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人生知乎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6 04:51
- 提问者网友:焚苦与心
- 2021-04-05 17:10
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人生知乎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妄饮晩冬酒
- 2021-04-05 18:27
采取行动的能力,或者叫执行力。须知,这是一个道理过剩,行动匮乏的时代。
高票答案大部分都在讲各种各样的抽象道理,听起来很对,然而现代文明人很多时候面临的困境却是:“道理都懂,但并没有什么卵用”。
所以,对于很多现代人来讲,尤其是那些拥有较多知识和信息的人来讲(例如经常刷知乎的人),最重要的能力便成了:采取行动的能力。
行动的能力包括三个层次:1. 自洽的三观。2.勇敢。3.爱。
1、自洽的三观。它意味着行动和观念的相容。
这是采取行动的基础前提。自洽的意思是,我们在世界价值和人生的认知上,没有内在的冲突,处于一种动态平衡和顺畅的逻辑当中。例如,如若我们认同世界是一种主观存在(如心外无物的唯心哲学观),那么我们就应该认同人生和价值也仅仅存在于主观当中,而不会用太多的环境压力来让自己变得痛苦不堪,你的活法,你对价值的定义,活着的意义,这些全部由你自己来决定,而非其他。这是一种自洽的三观。
为什么要提这个?是因为人们缺乏行动力的重要原因便是,我们的三观是不自洽的。一方面,我们总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另一方面我们又想当然地觉得我们可以掌控世界,我们可以改变世界,这其实相当于在承认主观能动性的无穷边界。这便是一种不自洽的三观。
人的认知和行为比我们想象的要一致,要诚实。说到底,不相容的,绝不会接受,绝不会执行。知识特别是高度抽象的道理,是依托于特定的价值的。如果我们不能清楚的认知到道理其背后的价值,而这隐含的价值又与你自身的价值观相冲突,这是很难执行下去的。
举个例子。在认知层面上你完全同意坚持读书有助于个人成长这样的道理,但其实你很难真的长久坚持下去。为什么?坚持读书隐含的价值观其实是禁欲的,坚持二字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为了实现这种坚持,你需要长久而必要地剥夺自己对其他事物的享受和快乐(比如更轻松的玩社交媒体,比如看电视剧等),这个道理背后隐含的价值观就是禁欲。
但其实你自己却很享受当下的每一个快乐瞬间,如若可能,你甚至希望可以在床上大睡三天三夜,吃遍城市所有美味餐厅,睡遍所有最新火辣的嫩模。你的价值观和读书这件事背后隐含的价值体系,是不相容的,是冲突的。所以,你的行为自然会很诚实,你会忠于自己的价值观,亦即,你会享受每一个当下,你不会坚持读书(而放弃每一个当下的享受)。
为什么「道理都懂,可执行力差」的现象如此普遍? - 秦小明的回答
2、勇敢。勇敢意味着对行动的偏爱。
勇敢其实也是一种能力。有时候,我们的三观是自洽的,并且不存在知识上的严重缺陷,但依然缺乏行动力,这可能就是因为你不够勇敢。你怕,你不敢走出去,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纠结致死。这种状态被我在另一个回答当中称之为世界上最没用的东西。
世界上最没用的东西是什么?-纠结而不行动 - 秦小明的回答
勇敢包括:对行动更偏爱,对失败留有接受的余地。
人的认知是在不断变化中的,是会在与世界的交互作用中不变得到反馈,并进而修正、认可、完善、加强等。通过行动,通过走出自己狭小的世界,到更广阔的世界去与更广阔的人和事发生关系,我们才可以得到更多的反馈:反馈回世界与我们的关系,反馈回我们对自己的认知,不断的评估自己,认清自己。行动的过程就好比,把自己当成一个陌生人,抛出去,孤身一人的存在于世。
这样,收获的是勇敢,失去的是依靠和随之而来的懒惰:包括智性上的和行动上的。行动,本身具有多重的意义,经过时间加注的行动,更加会变得有魔力,给行动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行动的这一属性,我们可以不断地给它定义,将它成为下一步的起点,这就是为什么行动永远是第一位的。
罗素在其《西方哲学史》中的开篇,提到了理性和巴库斯精神,后者恰恰代表了非理性的力量,是一种很值得追求的狂热的行动力。它是一总张力,一种冲劲,这种冲劲和张力,是一种生命力的体现。如若我们过多的沉迷于虚拟理性的分析的狭小世界,就会丧失这种生命力,会让非常完善的三观变得没有营养,空气稀薄,而奄奄一息。
巴库斯精神就是要让文明人重新回归一种激情的状态,在这种“激情状态”之下,享受着世间美好的东西。因为时间对于每个只有一次生命的人来说实在是太宝贵了。我们不仅要牢牢地抓住它,还有让它在指尖滑过的一霎那擦出火花,那是充满了生命力和希望的火花,是能温暖沉定在内心深处所有角落的火花,是让人的天赋和自由边界得到不断延展的火花。
行动的结果并不总能如我们所愿,我们从行动当中得到的反馈有时会让我们倍感挫折和伤痛,所以要支撑行动继续下去的另一个方面,是需要我们对失败留有接受的余地,更包括对一败涂地的认可留有余地,只有我们勇敢地面对并接受失败,我们才有可能不惧怕开始行动,亦才有可能面对失败去找到失败的原因,更好地开始下一次的行动。否则,我们永远只能呆在画地为牢的观念世界里。
我们去看中国和美国的科技行业很容易发现一个事实:美国一直在原创,一直在革命,一直在引领,而中国绝大部分是在复制,在微调,在跟随。这当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我们不善于接受失败,我们对失败的包容远远比不上美国,更别说硅谷。
在我们的环境,你做失败了一件事,总会觉得丢人,没面子,是可耻的,羞愧的,难以面对众人口水的。人们对创业失败案例的旁观嘲笑和“早知道你会挂”的先知神明般的得意,甚至要甚于对成功案例给予的掌声和肯定。结果就是,一方面,我们不敢行动,我们更不敢大胆的行动。另一方面,就算要行动,我们也一定要有前面领路的,我们去跟随,去复制就好了,而绝非去开拓,去探险。每每想到我们对失败的包容程度,我就觉得说中国科技行业会赶超美国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对失败留有接受的余地让我想到了行动力的另一个要素,就是爱。
3、爱。爱让行动得以延续。
爱当然是一种能力。宽容他人,宽容自己,接受不同,接受失败。爱那些明确的,真实的,身边的人和事,接受他们。而不执念于形而上的思考,观念上的恐惧,推测假设中的结局。
现代社会是一个上帝已死的社会,追求形而上的终极思考终究是一场梦,会把你耗干。越是与世界的关系处理不好的,越是执著着形而上的思考,就越会如加缪小说《局外人》的主人公一样,认为世界对于人来说是荒诞的、毫无意义的,而人对荒诞的世界无能为力,因此不抱任何希望,对一切事物都无动于衷,于是行动也变成了毫无意义之事。
爱的能力保证你在价值和结局上不对自己的行动产生关于意义上的过度拷问,你欣然接受失败,欣然接受痛苦的反馈,欣然做出下一步行动的安排,继续循环以往,螺旋上升。
自始至终,你都是爱着自己,爱着世界,爱着行动可能导致的一切结果。
高票答案大部分都在讲各种各样的抽象道理,听起来很对,然而现代文明人很多时候面临的困境却是:“道理都懂,但并没有什么卵用”。
所以,对于很多现代人来讲,尤其是那些拥有较多知识和信息的人来讲(例如经常刷知乎的人),最重要的能力便成了:采取行动的能力。
行动的能力包括三个层次:1. 自洽的三观。2.勇敢。3.爱。
1、自洽的三观。它意味着行动和观念的相容。
这是采取行动的基础前提。自洽的意思是,我们在世界价值和人生的认知上,没有内在的冲突,处于一种动态平衡和顺畅的逻辑当中。例如,如若我们认同世界是一种主观存在(如心外无物的唯心哲学观),那么我们就应该认同人生和价值也仅仅存在于主观当中,而不会用太多的环境压力来让自己变得痛苦不堪,你的活法,你对价值的定义,活着的意义,这些全部由你自己来决定,而非其他。这是一种自洽的三观。
为什么要提这个?是因为人们缺乏行动力的重要原因便是,我们的三观是不自洽的。一方面,我们总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另一方面我们又想当然地觉得我们可以掌控世界,我们可以改变世界,这其实相当于在承认主观能动性的无穷边界。这便是一种不自洽的三观。
人的认知和行为比我们想象的要一致,要诚实。说到底,不相容的,绝不会接受,绝不会执行。知识特别是高度抽象的道理,是依托于特定的价值的。如果我们不能清楚的认知到道理其背后的价值,而这隐含的价值又与你自身的价值观相冲突,这是很难执行下去的。
举个例子。在认知层面上你完全同意坚持读书有助于个人成长这样的道理,但其实你很难真的长久坚持下去。为什么?坚持读书隐含的价值观其实是禁欲的,坚持二字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为了实现这种坚持,你需要长久而必要地剥夺自己对其他事物的享受和快乐(比如更轻松的玩社交媒体,比如看电视剧等),这个道理背后隐含的价值观就是禁欲。
但其实你自己却很享受当下的每一个快乐瞬间,如若可能,你甚至希望可以在床上大睡三天三夜,吃遍城市所有美味餐厅,睡遍所有最新火辣的嫩模。你的价值观和读书这件事背后隐含的价值体系,是不相容的,是冲突的。所以,你的行为自然会很诚实,你会忠于自己的价值观,亦即,你会享受每一个当下,你不会坚持读书(而放弃每一个当下的享受)。
为什么「道理都懂,可执行力差」的现象如此普遍? - 秦小明的回答
2、勇敢。勇敢意味着对行动的偏爱。
勇敢其实也是一种能力。有时候,我们的三观是自洽的,并且不存在知识上的严重缺陷,但依然缺乏行动力,这可能就是因为你不够勇敢。你怕,你不敢走出去,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纠结致死。这种状态被我在另一个回答当中称之为世界上最没用的东西。
世界上最没用的东西是什么?-纠结而不行动 - 秦小明的回答
勇敢包括:对行动更偏爱,对失败留有接受的余地。
人的认知是在不断变化中的,是会在与世界的交互作用中不变得到反馈,并进而修正、认可、完善、加强等。通过行动,通过走出自己狭小的世界,到更广阔的世界去与更广阔的人和事发生关系,我们才可以得到更多的反馈:反馈回世界与我们的关系,反馈回我们对自己的认知,不断的评估自己,认清自己。行动的过程就好比,把自己当成一个陌生人,抛出去,孤身一人的存在于世。
这样,收获的是勇敢,失去的是依靠和随之而来的懒惰:包括智性上的和行动上的。行动,本身具有多重的意义,经过时间加注的行动,更加会变得有魔力,给行动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行动的这一属性,我们可以不断地给它定义,将它成为下一步的起点,这就是为什么行动永远是第一位的。
罗素在其《西方哲学史》中的开篇,提到了理性和巴库斯精神,后者恰恰代表了非理性的力量,是一种很值得追求的狂热的行动力。它是一总张力,一种冲劲,这种冲劲和张力,是一种生命力的体现。如若我们过多的沉迷于虚拟理性的分析的狭小世界,就会丧失这种生命力,会让非常完善的三观变得没有营养,空气稀薄,而奄奄一息。
巴库斯精神就是要让文明人重新回归一种激情的状态,在这种“激情状态”之下,享受着世间美好的东西。因为时间对于每个只有一次生命的人来说实在是太宝贵了。我们不仅要牢牢地抓住它,还有让它在指尖滑过的一霎那擦出火花,那是充满了生命力和希望的火花,是能温暖沉定在内心深处所有角落的火花,是让人的天赋和自由边界得到不断延展的火花。
行动的结果并不总能如我们所愿,我们从行动当中得到的反馈有时会让我们倍感挫折和伤痛,所以要支撑行动继续下去的另一个方面,是需要我们对失败留有接受的余地,更包括对一败涂地的认可留有余地,只有我们勇敢地面对并接受失败,我们才有可能不惧怕开始行动,亦才有可能面对失败去找到失败的原因,更好地开始下一次的行动。否则,我们永远只能呆在画地为牢的观念世界里。
我们去看中国和美国的科技行业很容易发现一个事实:美国一直在原创,一直在革命,一直在引领,而中国绝大部分是在复制,在微调,在跟随。这当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我们不善于接受失败,我们对失败的包容远远比不上美国,更别说硅谷。
在我们的环境,你做失败了一件事,总会觉得丢人,没面子,是可耻的,羞愧的,难以面对众人口水的。人们对创业失败案例的旁观嘲笑和“早知道你会挂”的先知神明般的得意,甚至要甚于对成功案例给予的掌声和肯定。结果就是,一方面,我们不敢行动,我们更不敢大胆的行动。另一方面,就算要行动,我们也一定要有前面领路的,我们去跟随,去复制就好了,而绝非去开拓,去探险。每每想到我们对失败的包容程度,我就觉得说中国科技行业会赶超美国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对失败留有接受的余地让我想到了行动力的另一个要素,就是爱。
3、爱。爱让行动得以延续。
爱当然是一种能力。宽容他人,宽容自己,接受不同,接受失败。爱那些明确的,真实的,身边的人和事,接受他们。而不执念于形而上的思考,观念上的恐惧,推测假设中的结局。
现代社会是一个上帝已死的社会,追求形而上的终极思考终究是一场梦,会把你耗干。越是与世界的关系处理不好的,越是执著着形而上的思考,就越会如加缪小说《局外人》的主人公一样,认为世界对于人来说是荒诞的、毫无意义的,而人对荒诞的世界无能为力,因此不抱任何希望,对一切事物都无动于衷,于是行动也变成了毫无意义之事。
爱的能力保证你在价值和结局上不对自己的行动产生关于意义上的过度拷问,你欣然接受失败,欣然接受痛苦的反馈,欣然做出下一步行动的安排,继续循环以往,螺旋上升。
自始至终,你都是爱着自己,爱着世界,爱着行动可能导致的一切结果。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野味小生
- 2021-04-05 18:55
思考也就是自我反省能力。
有这种能力,做对了,可以更完善。做错了,也不会一条道走到黑。
有这种能力,做对了,可以更完善。做错了,也不会一条道走到黑。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