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的棺材是怎样放上去的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09 12:38
- 提问者网友:容嬷嬷拿针来
- 2021-05-09 04:18
龙虎山的棺材是怎样放上去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过活
- 2021-05-09 04:54
主要有三种:一种认为是凿路将棺材搬上去然后再将路毁掉;第二种认为是趁涨水时将棺材送上去;最后一种观点,用木制绞车,绳索,定向滑轮等工具,把棺材吊进去。现在普遍认为是第三种说法比较可信
1978年,江西省成立了专门的龙虎山崖墓悬棺考古总作队。怎么样能进入绝壁上的崖洞?成为工作队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两千多年前,有没有热气球还尚待考证,试想,古人驾驶着热气球,拉着数百斤甚至上千斤的棺木,就算他能用热气球带着棺木飞到几十米的高空,那他怎么样才能把棺木放进去?抬起一个三百斤的棺木怎么也需要三四个壮劳力吧,更何况还有一千多斤重的棺木,这些壮劳力怎么抬着棺木进洞啊,要知道,那不是平地,是在空中。所以,我觉得热气球这个办法不太靠谱。热气球是挣不到这三十万了,咱们去看看其它的高招行不行?
堆土说。有人认为,是从山下堆土至洞口,把棺木放进去后,然后再把土运走。
小吴:但是我觉得这个方法不太正确。因为像灌木,离得高的有五六十米,你说堆多少图地这是那样地区,春天的时候,下大雨会涨水,冲掉了,怎么可能呢。
堆土法遭到了大多数专家的反对,尤其是龙虎山地区,悬棺大多在临水的悬崖上,显然,堆土法无法实现,尤其像13号洞这样的家族群葬,每个人死的时间都不一样,假若用堆土法,那该是怎样费时费力的浩大工程。
堆土法不成立,有的人提出了地质变迁说。即两千多年前,卢溪河的水位比现在高出很多,那些今天看来高高在上的洞穴当时距离水面很近,人们用船把棺木运到洞口,很轻松就放进去了。
谢健根:我也访问了一些比较有权威的地质学家,向他请教。他说在2600多年的范围之内,地理落差那么大,不太有可能。抬升也没有那么快的时间,除非你是突然地升,山体滑坡,山体异位,地震。
地质研究表明,龙虎山的丹霞地貌早在一亿年前就已经形成,在最近的三千年以内,龙虎山地区并没有发生过大的地质变迁。因此,地质变迁造成悬棺现象的说法无法成立。
紧接着,“涨水说”被提出来,有人认为,洪水季节,卢溪河的水位会上升很多,这样比较容易把棺木放上去。
小吴:这个涨水法也是不太可行的。
记者:为什么?
被访者:这个水涨到五六十米高,这个得升高多少,周围都淹掉了。
此外,一些资料中还提到了“栈升说”,说古人先在山崖上修栈道,然后沿着栈道把棺木放上去,再毁掉栈道。这些说法的依据是,今天四川麻塘坝地区的悬棺四周,仍然能看到整齐的桩眼,这难道就是古人修栈道留下的痕迹?
且不说修建栈道的巨大工程量古人是否能够承受,问题是,人们如何在这些窄小危险的栈道上抬着沉重棺木攀上数百米高的悬崖呢?而且,在龙虎山地区,并没有任何修建栈道留下的痕迹。
小吴:修栈道我也听说过,修栈道修上去,你也得找到打桩的眼那,但是现在打桩的眼都找不到,修栈道这种方法也不太可能。
1978年第一次崖墓悬棺考古结束后,古人如何放置棺木的问题也成为谢健根心中最大的疑惑。他观察了很多的悬棺,感觉自己仿佛看见了迷雾中的一丝光亮。
谢健根:开始陆敬严教授到我这里来,说老谢,这个棺材怎么吊上去的,怎么弄上去的。我说是吊的。他说你的依据在哪里?我说你看看我们现在的棺木,棺木的两头,都是有担架的手臂,或者是有洞。洞肯定是穿绳子的,手柄肯定也是绑什么东西的,不管用什么绑,反正总是吊,用手抬不可能,用什么吊。
20世纪80年代,上海同济大学与贵溪市博物馆联合成立了一个“中国悬棺课题组”,研究期间,谢健根和陆教授走遍了中国11个有悬棺的省市。终于,在四川麻糖坝的一个小山村里,他们有了巨大的收获。
村里一位89岁高龄的老人告诉谢健根,她小的时候听家里的老人说过,悬棺是用天车绞上去的。
悬棺是用天车绞上去的!什么工具能绞动重物?课题组联想到了辘轳。考古发现证明,早在商周时期,古人就发明了辘轳,有的地方也叫绞车。用天车绞悬棺的话启发了课题组,在陆敬严教授的带领下,课题组搞了很多次模拟试验。
在这些放置悬棺的峭壁背面,大多是山的缓坡,人可以从另一面爬上山顶。那么,古人会不会像从用绞车把棺木从山顶上慢慢地放到洞口,然后再想办法搁进去呢?
更多的人认为,棺木是从下往上吊的。在山崖上安装一个定滑轮,利用滑轮,不费多大力气,棺木就可以吊到足够的高度。但是,又怎么样在悬崖上固定滑轮呢?
谢健根再次想到那几个身手不凡的药农。他认为,既然现在还有人能够借助一根绳子出没于悬崖峭壁,那么古代人也就能做到这一点。因此,他认为在悬崖上固定一个滑轮并非无法办到的事情。
采访:四兄弟我们训练的基础,我们基础比较扎实,我们七八岁,十来岁的时候改开始砍柴了,砍柴就开始爬山,这么高的山,爬来爬去,还挑一担柴火下来,挑一百多斤,七八十斤,挑上挑下,慢慢地上高空没什么感觉。
滑轮的问题得到解决,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吊起来的棺木虽然到了洞口,但是它怎么进去呢?
课题组认为,只要给棺木的一头系上绳子,然后让事先进入洞里的人把棺材拉进去,这个问题不久解决了吗?
按照模型,课题组大胆地在龙虎山的1号崖墓洞进行了一次试验。
1号洞距离水面约24米,定滑轮固定在悬崖上方的峭壁上,仿古绞车放置在山下的石阶上。仿制的棺木用船运到了洞穴下方。 两位药农从后山而上,到达山顶后,把一条绳索固定与1号洞垂直的山顶上,绳索的另一头在山下伙伴的手里。 按照当地的风俗,巫师先跳起了的傩舞,大概是起到驱鬼避邪、保佑祖先顺利升天的意思,傩舞是葬礼即将开始的信号。 山顶上响起鞭炮声,以求吉利。
第一个药农抓着绳索顺崖而下,在古代,他应该是整个葬礼的先行官。山下的人都替先行官捏了一把汗。他的动作很快,到了洞口,山下的人将绳子一拽,借着这个力,他一跃进入洞中。第二个先行官如法炮制,只不过,他进入洞时绝对不能放手中的绳子。 两个先行官准备就绪,此时,绳索的另一头被牢牢地绑在棺木上。 鼓乐声中,棺木被慢慢地吊起。 一阵期待之后,棺木被成功地拉进洞中。
1978年,江西省成立了专门的龙虎山崖墓悬棺考古总作队。怎么样能进入绝壁上的崖洞?成为工作队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两千多年前,有没有热气球还尚待考证,试想,古人驾驶着热气球,拉着数百斤甚至上千斤的棺木,就算他能用热气球带着棺木飞到几十米的高空,那他怎么样才能把棺木放进去?抬起一个三百斤的棺木怎么也需要三四个壮劳力吧,更何况还有一千多斤重的棺木,这些壮劳力怎么抬着棺木进洞啊,要知道,那不是平地,是在空中。所以,我觉得热气球这个办法不太靠谱。热气球是挣不到这三十万了,咱们去看看其它的高招行不行?
堆土说。有人认为,是从山下堆土至洞口,把棺木放进去后,然后再把土运走。
小吴:但是我觉得这个方法不太正确。因为像灌木,离得高的有五六十米,你说堆多少图地这是那样地区,春天的时候,下大雨会涨水,冲掉了,怎么可能呢。
堆土法遭到了大多数专家的反对,尤其是龙虎山地区,悬棺大多在临水的悬崖上,显然,堆土法无法实现,尤其像13号洞这样的家族群葬,每个人死的时间都不一样,假若用堆土法,那该是怎样费时费力的浩大工程。
堆土法不成立,有的人提出了地质变迁说。即两千多年前,卢溪河的水位比现在高出很多,那些今天看来高高在上的洞穴当时距离水面很近,人们用船把棺木运到洞口,很轻松就放进去了。
谢健根:我也访问了一些比较有权威的地质学家,向他请教。他说在2600多年的范围之内,地理落差那么大,不太有可能。抬升也没有那么快的时间,除非你是突然地升,山体滑坡,山体异位,地震。
地质研究表明,龙虎山的丹霞地貌早在一亿年前就已经形成,在最近的三千年以内,龙虎山地区并没有发生过大的地质变迁。因此,地质变迁造成悬棺现象的说法无法成立。
紧接着,“涨水说”被提出来,有人认为,洪水季节,卢溪河的水位会上升很多,这样比较容易把棺木放上去。
小吴:这个涨水法也是不太可行的。
记者:为什么?
被访者:这个水涨到五六十米高,这个得升高多少,周围都淹掉了。
此外,一些资料中还提到了“栈升说”,说古人先在山崖上修栈道,然后沿着栈道把棺木放上去,再毁掉栈道。这些说法的依据是,今天四川麻塘坝地区的悬棺四周,仍然能看到整齐的桩眼,这难道就是古人修栈道留下的痕迹?
且不说修建栈道的巨大工程量古人是否能够承受,问题是,人们如何在这些窄小危险的栈道上抬着沉重棺木攀上数百米高的悬崖呢?而且,在龙虎山地区,并没有任何修建栈道留下的痕迹。
小吴:修栈道我也听说过,修栈道修上去,你也得找到打桩的眼那,但是现在打桩的眼都找不到,修栈道这种方法也不太可能。
1978年第一次崖墓悬棺考古结束后,古人如何放置棺木的问题也成为谢健根心中最大的疑惑。他观察了很多的悬棺,感觉自己仿佛看见了迷雾中的一丝光亮。
谢健根:开始陆敬严教授到我这里来,说老谢,这个棺材怎么吊上去的,怎么弄上去的。我说是吊的。他说你的依据在哪里?我说你看看我们现在的棺木,棺木的两头,都是有担架的手臂,或者是有洞。洞肯定是穿绳子的,手柄肯定也是绑什么东西的,不管用什么绑,反正总是吊,用手抬不可能,用什么吊。
20世纪80年代,上海同济大学与贵溪市博物馆联合成立了一个“中国悬棺课题组”,研究期间,谢健根和陆教授走遍了中国11个有悬棺的省市。终于,在四川麻糖坝的一个小山村里,他们有了巨大的收获。
村里一位89岁高龄的老人告诉谢健根,她小的时候听家里的老人说过,悬棺是用天车绞上去的。
悬棺是用天车绞上去的!什么工具能绞动重物?课题组联想到了辘轳。考古发现证明,早在商周时期,古人就发明了辘轳,有的地方也叫绞车。用天车绞悬棺的话启发了课题组,在陆敬严教授的带领下,课题组搞了很多次模拟试验。
在这些放置悬棺的峭壁背面,大多是山的缓坡,人可以从另一面爬上山顶。那么,古人会不会像从用绞车把棺木从山顶上慢慢地放到洞口,然后再想办法搁进去呢?
更多的人认为,棺木是从下往上吊的。在山崖上安装一个定滑轮,利用滑轮,不费多大力气,棺木就可以吊到足够的高度。但是,又怎么样在悬崖上固定滑轮呢?
谢健根再次想到那几个身手不凡的药农。他认为,既然现在还有人能够借助一根绳子出没于悬崖峭壁,那么古代人也就能做到这一点。因此,他认为在悬崖上固定一个滑轮并非无法办到的事情。
采访:四兄弟我们训练的基础,我们基础比较扎实,我们七八岁,十来岁的时候改开始砍柴了,砍柴就开始爬山,这么高的山,爬来爬去,还挑一担柴火下来,挑一百多斤,七八十斤,挑上挑下,慢慢地上高空没什么感觉。
滑轮的问题得到解决,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吊起来的棺木虽然到了洞口,但是它怎么进去呢?
课题组认为,只要给棺木的一头系上绳子,然后让事先进入洞里的人把棺材拉进去,这个问题不久解决了吗?
按照模型,课题组大胆地在龙虎山的1号崖墓洞进行了一次试验。
1号洞距离水面约24米,定滑轮固定在悬崖上方的峭壁上,仿古绞车放置在山下的石阶上。仿制的棺木用船运到了洞穴下方。 两位药农从后山而上,到达山顶后,把一条绳索固定与1号洞垂直的山顶上,绳索的另一头在山下伙伴的手里。 按照当地的风俗,巫师先跳起了的傩舞,大概是起到驱鬼避邪、保佑祖先顺利升天的意思,傩舞是葬礼即将开始的信号。 山顶上响起鞭炮声,以求吉利。
第一个药农抓着绳索顺崖而下,在古代,他应该是整个葬礼的先行官。山下的人都替先行官捏了一把汗。他的动作很快,到了洞口,山下的人将绳子一拽,借着这个力,他一跃进入洞中。第二个先行官如法炮制,只不过,他进入洞时绝对不能放手中的绳子。 两个先行官准备就绪,此时,绳索的另一头被牢牢地绑在棺木上。 鼓乐声中,棺木被慢慢地吊起。 一阵期待之后,棺木被成功地拉进洞中。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我住北渡口
- 2021-05-09 05:51
钓上去的嘛...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