图像来概括。但是,今天在这里我发现了一个重大差别。江南石桥边楼房的窗口,往往有读书人在用功。夜间,四周一片黑暗,只有窗口犹亮,我历来认为,那是文明传承的灯火。 ⑥我也曾经对这样的窗口灯火产生过怀凝:那里边攻读的诗文,能有几句被窗下的乡亲 知晓?如果说,这些诗文的功用,是浮载着书生们远走高飞,那么,又留给这里的乡亲一些什么? ⑦答案是,这些书生不管是发达还是落魄,不管是回来还是不回来,他们诵读的诗文与 故乡村庄基本无关。因此,河边窗口的灯光对于这片土地而方,永远是陌生的,暂驻的,至少,构不成当时地的“多声部自然和声”。 ⑧侗族长期以来没有文字,因此也没有那些需要日夜世界市场的诗文。他们的诗文全都 变成了“不著一字”的歌唱。这初一看似乎很不文明,但是我们记得,连汉族最高水准的学者都承认,“不著一字”极有可能是至高境界。我这样说当然不是否定文字在文明演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只是对自己作一个提醒:从最宏观的意义上看,在文明演进的惯常模式之外,也会有精彩的特例。不错,文字能够把人们引向一个辽阔而深刻的精神世界,但在这个过程中要承担非常繁重的训练、校正、纷争、一统的磨炼,而磨炼的结果也未必合乎人性。请看世间多少麻烦事,因文字而生?精熟文字的鲁迅叹一声“文章误我”,便有此意。如果有一些地方,不稀罕那么辽阔和深刻,只愿意用简洁和直接的方式在小空间里浅浅地过日子,过得轻松而愉快,那又有何不可?可以相信,汉族语文的顶级大师老子、庄子、陶渊明他们如果看到侗族村寨的生活,一定会称许有加,留连忘返。 ⑨与他们不同的是,我在这里还看到了文字崇拜的另一种缺陷,那就是汉族的饱学书生 几乎都不擅歌舞,更无法体验其中的快乐。太重的学理封住了他们的歌喉,太多的斯文压住了他们的舞步。生命的本性原来是载舞的,在他们身上却被褊狭的智能剥夺了大半。欧洲的文艺复兴,其实是对于人类的健全和俊美的重新确认,从奥林匹亚到佛罗伦萨,从维纳斯到大卫,文字都悄悄地让了位。相比之下,中国的书生作了相反的让位。只有在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才会重新展现生命的更本质方面…… ⑩入夜,我站在一个杉木阳台上看整个村寨,所有吊脚楼都黑糊糊地融成了一色,不分 彼此。这样的村寨是真正平静的,平静得连梦都没有。只待晨光乍露时第一支芦笙从哪一角落响起,把沉睡了一夜的歌声唤醒。 (取材于余秋雨的同名散文)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作者在对“侗寨”美好境界深表欣赏赞美的同时,也引发了对深层文明问题的反思。 B.汉族最高水准的学者都一致认为,“不著一字”的纯自然状态正是文明的至高境界。 C.本文所描写的“伞下的侗寨”文化,是文明演进惯常模式之外的一种很精彩的特例。 D.本文联想到鲁迅“文章误我”的感叹,目的就是进一步证明文字文明是不合人性的。 E.作者用亲历的侗寨文化证明,只有载歌载舞的状态,才能展现出生命和艺术的本质。 18.简析第①段中加横线的“把雾气和炊烟当作宣纸勾出几笔的,是五座峭拔的钟楼”一句话的表达效果。(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结合上下文,请概括第⑤段画线句子中的“重大差别”具体指的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本文第⑨段联想到“欧洲文艺复兴”的用意是什么?第⑩段表现了侗寨怎样的特点?(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迟山
- 2021-04-11 15:22
17、(选对一个得2分,满分4分)A、C 18、(答出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得2分,切合文本的简要分析2分;满分4分)答案示例:本句巧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赋物以情,以动写静,形象传神地描写出在白色烟雾掩映下五座钟楼的峭拔、灵动。 19、(要点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得2分,满分4分;意思符合即可)答案示例:一个载歌载舞,与周围环境和谐融洽(或:歌舞对这片土是熟悉的,永驻的,构成了当时当地的“多声部自然和声”);另一个攻读诗文,与周围环境陌生隔膜(或:诗文对这片土地是陌生的,暂驻的,构不成当时当地的“多声部自然和声”) 20、答案示例:第一问(要点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得2分,满分4分;意思符合即可)这里联想到欧洲文艺复兴,意在通过与“饱学书生”对比,以突现文字崇拜压抑生命的缺陷;通过与“侗寨”情景类比,以突出侗寨文化像欧洲文艺复兴时一样,能够充分展现生命健全俊美的体质。第二问(满分2分,意思符合即可),和谐宁静。 解析: 无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雪起风沙痕
- 2021-04-11 16:00
我检查一下我的答案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