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反思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存在哪些困惑和问题
答案:1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5 10:28
- 提问者网友:鼻尖触碰
- 2021-02-24 12:37
12反思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存在哪些困惑和问题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末日狂欢
- 2021-02-24 14:10
教师是学校发展之本,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关键。做案例,反思教学,给学校、教师展示了发展的前景。教师进行教育探索,不是一定要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立项的课题,重要的是我们的教师要有新的视野,有敏锐的目光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教学中有许多被人熟视无睹的问题,只要我们愿意做,能克服浮躁,摆脱急功近利的诱迫。那么,成功必然会青睐勤奋和有灵性的人。如:语文实践活动课的探索,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数学开放题的研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享受成功的体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生活实践课”融思想、语言、知识、能力、情趣多种功能于一体,进行有效的尝试,使教师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形成和建立起反思型的师资队伍,让每一个教师在反思中成长。
一、什么是教学反思
什么是反思?人们容易将“反思”等同于“反省”,在这个意义上,反思就是对自己的思想、心理感受的思考,对自己体验过的东西的理解或描述。反思是一种思维的形式,是个体在头脑中对问题进行反复、严肃、执著的沉思,进一步理解为“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推导出的结论对其进行的主动地、持久的周密的思考”。是一种问题解决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反省解决的是现实问题,它允许在问题获得解决之前,存在怀疑和困惑。反思是认识真理的比较高级的方式,是以思维活动的结果为思维对象,以思维活动的过程为反思的对象。个体进行反思,共有三种态度是非常重要的:一是开放的头脑,二是责任感,三是专心致志。正是这三种态度确保和推动了人们的反思行为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361326262。在以杜威反省思维理论基础上,培养反思型教师和提倡反思型教学的运动在世界各国的教育界蓬勃发展。
反思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教学实践中的反思,二是学习过程中的反思。教学中的诊断与反思是针对某一课或某一阶段的教学进行诊断,实际上教学诊断与反思如同医生看病,开处方根据病情对症下药是一个道理,教师的教学应是一不断调节和校正的过程。通过反思,每一次调节与校正都对以后的教育教学产生影响,教师在一堂课或一个阶段的课上完之后,对自己上过课的情况进行回顾与评价,仔细分析自己上课的得失成败,分析自己的教学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是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哪些方面有待改进,再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使之达到最佳效果。二是学习过程中的反思,它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学习教育教学文献,运用所学到的理论,对自己过去的某些固有观念、想法及教学行为进行重新审视,找出差距,寻出原因,拿出对策,再把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写出来,以利今后的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听同行或专家的课,借他山之石来攻己之玉,别人的教学机智、艺术常体现于令人叹服的教学细节处理技巧中,课后将自己听课中最重要的收获、看法梳理出来,从而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经验知识。
教学反思或称为“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只满足于经验的获得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他的旧有理念及不适当的行为就很难改变,其结果他的教学将可能长期维持在原来的水平而止步不前。可见,教学反思对教师职业成长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一个人或许工作20年,如果没有反思,也只是一年经验的20次重复。
总之,教学反思就是回顾教学——分析得失——查出原因——寻求对策——以利后行的过程。
二、教学反思的意义
1、反思是教师积极探究心态的表现,它可以使教师重新找回失去的自我,不唯书、不唯上,不唯专家,相信自己才是处理自己问题的专家。
2、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教学行为,没有深思的教育理念,在反思的过程中,能在理论的水平上有深层的认识,使教师隐藏在自己心中的教育思想得以激活。
3、反思是连接教师自身经验与教学行为的桥梁,有些教师工作几十年,没什么长进,不在于他没经验,重要的是他不擅于反思,不擅于总结经验。
有两个美国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在两个玻璃瓶里各装进5只苍蝇和5只蜜蜂。然后将玻璃瓶的底部对着有亮光的一方,而将开口朝向暗的一方,过了几个小时之后,科学家发现,5只苍蝇全都在玻璃瓶后端找到了出路,爬了出来,而那5只蜜蜂则全部撞死了。蜜蜂为什么找不到出口?观察发现它们一味地朝光源飞,被撞后不长教训。而苍蝇为什么找到了出口呢?它们在被撞后知道回头,知道另外想办法,甚至不惜向后看。(据2002年11月22日《光明日报》蜜蜂为什么找不到出口一文)
虽然教师不注重反思不至于象蜜蜂那样有生命危险,但不擅于反思则窒息他的创造,阻碍了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反思的途径
1、从学生的角度来反思自己的教学。
学生时时刻刻用眼睛和心灵观察和思考着教师,从学生的行为、思想状态、学习成绩及学生对老师的期待都会反映我们的教学状况。如一次我在上初三(1)班政治课的过程中发现,原来上课一直认真讲,积极回答问题的个别同学精神状态大不如以前,课堂纪律也有些松散,上完课后我经过反复思考总结,原来由于某一些知识点在课前准备不充分,使得学生不太容易理解,另外本节课由于理论性强,教学方法不灵活,没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造成这种状况。
2、从教师的角度来反思自己的教学。
从教师的角度来对我们自己的教学观念、行为,设计理念进行深刻审视,要抓关键事件,从而捕捉住发展自己的机会。例如从本人前一阶段的反思可以看出:本人基本功扎实,基础知识厚实,善于学习,责任心强,但执教以来教学还处于模仿阶段,教学的关注点是学生的考试能力及考试成绩,教学观念还比较陈旧落后,没有什么创新(除公开课外),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寻找原因:思想懒惰,接触范围狭窄(只限于本校教师),教育文献读的太少,与同行或专家交流不够。及时寻求对策制定个人发展计划;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用理论武装自己;拓宽与充实学科知识;注重改革与创新教学方式;加强对外交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尽快适应课程改革需要。
3、通过邀请同行或专家听评自己的课来反思教学。
邀请同行或专家观察自己的教学与他们交流和对话及自己的潜心琢磨,可以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教学实践。会使自己的教育观念得到部分或全部的重建。
4、通过阅读教育文献来反思自己的教学。
学习教育教学文献,可以帮助我们接受新的信息、观点,把别人的成功经验和案例与自己的做法进行对比,看看自己的教育观念、行为是否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差距在哪里,找出原因及时调整。
四、反思强调的问题
1、要自觉自愿即自主,要充分认识到反思的重要,不能为了反思,应付差事,要认识到反思是适应新课程的需要,促进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如果不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思考,不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上完课不去重新审视、分析,这样的教师很难提高自己。
2、要紧扣教育教学实际或案例。
脱离实际的空谈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思可以针对教学中的某一闪光点或某一失误总结出实实在在的体会和认识。切勿贪大求多,总之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写反思。
五、教学反思的特征
首先表现为自觉性。如果你想在三尺讲台上开启一片蔚蓝的天空,那么你会觉得不断地教学反思不仅是个人的思想需要,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是精神产品的再生产,你会发现生命就像每天升起的太阳一样是新的。
其次表现为超越性。反思是一种手段。反思后则奋进。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找到经验就升华。如此说来,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
第三个特征为个性化。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身自觉地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反观自照,属于“个人奋斗”。你可能在灯光下静夜思,回顾和展望。你可能倚着窗口,遥望星空,夜不能寐。正因为教学反思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个性化特征,你就有可能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教学反思,从其定义来看有三个基本特征:
(一)立足教学实际,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它可以提出假说,并通过实践检验假说,直至解决问题。其一,它有两种形式,既可以是个人经验反思,也可以是群体性(教研组)教学反思;其二,它有实践检验过程,其反思既是内隐的思维活动,又是外界的实践行为,以确保结果得到检验,并使反思性教学越来越具有合理性。
(二)两个“学会”加速师生共同发展。“学会教学”既要求教师把教学过程作为“学习教学”过程,向自己的经历学习,逐步成为学者型教师。学会教学是反思教学的直接目的,“学会学习”是终极目的,要求教师从学生学会学习的角度去思考,最终实现两个“学会”的统一。
(三)在探索中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反思性教学的教师不仅是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追求更好地完成,不仅要知道自己的教学效果,而且要对效果及其有关原因进行“为什么”的思考,无止境地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
六、教学反思的类型及特点
从时间角度分,教学反思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种。
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尤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分析与反思。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借助行动研究,不断地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思考与研究,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回顾,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追求教学过程的合理性,从而使自己成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然而新课程又强调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开发者。要做这样的角色,最需要的就是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创造,而教学反思正是使教师总结、反思、改进、创造的有效方法。
1、课前反思,具有前瞻性。
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教师大多关注教学后的反思,忽视或不重视教学前的反思。教学前反思的主要根据是经验,有利于对教学过程的合理设计,教学前反思这一环节,要求各位教师在对前一阶段教学工作中的信息收集、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运用已有教学经验,并借鉴他人教学中的长处,以局外人的身份,对自己的教学准备、设计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充分酝酿,反复比较、选择,形成教学设计和准备的最优化,达到最佳的教学准备状态。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所有的教育心理学还原成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会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道什么。”这说明了了解学生已有认知水平,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尤其重要。而且新课程标准同样非常关注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上去探求新知。因此,教师在教学前必须充分地了解关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对自己的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这不仅仅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审视,再次查漏补缺,吸收和内化,更是教师关注学生,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教学实践表明,经过课前反思后的教学设计的调整,能够预设到学生在学习中所碰到的困难,教学内容和方法更适合学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课中反思,具有监控性。
课中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具有监控性,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教学中反思的主要根据是学生的反馈信息,有利于教师及时、自动地调节自己的教学过程,在这一环节,老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监控能力,面对课堂复杂的、动态的情况,能够敏锐地洞察,迅速地作出判断,发现问题,及时调节、修正,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尤其是进入新课程后,教学中所出现的情况越来越有挑战性、常常出人意外。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及时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善于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顺应学生发展的需要,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困惑;其次,课堂教学是在动态中生成,在动态中发展的。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形成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课中反思表现为教师自我检查、自我校正、自我强化,而这一过程又是通过“问题――尝试――反思――新问题――调整――反思”得以展开和实现的,贯穿始终的是教师的“反思”。
3、课后反思,具有批判性。
课后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教学后反思其实是对某一教学活动或某一阶段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反思总结。在这一环节,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反思,对教学的整体结果进行归因和评价,及时地通过自述回忆、模拟、角色扮演等形式广泛吸取有关经验,收集自己教学活动中的信息,深入细致地探讨教学中的长处和不足,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不断反复地实践、反思、总结、概括,逐步提高教学水平。教学后反思的主要根据是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的新信息,有利于教学经验理性化。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固然重要。教然后知困,知不足。因此,课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分析、反思,写下自己执教的切身体会或疏漏失误,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十分重要的。经常性地课后反思是教师责任心的具体表现,是教师课堂教学自我反馈的一种好形式,更重要的是它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备课质量,促进教学内容更全面、教学设计更合理;有利于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有利于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一、什么是教学反思
什么是反思?人们容易将“反思”等同于“反省”,在这个意义上,反思就是对自己的思想、心理感受的思考,对自己体验过的东西的理解或描述。反思是一种思维的形式,是个体在头脑中对问题进行反复、严肃、执著的沉思,进一步理解为“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推导出的结论对其进行的主动地、持久的周密的思考”。是一种问题解决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反省解决的是现实问题,它允许在问题获得解决之前,存在怀疑和困惑。反思是认识真理的比较高级的方式,是以思维活动的结果为思维对象,以思维活动的过程为反思的对象。个体进行反思,共有三种态度是非常重要的:一是开放的头脑,二是责任感,三是专心致志。正是这三种态度确保和推动了人们的反思行为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361326262。在以杜威反省思维理论基础上,培养反思型教师和提倡反思型教学的运动在世界各国的教育界蓬勃发展。
反思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教学实践中的反思,二是学习过程中的反思。教学中的诊断与反思是针对某一课或某一阶段的教学进行诊断,实际上教学诊断与反思如同医生看病,开处方根据病情对症下药是一个道理,教师的教学应是一不断调节和校正的过程。通过反思,每一次调节与校正都对以后的教育教学产生影响,教师在一堂课或一个阶段的课上完之后,对自己上过课的情况进行回顾与评价,仔细分析自己上课的得失成败,分析自己的教学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是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哪些方面有待改进,再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使之达到最佳效果。二是学习过程中的反思,它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学习教育教学文献,运用所学到的理论,对自己过去的某些固有观念、想法及教学行为进行重新审视,找出差距,寻出原因,拿出对策,再把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写出来,以利今后的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听同行或专家的课,借他山之石来攻己之玉,别人的教学机智、艺术常体现于令人叹服的教学细节处理技巧中,课后将自己听课中最重要的收获、看法梳理出来,从而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经验知识。
教学反思或称为“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只满足于经验的获得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他的旧有理念及不适当的行为就很难改变,其结果他的教学将可能长期维持在原来的水平而止步不前。可见,教学反思对教师职业成长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一个人或许工作20年,如果没有反思,也只是一年经验的20次重复。
总之,教学反思就是回顾教学——分析得失——查出原因——寻求对策——以利后行的过程。
二、教学反思的意义
1、反思是教师积极探究心态的表现,它可以使教师重新找回失去的自我,不唯书、不唯上,不唯专家,相信自己才是处理自己问题的专家。
2、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教学行为,没有深思的教育理念,在反思的过程中,能在理论的水平上有深层的认识,使教师隐藏在自己心中的教育思想得以激活。
3、反思是连接教师自身经验与教学行为的桥梁,有些教师工作几十年,没什么长进,不在于他没经验,重要的是他不擅于反思,不擅于总结经验。
有两个美国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在两个玻璃瓶里各装进5只苍蝇和5只蜜蜂。然后将玻璃瓶的底部对着有亮光的一方,而将开口朝向暗的一方,过了几个小时之后,科学家发现,5只苍蝇全都在玻璃瓶后端找到了出路,爬了出来,而那5只蜜蜂则全部撞死了。蜜蜂为什么找不到出口?观察发现它们一味地朝光源飞,被撞后不长教训。而苍蝇为什么找到了出口呢?它们在被撞后知道回头,知道另外想办法,甚至不惜向后看。(据2002年11月22日《光明日报》蜜蜂为什么找不到出口一文)
虽然教师不注重反思不至于象蜜蜂那样有生命危险,但不擅于反思则窒息他的创造,阻碍了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反思的途径
1、从学生的角度来反思自己的教学。
学生时时刻刻用眼睛和心灵观察和思考着教师,从学生的行为、思想状态、学习成绩及学生对老师的期待都会反映我们的教学状况。如一次我在上初三(1)班政治课的过程中发现,原来上课一直认真讲,积极回答问题的个别同学精神状态大不如以前,课堂纪律也有些松散,上完课后我经过反复思考总结,原来由于某一些知识点在课前准备不充分,使得学生不太容易理解,另外本节课由于理论性强,教学方法不灵活,没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造成这种状况。
2、从教师的角度来反思自己的教学。
从教师的角度来对我们自己的教学观念、行为,设计理念进行深刻审视,要抓关键事件,从而捕捉住发展自己的机会。例如从本人前一阶段的反思可以看出:本人基本功扎实,基础知识厚实,善于学习,责任心强,但执教以来教学还处于模仿阶段,教学的关注点是学生的考试能力及考试成绩,教学观念还比较陈旧落后,没有什么创新(除公开课外),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寻找原因:思想懒惰,接触范围狭窄(只限于本校教师),教育文献读的太少,与同行或专家交流不够。及时寻求对策制定个人发展计划;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用理论武装自己;拓宽与充实学科知识;注重改革与创新教学方式;加强对外交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尽快适应课程改革需要。
3、通过邀请同行或专家听评自己的课来反思教学。
邀请同行或专家观察自己的教学与他们交流和对话及自己的潜心琢磨,可以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教学实践。会使自己的教育观念得到部分或全部的重建。
4、通过阅读教育文献来反思自己的教学。
学习教育教学文献,可以帮助我们接受新的信息、观点,把别人的成功经验和案例与自己的做法进行对比,看看自己的教育观念、行为是否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差距在哪里,找出原因及时调整。
四、反思强调的问题
1、要自觉自愿即自主,要充分认识到反思的重要,不能为了反思,应付差事,要认识到反思是适应新课程的需要,促进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如果不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思考,不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上完课不去重新审视、分析,这样的教师很难提高自己。
2、要紧扣教育教学实际或案例。
脱离实际的空谈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思可以针对教学中的某一闪光点或某一失误总结出实实在在的体会和认识。切勿贪大求多,总之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写反思。
五、教学反思的特征
首先表现为自觉性。如果你想在三尺讲台上开启一片蔚蓝的天空,那么你会觉得不断地教学反思不仅是个人的思想需要,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是精神产品的再生产,你会发现生命就像每天升起的太阳一样是新的。
其次表现为超越性。反思是一种手段。反思后则奋进。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找到经验就升华。如此说来,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
第三个特征为个性化。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身自觉地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反观自照,属于“个人奋斗”。你可能在灯光下静夜思,回顾和展望。你可能倚着窗口,遥望星空,夜不能寐。正因为教学反思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个性化特征,你就有可能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教学反思,从其定义来看有三个基本特征:
(一)立足教学实际,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它可以提出假说,并通过实践检验假说,直至解决问题。其一,它有两种形式,既可以是个人经验反思,也可以是群体性(教研组)教学反思;其二,它有实践检验过程,其反思既是内隐的思维活动,又是外界的实践行为,以确保结果得到检验,并使反思性教学越来越具有合理性。
(二)两个“学会”加速师生共同发展。“学会教学”既要求教师把教学过程作为“学习教学”过程,向自己的经历学习,逐步成为学者型教师。学会教学是反思教学的直接目的,“学会学习”是终极目的,要求教师从学生学会学习的角度去思考,最终实现两个“学会”的统一。
(三)在探索中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反思性教学的教师不仅是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追求更好地完成,不仅要知道自己的教学效果,而且要对效果及其有关原因进行“为什么”的思考,无止境地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
六、教学反思的类型及特点
从时间角度分,教学反思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种。
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尤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分析与反思。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借助行动研究,不断地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思考与研究,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回顾,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追求教学过程的合理性,从而使自己成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然而新课程又强调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开发者。要做这样的角色,最需要的就是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创造,而教学反思正是使教师总结、反思、改进、创造的有效方法。
1、课前反思,具有前瞻性。
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教师大多关注教学后的反思,忽视或不重视教学前的反思。教学前反思的主要根据是经验,有利于对教学过程的合理设计,教学前反思这一环节,要求各位教师在对前一阶段教学工作中的信息收集、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运用已有教学经验,并借鉴他人教学中的长处,以局外人的身份,对自己的教学准备、设计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充分酝酿,反复比较、选择,形成教学设计和准备的最优化,达到最佳的教学准备状态。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所有的教育心理学还原成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会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道什么。”这说明了了解学生已有认知水平,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尤其重要。而且新课程标准同样非常关注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上去探求新知。因此,教师在教学前必须充分地了解关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对自己的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这不仅仅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审视,再次查漏补缺,吸收和内化,更是教师关注学生,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教学实践表明,经过课前反思后的教学设计的调整,能够预设到学生在学习中所碰到的困难,教学内容和方法更适合学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课中反思,具有监控性。
课中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具有监控性,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教学中反思的主要根据是学生的反馈信息,有利于教师及时、自动地调节自己的教学过程,在这一环节,老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监控能力,面对课堂复杂的、动态的情况,能够敏锐地洞察,迅速地作出判断,发现问题,及时调节、修正,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尤其是进入新课程后,教学中所出现的情况越来越有挑战性、常常出人意外。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及时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善于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顺应学生发展的需要,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困惑;其次,课堂教学是在动态中生成,在动态中发展的。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形成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课中反思表现为教师自我检查、自我校正、自我强化,而这一过程又是通过“问题――尝试――反思――新问题――调整――反思”得以展开和实现的,贯穿始终的是教师的“反思”。
3、课后反思,具有批判性。
课后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教学后反思其实是对某一教学活动或某一阶段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反思总结。在这一环节,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反思,对教学的整体结果进行归因和评价,及时地通过自述回忆、模拟、角色扮演等形式广泛吸取有关经验,收集自己教学活动中的信息,深入细致地探讨教学中的长处和不足,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不断反复地实践、反思、总结、概括,逐步提高教学水平。教学后反思的主要根据是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的新信息,有利于教学经验理性化。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固然重要。教然后知困,知不足。因此,课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分析、反思,写下自己执教的切身体会或疏漏失误,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十分重要的。经常性地课后反思是教师责任心的具体表现,是教师课堂教学自我反馈的一种好形式,更重要的是它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备课质量,促进教学内容更全面、教学设计更合理;有利于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有利于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