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寻找名人】寻找名人故事能担天下大任的人才都有必须经受一定的...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0 16:06
【寻找名人】寻找名人故事能担天下大任的人才都有必须经受一定的...
最佳答案
【答案】 韦编三绝
  十一、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 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竹简有一定的长度 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一部书 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能阅读.像《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的,因此 有相当的重量.
   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 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 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夹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他说:“假如让我多活几 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十二、程门立雪
  远在北宋时期,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他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曾就学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程颢死后,又将杨时
  推荐到其弟程颐门下,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中求学.
  杨时那时已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敬友,深得程颐的喜爱,被程颐视为得意门生,得其真传.
  一天,杨时同一起学习的游酢向程颐请求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杨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
  醒来.一会儿,天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实在冻的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阻拦住了.
  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从此,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
  之后,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且形成独家学派,世称“龟山先生”.
  后人便用“程门立雪”这个典故,来赞扬那些求学师门,诚心专志,尊师重道的学子.
  春秋时期,卫国有个人叫孔圉,勤奋好学,而且很谦虚.他死了以后,卫国的国君为了表彰他,并让后人学习他的好学精神,就赐给他一个“文”的称号,所以,后来人们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有个学生叫子贡,也是卫国人.他认为孔圉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称他为“孔文子”,似乎是有点评价过高了.他想来想去,觉得不能理解,就去向孔子请教.
  子贡说:“那个孔文子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凭什么要赐给他‘文’的称号?”
  孔子回答说:“孔圉聪明好学,勇于向地位和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虚心请教,而不会感到丢脸,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要赐给他‘文’的称号.”
  子贡听孔子这样一说,猛然省悟,顿时感到心悦诚服.
  十三、断齑画粥 ( duàn jī huà zhōu )
  北宋大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曾给后人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千百年来受到了人们的赞誉.可是他幼年却很不幸,出身贫寒,无力上学,只好跑到寺院中的一间僧房中去读书.
  在寺庙读书期间,他将自己关在屋内,足不出户,手不释卷,读书通宵达旦.
  由于家贫,生活得也十分艰苦.每天晚上,他用糙米煮好一盆稀饭,等第二天早晨凝成冻后,用刀划成四块,早上吃二块,晚上再吃二块,没有菜,就切一些腌菜下饭.生活如此艰苦,但他毫无怨言,专心于自己的读书学习.
  后来,范仲淹的一个同学看到范仲淹的生活如此艰苦仍好学不辍,就回家告诉了父亲.同学的父亲听说后,被范仲淹刻苦学习的精神所感动,也深深同情范仲淹的贫穷处境,于是吩咐家人做了一些鱼肉等好吃的东西,叫儿子带给了范仲淹.
  那个同学将做好的鱼肉送给范仲淹,说:“这是我父亲叫我送给你的,赶快趁热吃吧!”
  范仲淹回答说:“不!我怎么能够接受你的东西呢?还是带回去吧!”
  那个同学以为范仲淹不好意思接受而推辞,连忙放下东西,就回家去了.
  过了几天,那个同学又来到范仲淹的住所,发现上次给他送的好吃的东西丝毫未动,已经变坏了.就责备范仲淹说:“看,叫你吃你不吃,东西都变坏了,你为什么不吃呢?”
  范仲淹回答说:“并不是我不想吃,只是我已经过惯了艰苦的生活,如果吃了这些美味佳肴,以后再过这种艰苦的生活就不习惯了,所以我就没有吃.感谢你父亲的一片好意.”
  那个同学回家,将范仲淹的话如实告诉了他父亲.他父亲夸奖说:“真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日后必定大有作为呀!”
  范仲淹正是凭着“断齑画粥”这股苦读的劲头,最后终于成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
  十四、爱迪至12岁时开始他艰苦的闯荡生涯,他作过火车上的报童,学会了发报技术,到过波士顿、纽约,一直到24岁时才有了自己的工厂和美满幸福的家庭,爱迪生在1878年时宣布要发明一种光线柔和、价格便宜的安全电灯.为了找到合适的灯丝,爱迪生试验过硼、钌、铬、碳精以及各种金属合金,共1600多种材料,历时13个月,但是都没有成功.一些人吹起了冷风,说爱迪生这次是“吃进了自己啃不动的东西”.一个曾经在爱迪生那里工作过的物理学家称这个试验是“大海捞针”.但是,爱迪生不怕失败,坚持试验,下决心要从大海中捞起针来.功夫不负有心人.1879年10月10日星期天下午5时,爱迪生点亮了用碳化棉丝作灯丝的灯泡,他亲自观察和做记录.这一次,灯泡明亮、稳定,1小时、2小时、3小时、……灯泡一直亮着.从19日、20日到21日,没有一个人去休息.直到21日下午2时,当点燃到第45个钟头的时候,爱迪生叫助手把电压加高一点,灯泡更亮了.又过了几分钟,灯丝终于烧断了.12月21日,纽约先驱论坛报用整版篇幅详细报道了灯泡试验成功的消息.爱迪生获得了全部专利,人们公认白炽灯是由他发明的.1879年除夕,爱迪生把60个灯泡点亮了挂在门罗公园里,当时下着大雪,竟有3000多人顶着大雪来参观.
  十五、鲁迅十三岁时,他的祖父因科场案被逮捕入狱,父亲长期患病,家里越来越穷,他经常到当铺卖掉家里值钱的东西,然后再在药店给父亲买药.有一次,父亲病重,鲁迅一大早就去当铺和药店,回来时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老师看到他迟到了,就生气地说:“十几岁的学生,还睡懒觉,上课迟到.下次再迟到就别来了.”
   鲁迅听了,点点头,没有为自己作任何辩解,低着头默默回到自己的坐位上.
   第二天,他早早来到学校,在书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个“早”字,心里暗暗地许下诺言:以后一定要早起,不能再迟到了.
   以后的日子里,父亲的病更重了,鲁迅更频繁地到当铺去卖东西,然后到药店去买药,家里很多活都落在了鲁迅的肩上.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里的事情,然后再到当铺和药店,之后又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课.虽然家里的负担很重,可是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每当他气喘吁吁地准时跑进私塾,看到课桌上的“早”字,他都会觉得开心,心想:“我又一次战胜了困难,又一次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我一定加倍努力,做一个信守诺言的人.”
   后来父亲去世了,鲁迅继续在三味书屋读书,私塾里的寿镜吾老师,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老师的为人和治学精神,那个曾经难鲁迅留下深赢得记忆的三味书屋和那个刻着“早”字的课桌,一直激励着鲁迅在人生路上的继续前进.
   鲁迅十七岁时从三味书屋毕业,十八岁那年考入免费的江南水师学堂;后来又公费到日本留学,学习西医.1906年鲁迅又放弃了医学,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学校教过课,成为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鲁迅是中国文坛的一位巨人,他的著作全部收入《鲁迅全集》,被译成五十多种文字广泛地在世界上传播.
  郭沫若苦学二三事
   郭沫若是我国现代文化史上一位才学卓著的文豪.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他在文学艺术、历史考古、古文字学以及其他很多方面,都有重要建树.与此同时,他勤奋苦学的精神也十分感人.
   郭沫若在小学一年级读书时,老师讲历史课--《十六国春秋》,其中有许多胡人的名字,跟外国人的名字一样,非常难记,因而记人名便成为当时历史课的一只“拦路虎”.为了克服这个困难,一天,郭沫若约了一位要好的同学躲进一间阴暗的自修室里,两人苦读硬记,进行比赛,直到把整本历史课本一字一句背得滚瓜烂熟才走出屋子.
   在后来的日子里,即使在年假期间,郭沫若都手不释卷,天天苦读.有一年年假期间,他把太史公司马迁写的《史记》,从头到尾通读了一遍,并一篇一篇地进行分析、校订和评价,在旁边写下批注,连《伯夷列传》里有一句被历代注家解释错了的话,他都在阅读过程中发现并加以校正.对其中一些精辟言论和难得的资料,郭沫若视为珍贵财宝,不惜时间和精力整篇整段地用毛笔把它抄录下来,放在案头,随时翻阅学习.
  朱德求学
  四川东北部,蜿蜒的嘉陵江东岸,有一个山城——仪陇.
  1886年12月1日,朱德同志诞生在马鞍场琳琅寨.朱家坐落在半山坳里的一处独立家屋.
  这是一个“客家”家庭,他们的祖先是从遥远的广东韶关迁移来的,在这里落户已经是第八代了.
  朱德同志从四五岁时,就帮助母亲劳动,到八九岁就能挑能担,能耕能种了,从学塾回家,母亲总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他把书本一放,就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他上午读书,下午种地,农忙时候,便整天跟着母亲在地里劳动.
  1892年,他刚刚上学,是跟一位姓钟的先生读书.1893年,他转到丁先生那里读书,丁先生是榜上题过名的秀才,他的私塾就设在一个有高楼和花园的大院里.朱德同志勤劳聪慧,刻苦用功,在这里两年,他读了《诗经》等10几本书.
  到了9岁,朱德同志随着伯父和幺叔,搬到相距六七里地的大湾去住了.
  搬到大湾,朱德同志到席聘三先生家去读书,席先生家离大湾有8里地,一天要来回跑四趟,响午回家肚子饿得咕咕叫,还得快跑,傍晚回来,怕天黑了,也得快跑.朱德同志说,“所以养成走路快的习惯.”
  正当朱德同志开始长大成人的时候,他的心田得到席先生甘泉的浇灌,席聘三先生很有骨气,很有朝气,深通人情世故,他屹然立在那个黑暗的时代里,是一个奇特而又卓越的人物.他的思想是开明的,他对历史上有些称王称霸的英雄是持轻蔑态度的;他对当时的贪官污吏,更常常骂得狗血淋头.他有着浓厚的民族意识,虽然学富五车,却不肯报考,连一个秀才都不是,从20几岁教书,到那时已是70多岁了,他是一个真正的白丁,却是一个真正的好先生,朱德同志是年纪幼小的一个学生,他的聪颖才华,受到先生的赞赏.他在这儿听讲了《四书》、《五经》、《二十四史》.但一个好的教育家,他不仅仅将学问灌输给学生,更重要的是他的思想与行为影响着学生,席聘三先生成为朱德同志新思想的启蒙者.
  席聘三先生不是封建堡垒的护卫者,他爱喝酒,酒后放言高论,他说
  “人不做事业就没有什么用.”
  “要能做事业才能救世界,不能救世界便没有道路好走.”
  “神仙不是人做的事情,那是没有路走的人去做的.”
  于是,寻找道路,成为朱德同志思考的问题了.他想:状元是点不成的,这样的文章,不知哪一年才点得上.他受“富国强兵”思想的影响,立志要去做一个军人.
  朱德同志对新文化感受力很强,他如饥似渴地研究科学,他靠自修,开始学数学.两三年前他已是一个珠算能手,这种算账清帐的本领,对于他学数学有很大的帮助,一直学到比例、开方.他都没有怎么觉得困难.更重要的是新思潮这一线光明,一旦冲破黑暗,他的心灵就像展开翅膀一样飞翔了.他滋长着这样一个思想:“既然有一个世界,去看看世界就好了.”
全部回答
正好我需要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五菱之光6400B 8座,是小型车还是中型车?C1
豪爵牛排地址在什么地方,想过去办事
以法律的律起个霸气的名字
怎样理解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我的ipad昨天电用完了,之后充了两个小时,还
小明1分钟跳绳,10次平均跳192次,他一共跳了多
大袁家坊地址在哪,我要去那里办事
杭州晨胜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有了解的吗.?
十丈软红只宠你一人什么意思
灵活用日语怎么说
自感和互感中有些情况是小灯泡慢慢暗掉,有些
金丰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康华药房地址在什么地
刚挖出新鲜的肉苁蓉(俗称大芸),怎么做成干
地妖星巴比隆vs普通达拉曼迪斯谁赢
梦见我舅母生小孩死了
推荐资讯
七年级英语上册按字母顺序单词表
美彩鸿家纺在哪里啊,我有事要去这个地方
9月中旬英国的白天是否就很短了
根据“三山六水一分田”,山的面积占水的面积
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芳香作文400字数
宇智波带土会和卡卡西和好不?
冠州梨园万亩规模,每年一度的“梨花节”吸引
甲的七分之四等于乙,表示把( )看做单位“1”.
010-62910086是什么电话号码是移动公司的吗
童衣汇地址有知道的么?有点事想过去
键盘数字开关是哪一个
列举我国省市的地理诗:“两湖两广两河山,五
正方形一边上任一点到这个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
阴历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