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烦恼心情
解决时间 2021-07-24 19:20
- 提问者网友:心如荒岛囚我终老
- 2021-07-24 01:19
如何处理烦恼心情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毛毛
- 2021-07-24 02:21
试着去放松心情,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往事埋风中
- 2021-07-24 07:12
心累了,心烦了,人郁闷压抑了,就歇歇,让心灵去旅行!
没有坎坷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人生就难免有悲欢离合!人世间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八九!
我们要学会用平常心看待自己的遭遇,面对惨淡的现实我们要学会坚强,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放松自己,“金无赤足,人无完人”,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调整好心态,敞开自己的心灵和朋友及家人沟通,让温馨的友情和亲情融化我们的痛苦,抚平我们的创伤,化解我们的压力!“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
在我们感到痛苦,不安,忧伤,烦恼和困惑的时候,可以尝试下面的意见,减轻压力,告别郁闷:
我们可以就去痛痛快快地淋雨,让暴风雨洗涤我们心中的污垢,让我们重新回归纯洁和质朴的本色;我们去空旷无人的地方声嘶力竭地呐喊,或者畅快淋漓地打一场篮球,发泄一番之后,让我们在每个寂寞的夜晚安然酣睡,明天又是全新的,充满希望的一天;要不然,一个人去看海,晚上的时候,一个人静静地聆听大海的呼吸,感受海风温柔的抚摸,仰望深邃的星空,和天上的星星轻声细语地交流,让我们的思想感悟宁静,体验体悟生命静谧处的美丽,让我们的心灵不再烦躁;或者晒晒太阳,捧出心里的阴霾在灿烂的阳光下认真暴晒,让我们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失意随风飘散,让我们迷惘的双眼重新闪烁勃勃的生机,重新唤回我们对生命和生活的精彩的无限渴望;或者用心去倾听音乐,音乐是心灵的治愈师,在轻松愉快的旋律里神游物外,沉浸在幸福愉快之中而忘记烦恼,重新唤回我们迷失的自我,唤回我们失去的斗志,重新激发我们对生命和生活的热情和热爱,憧憬以后生活的日子里,阳光明媚,风景宜人。
最后祝愿您在尘世中获得幸福和愉悦,从容淡定,天天快乐!!!(*^__^*)飞扬的蒲公英!!
- 2楼网友:未来江山和你
- 2021-07-24 06:07
烦恼宾个都有,可以换另外一角去想,可以用曾经地开心与努力同埋成绩去睇,世界好大,环境D优化你可以感受到你在变变得点自己心知肚明,
- 3楼网友:怀裏藏嬌
- 2021-07-24 05:01
日常生活中或课余听轻快、舒畅的音乐能给你美的熏陶和享受,还能使你的精神得到有效放松,让优美的乐曲来化解精神的疲惫。开怀大笑是消除精神压力的最佳方法,你就忘掉忧虑,笑口常开。沉着、冷静地处理各种纷繁复杂的事情,即使做错了事,也不要责备自已,这有利于人的心理平衡,同时也有助于舒缓人的精神压力。
定时锻炼身体,身心健康才能投入工作或学习。
勇敢地面对现实,不要害伯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而不能正确处理事务。
对知识的理解摸棱两可会常常出错,你得将知识点,关键的问题掌握好,正确储备知识,还要灵活运用。
余暇,你多找同学或朋友聊天,推心置腹的交流或倾述不但可增强同学的友谊和信任,更能使你精神舒畅,烦闷尽消。
相信自己一定能调整心态,减轻压力,走出困境,愉快地学习,争取学业进步,生活幸福!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聆听温馨的音乐,外出散心愉情,看看生活的风景,也是一种惬意快活的方式。多和朋友出去走走逛逛,交流交心交情。人,一旦闲下来就会天马行空的想很多东西,使自己想的东西变得复杂了。因此自己要忙碌起来,简单一些过得好。.
日子不可能总是阳光明媚的,有酸甜苦辣,有忧有愁,郁闷寂寞,人生才多姿多彩。
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直快乐的,忘记烦恼忧愁、忘记苦涩失意、忘记昨天、忘记自己、忘记脆弱的情怀。
因此不需太在意的。加油. 祝愿您在生命中获得幸福和愉悦,快乐开心(*^__^*) …`.
如何消除烦恼
人在世界上烦恼的事很多,譬如我们身体上有老病死的烦恼,心理上有贪嗔痴的烦恼,我们的烦恼真有如大海的深广、树林的茂密,起惑造业,流转生死,皆由烦恼所致。
无穷无尽的烦恼,细思之,不外由于一个“我”字所造成。由于我执、我爱、我见等等所引起的邪知邪见,让我们产生数不尽的烦恼。所以,我们要学道,首先就要学习如何克服这些烦恼。一切烦恼的主要根源就是贪嗔痴,所谓“擒贼先擒王”,要破除烦恼,就得先讲求如何把贪嗔痴这三毒去掉。
王阳明曾说:“擒山中之贼易,捉心中之贼难。”山里的土匪海盗容易捉,我们心上的贪嗔痴三种大病却不容易去除。在佛经里有两句话说:“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因为我们生活上有种习气,利人的事往往不肯做,但是如用“戒”的力量,就会想到宁可牺牲自己的嗜好,不去侵犯别人,因此,可见戒就可以对治贪病。又譬如我们内心种种需求,对现实生活的猜忌怨懑,就要用“定”的功夫,使我们心境保持不偏不倚,纯正灵明,才能远离烦恼缠缚。再说到痴,就要用“智”来对治,佛教的智并不是世俗的知识,因为知识并不全是善的。内心的般若智不能开显,做事不合佛法,一切只依感情与自私的世俗常识而行动,这叫做痴。佛教的智是由闻思修而来的,是一种观照实相的中道方法,依着这方法,才可以灭除贪嗔痴等无明大病。
有一次,我在日本的日光公园,看到雕梁上端刻有三只猴子,神态棚栩如生。一只猴子掩着眼睛,一只猴子撩着耳朵,一只猴子捣着嘴;我忽然领悟到这三只猴子,象征着某些道理,什么道理?
人类的感官——眼、耳、鼻、舌、身、意,每天总是不断地向外攀缘,对于外在的世界虚妄分别,因此产生了许多烦恼。如果我们能够一切返求自心,而不让此心随境而转,则不当看的不看,不当听的不听,不当说的不说。这就等于孔子说的:“非礼勿视,非札勿听,非礼勿言,非札勿动。”就可以驱除我们内心被贪嗔痴所覆盖的烦恼结使。如此一来,行为就不至于出差错,烦恼也自然会逐渐减少。
我的外祖母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从十七岁起就持斋念佛,我出家就是受她的影响。她为人非常慈祥,有三个儿子,可是我这三位舅父所生下的儿女,在我的记忆中大约都是三、四岁就死了。但是我的外祖母从来不为这些事情难过,难道说她没有感情吗?不疼爱孙子吗?当然不是!这是因为她学佛,知道人生在世,有生就有死,有业就有报,难过也奈何不得。孙子的生,只是因缘和合投胎到此家来;他的死,是业报的现前,还了他的感情债而已。人的寿命本来就长短不一,孩子就是现在不离开我们,将来仍然要离开的。如果孩子们有善因,自有他的福报,又何必为他烦恼呢?所以学佛的人,对于生与死的看法,就与一般人士不同,忧伤啼哭,对于死者也没有什么好处。
我要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