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 2009年教育硕士 心理学 真题
答案:1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0-20 00:39
- 提问者网友:最爱你的唇
- 2021-10-19 16:13
求 2009年教育硕士 心理学 真题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爱难随人意
- 2021-10-19 16:52
2009年心理学硕士研究生统考真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次抽样调查研究显示,学生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越多,他们的学习成绩越差。该研究属于A.因果研究 B.相关研究C.个案研究 D.纵向研究2.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是A.詹姆斯 B.斯金纳C.华生 D.惠特海默3.神经元结构中具有信息整合功能的部位是A.树突 B.胞体C.突触 D.轴突4.人体的躯体感觉中枢位于A.额叶 B.颞叶C.枕叶 D.顶叶5.以可见光波的长短为序,人类感觉到的颜色依次为A.红黄绿紫 B.红绿黄蓝C.紫红黄蓝 D.红紫蓝绿6.人耳最敏感的声音频率范围是A.16~20 000 Hz B.50~5 000 HzC.300~5 000 Hz D.1 000~4 000 Hz7.从高楼顶上看街道上的行人,尽管看上去很小,但人们不会把他们都看作是小孩。这种现象体现的主要知觉特性是A.大小恒常性 B.形状恒常性C.方向恒常性 D.明度恒常性8.一般而言,产生立体知觉最重要的线索是A.运动视差 B.运动透视C.双眼视差 D.空气透视9.贾维克(Jarvik)和艾斯曼(Essman)的小白鼠跳台实验所支持的记忆学说是A.脑机能定位说 B.突触生长说C.反响回路说 D.记忆分子说10.机械复述与精细复述的最主要区别在于A.知识经验参与的多少 B.是否有意识的参与C.复述材料的数量不同 D.复述材料的性质不同11.库柏(L.A.Cooper)和谢帕德(R.N.Sherpard)的“心理旋转”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时最长时,字母“R”旋转的角度是A.60° B.90°C.180° D.240°12.诵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诗句时,脑中浮现出相关形象的过程是A.创造想象 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 D.幻想13.通常把对解决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事物称为A.原型 B.定势C.迁移 D.变式14.某患者能说话,能理解口头言语,能看到字形,却不能理解书面语言。其病变发生的区域通常是A.布洛卡区 B.中央后回C.角回 D.艾克斯勒区15.展开性程度最高的言语形式是A.独白言语 B.对话言语C.书面言语 D.内部言语 16.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属于成长性需要的是A.安全需要 B.归属与爱的需要C.尊重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17.与自制力相对立的意志品质是A.任性 B.犹豫C.独断 D.执拗18.在完成自由命题的作文时,一位中学生选择作文题目,确定写作提纲,并评价自己写出的作文是否符合要求。根据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完成这项活动主要依赖的智力是A.经验性智力 B.成分性智力C.情境性智力 D.实践性智力19.下列四种情形中,智商相关程度最高的是A.在一起生活的父母和子女 B.分开抚养的同卵双生子C.在一起生活的异卵双生子 D.在一起生活的兄弟姐妹20.提出“最近发展区”思想的心理学家是A.达维多夫 B.维果茨基C.列昂节夫 D.鲁利亚21.按照艾里克森的发展理论,以建立自我同一性作为主要发展任务的年龄阶段是A.6~12岁 B.12~18岁C.18~25岁 D.25~50岁22.下列有关初中生思维发展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A.平衡性表现明显 B.批判性显著增强C.自我中心再度出现 D.表面性依然突出23.下列选项中,用来考察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研究方法是A.陌生情境实验 B.错误信念实验C.动态测验 D.两难故事法24.巴特森(C.Batson)提出的游戏理论是A.觉醒-寻求理论 B.元交际理论C.认知动力说 D.机能快乐说25.认知功能的老化与视、听觉的严重衰退关系密切。持这种观点的理论是A.感觉功能理论 B.加工速度理论C.抑制理论 D.工作记忆理论26.下列心理现象中,不属于学习的是A.习惯化 B.敏感化C.暗适应 D.自适应27.在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中,个体利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称为A.智力技能 B.认知策略C.言语信息 D.运动技能28.布鲁纳认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态度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能运用于表面特征不同而结构特征相似的多种情境。这一观点所强调的迁移类型是A.一般迁移 B.特殊迁移C.水平迁移 D.逆向迁移29.与认知学习理论相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除了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外,还强调A.情境性 B.结构性C.抽象性 D.竞争性30.强调前后学习的情境相似性对迁移效果影响的理论是A.经验概括说 B.共同要素说C.关系转移说 D.结构匹配说 31.在品德培养过程中,强调将“晓之以理”和“导之以行”相结合的学习理论是A.认知学习理论 B.人本学习理论C.联结学习理论 D.社会学习理论32.铁钦纳在1901年出版了一部著作,其中对感知觉的研究和心理物理法进行了大量论述,并致力于将实验心理学建立成一个新的学科体系。该著作是A.《定量分析手册》 B.《心理学大纲》C.《实验心理学》 D.《心理物理学基础》33.在探讨字号大小对汉字阅读速度产生影响的研究中,阅读速度是A.因变量 B.自变量C.控制变量 D.刺激变量34.在实验研究中,衡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明确程度的指标是A.统计结论效度 B.外部效度C.构思效度 D.内部效度35.在探讨人类对不同语义范畴类别(动物、工具)、不同危险性概念(高危险、低危险)进行加工是否存在差异的一项研究中,其实验设计应是A.二因素设计 B.四因素设计C.二水平设计 D.四水平设计根据右表所示的实验设计方案(a、b为两个自变量,S为被试),回答36~38题。36.这种设计是A.ABBA设计B.被试间设计C.被试内设计D.混合设计37.该实验设计方案中的实验处理数为A.3B.4C.5D.638.若该设计的交互作用显著,则应进一步做的统计分析为A.主效应检验 B.相关分析C.简单主效应检验 D.回归分析39.在实验时,要求不同的被试组使用相同的仪器设备及程序这种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是A.消除法 B.恒定法C.随机法 D.匹配法40.制作感觉比率量表的直接方法是A.对偶比较法 B.差别阈限法C.数量估计法 D.等级排列法41.由于实验本身刺激呈现的规律性,使得被试对刺激是否达到阈限值提前做出反应而产生的误差是A.习惯误差 B.期望误差C.练习误差 D.疲劳误差42.“这是一个关于记忆的实验。实验开始时,计算机屏幕中央将相继呈现一系列字母矩阵,呈现的时间很短,您要尽可能地记住它们。当矩阵消失后,将您所看到的字母记录到记录纸上……”。采用此类指导语的瞬时记忆研究方法是A.部分报告法 B.延迟部分报告法C.全部报告法 D.顺序再现法43.下列实验中,支持知觉直接性观点的是A.知觉恒常性实验 B.三维图形知觉测验C.透视错觉实验 D.“视崖”知觉实验44.重测信度的主要误差源是A.内容取样 B.时间取样C.统计方法 D.评分者45.要比较几个不同性质的测验分数,最恰当的是比较A.原始分数 B.众数C.百分等级 D.平均数 46.某学业成就测验由100道五选一的单项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如果要从统计上(99%的把握)排除猜测作答的情形,考生正确回答的题目数量至少应该是A.24题 B.25题C.26题 D.27题47.以“大五”人格因素模型为基础编制的人格测验是A.NEO B.MBTIC.MMPI D.CPI48.根据真分数理论,信度系数与效度系数的关系为A.二者恒等B.效度系数大于信度系数C.信度系数小于或等于效度系数D.信度系数大于或等于效度系数49.要求受测者必须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中,选出最能代表自己特征的描述语句。这种评定量表是A.观察式量表 B.锚定式量表C.迫选式量表 D.数字式量表50.反映测验结果可靠性、稳定性的指标是A.效度 B.信度C.难度 D.区分度51.瑞文推理测验主要测量的是A.言语能力 B.特殊能力C.操作能力 D.一般能力52.20 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人事选拔领域引入并被广泛应用的综合性测评技术是A.操作测验技术 B.投射测验技术C.评价中心技术 D.纸笔测验技术53.编制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的方法是A.综合法 B.经验效标法C.理论推演法 D.因素分析法54.根据测验中不同维度或分测验的导出分数,绘制形成的折线图或柱形图称为A.结构图 B.碎石图C.剖面图 D.茎叶图55.在格塞尔发展量表中,测量婴儿行为发展水平使用的指标为A.教育商数 B.情绪商数C.智力商数 D.发展商数56.在标准正态曲线下,正、负三个标准差范围内的面积占总面F的比例是A.99.73% B.99.00%C.95.46% D.95.00%57.下列关于X2分布的表述,正确的是A.X2取值永远不会大于0B.其均值等于其自由度C.随着自由度的增大,X2分布趋于正偏态D.多个标准正态分布变量的线性组合所得的新变量符合X2分布58.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中,如果各组均值不变,被试间差异增大,那么A.F值会变小 B.F值保持不变C.组间方差会变小 D.误差方差会变小59.教师的职称和薪水这两个变量的数据类型分别属于A.命名数据和等比数据 B.等距数据和等比数据C.顺序数据和等距数据 D.顺序数据和等比数据60.一组数据中每个数的值都是5,那么这组数据的标准差和方差分别是A.0,0 B.5,25C.0,5 D.0,2561.对R列C行的列联表进X2分析,其自由度为A.R×C B.(R+C)-1C.R×C-1 D.(R-1)×(C-1)62.下列智力测验中,属于文化公平测验的是A.中国比内测验 B.斯坦福比内测验C.韦克斯勒智力测验 D.联合瑞文智力测验63.在一组正态分布的数据中,去掉两端极值后,一定不会受到影响的统计特征值是A.全距 B.平均值C.标准差 D.众数64.在测量研究中,强调对测验情境关系进行考察的心理测量理论是A.经典测量理论 B.项目反应理论C.概化理论 D.测验等值理论65.如果要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数学模型,下列统计方法中,最恰当的是A.方差分析法 B.因素分析法C.回归分析法 D.聚类分析法 二、多项选择题:66~75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均不得分。66.声音的听觉属性有A.音频 B.音调 C.音响 D.音色67.对下列内容的记忆,属于陈述性记忆的有A.端午节的日期 B.雨的成因C.骑车的技能 D.舞蹈表演68.一般认为,一个概念的形成包含的阶段有A.下定义 B.类化 C.抽象化 D.辨别69.动机的功能有A.指向功能 B.激发功能C.维持功能 D.调节功能70.下列选项中,影响胎儿正常生长发育的因素有A.孕妇的营养状况 B.孕妇的情绪状态C.孕妇的年龄大小 D.孕妇的文化程度71.根据斯金纳的学习理论,现实生活中的口头表扬属于A.正强化 B.内部强化C.原始强化 D.条件强化72.在某记忆实验中,要求被试识记50个单词。单词的频率可以作为A.结果变量 B.自变量C.因变量 D.额外变量73.等响曲线反映的响度听觉特点有A.频率是影响响度的一个因素B.响度为零的等响曲线的响度级为零C.不同频率的声音有不同的响度增长率D.声强提高,响度级也相应增加74.罗夏墨迹测验的记分要素主要包括A.反应的部位 B.反应的速度C.反应的正确率 D.反应的内容75.某次高考分数呈正态分布,以此为基础可以A.计算考生的标准分数B.由P值,计算Z值C.确定某一分数界限内的考生比例D.知道计划录取人数后确定录取分数线 三、简答题:76~80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76.简述心境、激情和应激的含义及特点。77.简述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78.什么是自我效能感?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79.简述测量误差的含义、类别及控制测量误差的方法。80.简述统计假设检验中两类错误的定义及其关系。四、综合题:81-8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81.阐述注意分配的认知资源理论和双加工理论,并分别用生活中的实例加以说明。82.试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教学工作的启示。83.图A、B、C是一项实验的三种可能结果。试根据图示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2)该实验有几个自变量?每个自变量各有几个水平?因变量什么?(3)请用文字分别描述这三种可能的结果。答案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B 2.A 3.B 4.D 5.A 6.D7.A 8.C 9.C 10.A 11.C 12.C13.A 14.C 15.C 16.D 17.A 18.B19.B 20.B 21.B 22.A 23.B 24.B25.A 26.C 27.A 28.A 29.A 30.B31.D 32.C 33.A 34.D 35.A 36.D37.D 38.C 39.B 40.C 41.B 42.C43.D 44.B 45.C 46.D 47.A 48.D49.C 50.B 51.D 52.C 53.D 54.C55.D 56.A 57.B 58.D 59.D 60.A61.D 62.D 63.D 64.C 65.C二、多项选择题66.BCD 67.AB 68.BCD 69.ABCD 70.ABC71.AD 72.BD 73.ACD 74.ABD 75.ABCD 三、简答题76.【答案要点】(1)心境是比较平静、持续时间较长的情绪状态。具有弥漫性特点。(2)激情是强烈的、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具有冲动性和明显的外部行为表现,出现认识活动范围缩小,理智分析能力减弱和自我控制能力减弱等。(3)应激是由某种意外环境刺激导致紧张状况下引起的情绪状态。具有对意外刺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不仅会引起生理方面的变化,也会引起心理方面的变化。77.【答案要点】(1)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2)共同特质是指在同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多数人或群体所共有的特质。(3)个人特质是指某个体所独有的特质,分为三个部分: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78.【答案要点】(1)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从事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2)影响因素:个体学习的成败体验;榜样的替代性经验;重要他人的言语劝说;个体的情绪唤醒状态等。79.【答案要点】(1)测量误差指与测量目标无关的变量所引起的不准确和不一致的效应。(2)测量误差一般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两类。偶然因素引起的测量误差称为随机误差;恒定因素引起的有规律的测量误差称为系统误差。(3)控制测量误差的方法有:提高编制测验的科学性;施测过程的标准化;评分与计分的科学性与标准化;主试与被试的配合及操作规范等。80.【答案要点】(1)统计检验中两类错误即α错误和β错误。α错误是指当零假设成立时,拒绝零假设犯的“弃真”错误,也叫I型错误;β错误是指当零假设不成立时,未拒绝零假设所犯的“取伪”错误,也叫Ⅱ型错误。(2)α错误和β错误相互之间的关系是:α大时,β小;α和β不能同时减少。 四、综合题81.【答案要点】(1)认知资源理论①注意是一种有限的认知资源,对刺激的加工需要占用认知资源,刺激越复杂或加工越复杂,占用的认知资源越多。②输入刺激本身并不自动地占用认知资源,在认知系统内,有一个机制负责资源的分配。人对认知资源的分配是灵活的,人可以根据情境把认知资源分配到重要的新异刺激上。③举例。(2)双加工理论①谢夫林等人认为,认知加工分为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是自动化进行的;自动化加工发生比较快,形成之后加工过程较难改变。受意识控制的加工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②举例。82.【答案要点】(1)认知发展理论①发展的实质与原因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智力既非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亦非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②发展的因素和结构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有: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平衡;发展的结构包括: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③认知发展阶段论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过程具有连续性、阶段性和顺序性,每个阶段具有其独特的结构。儿童思维发展依次经过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2)对教学工作的启示①教学应适应学生的认知结构。②这种理论是活动教学法、认知冲突法等的理论基础。83.【答案要点】(1)该实验的目的是检验健忘症被试与控制组被试在自由回忆(外显记忆)和词汇辨认(内隐记忆)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实验性分离);或者健忘症被试是否保留有内隐记忆。(2)该实验有两个自变量:一个是被试类型,包括健忘症被试和控制组被试两个水平;另一个是任务类型,包括内隐的词汇辨认任务和外显的自由回忆任务两个水平。因变量是自由回忆的正确率和词汇辨认的正确率。(3)图A可能表明,控制组被试无论是在外显记忆还是在内隐记忆测验中,其作业成绩都比健忘症被试好,显示出被试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存在任务类型与被试组之间的交互作用。图B可能表明,控制组被试在外显记忆测验中,其作业成绩要优于健忘症患者;而在词汇辨认测验时,两者成绩无显著性差异;显示出任务类型与被试组之间可能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图C可能表明,控制组被试在外显记忆测验中,其作业成绩优于健忘症患者;而在词汇辨认测验中,健忘症患者的作业成绩要优于控制组被试,出现了交叉的交互作用。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