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1)世界上的物质千千万万,石头、铁、空气、水……形态不同,...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8 14:42
(一)(1)世界上的物质千千万万,石头、铁、空气、水……形态不同,性质各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最小单位都是原子。进入20世纪以后,人们发现原子不是最小单位,在原子内部,外围是电子,中心是原子核。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原子核本身却十分微小,大约10万个原子核排成一条直线才相当于一个原子的直径。好奇心驱使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原子核的结构,知道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人们产生了一个新的看法:原子是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等基本粒子构成的。可是,后来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一些新的粒子,在实验室里,在加速器中发现了更多的粒子,基本粒子的数量猛增到300多种,据新报道说达到了700多种。(2)经过分析,发现大多数基本粒子是不稳定的,寿命很短,很容易转化为其他基本粒子。(根据分子间的作用力)把基本粒子分为两类,一类是轻子,另一类是强子。……绝大多数的基本粒子都属于强子,其中包括质子和中子。面对数量如此之多的强子,科学家又在思考了:还有比质子和中子更小的结构吗?……这时候,科学家也只有发挥想像力了。美国科学家盖耳曼提出了一个“夸克模型”,说是所有的强子都是由3种夸克构成的。……知道了有夸克这种物质,那就得把它找出来。要把想像中的夸克变成真实的夸克并不容易,找了20年,也没有发现夸克的踪迹。人们有点泄气了。没想到1976年,旅美华人科学家丁肇中发现了J粒子。J粒子的J与中文丁字非常相似,这也是给这种新粒子命名的妙处。新粒子的发现,引起了种种猜测,J粒子是不是第四种夸克?这一发现,又唤起了寻找夸克的热情。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①好奇( ) ②强子( ) ③丁肇中( )2.解释下列词语①驱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踪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泄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20世纪以前,人们认为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语段(1)对原子的描述,请你画出它的结构示意图。5.基本粒子分为哪两类?依据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阅读语段(2),你在内容上还有那些不理解或难理解的问题?请把这些问题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从科学家研究原子寻找夸克的过程中,可得到哪些启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第二段最后一句“这一发现,又唤起了寻找夸克的热情。”中的“这”具体指代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①hào ②qiáng ③zhào2.①驱使:推动。②踪迹:行动所留的痕迹。 ③泄气:泄劲,失去信心和干劲。 3.原子4.5.基本粒子可分为轻子和强子。是根据分子间的作用力划分的。6.示例:还有比质子和中子更小的结构吗?科学家也只有发挥想像力,有了种种猜测。那么,想像力及猜测对科学的发展有多大的促进作用?7.示例:科学的重大发现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道路充满坎坷;大胆猜测,大胆假设,大胆想像,对于科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8.1976年,旅美科学家丁肇中发现了J粒子【解析】1.试题分析:好,多音字,这里应该读hào。强,多音字,这里应该读qiáng。肇,读zhào。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汉字的认读能力。点评:点评:字词注音错误的主要原因是把多音字读音混淆,或是不注意辨别、区分形近字。解读方略是熟记课文中的注音字、正确区分形近字的读音,平时可以做点归纳整理。2.试题分析:驱使,有两种基本解释:1.命令人去做某事:受驱使而不得不做|妄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2.推动:受自尊心所驱使。联系语境,这里应该解释为推动。泄气,有三种基本解释:1.自气球或轮胎中排出空气或其他气体;2.泄劲;3.放弃。联系语境,这里应该解释为泄劲。踪迹,常见的解释为行动所留的痕迹。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解释能力。点评:对词语的解释,需要知道他们的基本意思,并能结合语境判定他们在选文中的意思。3.试题分析:“进入20世纪以后,人们发现原子不是最小单位”,根据这句话可知:在20世纪以前,人们认为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是原子。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信息的摄取能力。点评:对信息的摄取,需认真阅读文本,把握有用信息。4.试题分析:“进入20世纪以后,人们发现原子不是最小单位,在原子内部,外围是电子,中心是原子核……好奇心驱使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原子核的结构,知道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根据这些信息,很容易画出示意图。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说明内容的把握能力。点评:把握了说明内容,便能根据文本的描述,画出结构示意图。5.试题分析:“经过分析,发现大多数基本粒子是不稳定的,寿命很短,很容易转化为其他基本粒子。(根据分子间的作用力)把基本粒子分为两类,一类是轻子,另一类是强子。”根据这句话可知:基本粒子可分为轻子和强子。是根据分子间的作用力划分的。考点:本题考查的也是对信息的摄取能力。点评:对信息的摄取,需认真阅读文本,把握有用信息。 6.试题分析:本题无固定答案。阅读语段(2),你在内容上还有那些不理解或难理解的问题?根据题目的要求,我们所提出的问题都必须缘自第(2)段。比如,第(2)段说,还有比质子和中子更小的结构吗?科学家也只有发挥想像力,有了种种猜测。那么,我们就可以发出这样的质疑:想像力及猜测对科学的发展有多大的促进作用?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质疑能力。点评:不设统一答案。问题有价值,语言简洁明了即可。7.试题分析:本题无固定答案。选文讲:“知道了有夸克这种物质,那就得把它找出来。要把想像中的夸克变成真实的夸克并不容易,找了20年,也没有发现夸克的踪迹。人们有点泄气了。……新粒子的发现,引起了种种猜测,J粒子是不是第四种夸克?这一发现,又唤起了寻找夸克的热情。”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科学的重大发现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道路充满坎坷;我们还可以看到,大胆猜测,大胆假设,大胆想像,对于科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如此等等。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的反思能力。点评:不设统一答案。只要依据文章内容言之有据即可,如“好奇”“坚持(不泄气)”“钻研”“思考”“热情”等。8.试题分析:“没想到1976年,旅美华人科学家丁肇中发现了J粒子。……这一发现,又唤起了寻找夸克的热情。”根据语境,“这”指代的内容是:1976年,旅美科学家丁肇中发现了J粒子。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代词指代内容的把握。点评:对代词指代内容的把握,需要认真阅读文本,结合语境加以考察。
全部回答
我好好复习下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夏天有哪些特点是什么
绿色敲诈是什么意思,
我家地暖 冰箱怎么老是咕噜咕噜响
He enjoys the guitar.A. playingB. to play
试用期单位不给缴纳住房公积金合法吗
口算.16×4=40×80=19×2≈270×3=300×60=8
3d max 渲图,发现墙上顶上有大片阴影,什么
什么牌子的坐便器性价比高
干粽叶泡多长时间
下列各项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B(3分)A.
微信的所说的互推是什么意思啊
下表为中国南、北方几种兽粪颅骨长度的数据比
高丽参多久吃一次最好 什么时候吃最好
3/2a的平方-a-1/4=0 用公式法解
鄄城县房地产管理局地址有知道的么?有点事想
推荐资讯
什么是毛利润?企业毛利润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别人家的朋友圈这么好看
四大精灵的名字各是什么?
"冻稽不纯"是什么意思?
貂绒大衣起球怎么办
有关文明礼仪的 班级口号 和班训
如何进入非好友空间,而且可以不留痕迹
湿气重可以刮痧吗
慈利县象市派出所地址有知道的么?有点事想过
食原态家庭厨房在哪里啊,我有事要去这个地方
上中下结构字有哪些
温岭市淋川供电营业所位置在什么地方啊,我要
正方形一边上任一点到这个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
阴历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