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地 不 仁 , 以 萬 物 爲 刍 狗
答案:3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22 04:20
- 提问者网友:孤凫
- 2021-04-21 17:20
天地不仁, 以萬物爲刍狗出自何处,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体现出了一种怎样的哲学思想?HO___ho_____ 自由交流: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时间的尘埃
- 2021-04-21 18:29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今本《道德经》第五章。自古以来,很多人都批评老子这句话为阴险、刻薄,看事情太透彻。因为他们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地无所谓仁不仁,生了万物,又把万物当刍狗来玩弄。这是对老子思想的误解和曲解。这里的“刍狗” ,本意是草做的狗。狗在古代是普通百姓作祭祀用的牺牲(因为用不起猪、牛、羊等大的牺牲)。随着社会风气的演变,人们渐渐不再用真的狗,而是用草扎一只狗形来代替(就相当于后来在拜祀的时候,用面做的猪头来代替真的猪头一样)。刍狗做好以后,在还没有用来祭祀之前,大家对它都很重视,碰都不敢随便碰;等到举行祭祀以后,就把它扔下不管了。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天地生了万物,它没有居功;天地给万物以生命,它没有自认为荣耀;天地做了好事,使万物生生不息,凡是能做的,做了就做了,没有条件。天地看万物和那个丢掉的草狗一样,并没有对人特别好,对其他的万物特别差,更没有想从万物那里取回什么报酬。而人之所以对万物差,甚至人帮助了人,往往都附带了条件,希望有所回报,是因为人的自私的观念使然。所以,老子建议人要效法天地的“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的精神,养成这样的胸襟。这是老子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真正意思。
出自《道德经》老子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天地生了万物,它没有居功;天地给万物以生命,它没有自认为荣耀;天地做了好事,使万物生生不息,凡是能做的,做了就做了,没有条件。天地看万物和那个丢掉的草狗一样,并没有对人特别好,对其他的万物特别差,更没有想从万物那里取回什么报酬。而人之所以对万物差,甚至人帮助了人,往往都附带了条件,希望有所回报,是因为人的自私的观念使然。所以,老子建议人要效法天地的“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的精神,养成这样的胸襟。这是老子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真正意思。
出自《道德经》老子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第四晚心情
- 2021-04-21 20:00
哇,是,诛仙最高境界
- 2楼网友:患得患失的劫
- 2021-04-21 19:30
此句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五章。(下一句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解释就是: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仁在这里的意思是仁爱,仁慈,对百姓的仁义。刍狗就是草扎的狗,以前祭祀时用草扎的狗来代替活的狗作为祭品,祭祀完如同废物,随丢弃。整句话意思是,天地没有好恶的意识,也不怜悯万物,任其生长,自生自灭。 正如元代吴澄据说 :“刍狗,缚草为狗之形,祷雨所用也。既祷则弃之,无复有顾惜之意。天地无心于爱物,而任其自生自成;圣人无心于爱民,而任其自作自息,故以刍狗为喻。”
乙酉夏秋,台风和飓风轮番袭击亚洲和北美,给这个世界留下了多少家破人亡,回溯到甲申末的东南亚海啸。如果上天真有神灵存在,那么真不够仁慈。人类经营的家园、度假村甚至整个城市,在大自然的摆弄下,如同脆弱的积木,不堪一击。
天地化生万物。人类诞生于天地的交感,合适的环境创造出了天和地的思想——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人类不断从天地间攫取,供繁殖生息。反观人类,仁义也只存在各自的群体中。为了更舒适的生存,人类总是互相排挤地在向天地万物索取,留给天地是污染,包括大地的和水源的,留给物种的是灭绝。从现代科学上可能很难具体地分析出究竟是哪些人类的具体活动与台风,飓风以及海啸地直接联系。不过我想如果天地有灵,他一定会报复地对我们说“只许你不仁,难道我就不能不义?!”
老子在这是表述了自己无神论的思想倾向,否定当时思想界存在的把天地人格化的观点。他认为天地是自然的存在,没有理性和感情,它的存在对自然界万事万物不会产生任何作用,因为万物在天地之间依照自身的自然规律变化发展,不受天、神、人的左右。后一句话老子又谈到“无为”的社会政治思想,是这对前四章内容的进一步发挥。他认为,作为圣人——理想的统治者,应当是遵循自然规律,采取无为之治,任凭老百姓自作自息、繁衍生存,而不会采取干预的态度和措施。
人不仁,以天地为刍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苍天和大地不仁不义,把世间万物当作草编的狗一样,
管你是生是灭,任其自生自灭——
You Say,哪来的情,何来的仁义啊!!
日月无情,转千世屠枭雄。
太阳与月亮没有情义 绕着地球转 时光不停地流逝……
无论多么强悍无敌,所向披靡都将被其毁灭吞噬,
不管如何英雄了得都必定在时间面前俯首膜拜!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