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夏侯端,寿州寿春人,梁尚书左仆射详孙也。仕隋为大理司直。高祖微时与相友,大业中讨贼河东,表端为副。密语高祖曰:“上
①性沈忌,内恶诸李,今金才已诛,次且取公,宜蚤为计。”帝感其言。义师兴,端在河东,吏捕送长安。帝入京师,释囚,引入卧内,擢秘书监。李密之降,关东地未有所属,端请假节招谕,乃拜大将军,为河南道招慰使。即传檄州县,东薄海、南楗②淮,二十余州遣使顺附。次谯州,会毫、汴二州刺史已降王世充,道塞,无所归,计穷彷徨。麾下二千人粮尽不忍委端去,端乃杀马宴大泽中,谓众曰:“我奉王命,义无屈。公等有妻子,徒死无益。吾丐若首。持与贼以取富贵。”众号泣不忍视,端亦泣,欲自刎,争持之,乃止。行五日,饿死十四三。遇贼,众溃,从者才三十余人,遂东走,撷雰豆③以食。端持节卧起,叹曰:“平生不知死地乃在此!”纵其下,令去,毋俱没。会李公逸守杞州,勒兵迎端。时河南地悉入世充,公逸感端之节。亦固守。世充遣人以淮南郡公、尚书少吏部印绶召端。解所服衣以赠。端曰:“吾,天子使,宁污贼官邪!非持首去不可见。”即焚书及衣,因解节毛怀之,间道走宜阳,历崖峭榛莽。比到,其下仅有在者,皆体发癯焦,人不堪视。端入谒,自谢无功,不及危困状。帝闵之,复拜秘书监。出为梓州刺史。散禄禀周孤穷,不为子孙计。贞观元年卒。(节选自《新唐书·列传·忠义》)注:①上:指隋炀帝。②楗:连接。③雰豆:豆名,又名野绿豆。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夏侯端是梁朝尚书夏侯详之孙,曾在隋朝为官。高祖未显贵时,和他是朋友。义军兴起,夏侯端被官吏捉住送往长安。高祖攻入长安后,把他释放出来,委以要职。B.在毫、汴二州刺史降王世充后,夏侯端部走投无路,其麾下二千人粮尽,不忍抛弃夏侯端离去。夏侯端愿把头给他们换取富贵,被制止;又下令让部下离去,以保全他们的性命。C.夏侯端坚持操守。王世充派人以官职相诱,夏侯端严辞拒绝,怀揣节毛,从小路逃出,历经千辛万苦回到朝廷。D.夏侯端为官清廉,任梓州刺史时,禀告皇帝,把他的俸禄、口粮拿出救济孤儿和穷人,不为子孙留下财产。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夏侯端,寿州寿春人,梁尚书左仆射详孙也。仕隋为大理司直。高祖微时与相友,大业中讨贼河东,表端为副。密语高祖曰:“上①性沈忌,内恶诸李,今金才已诛,次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8 04:39
- 提问者网友:皆是孤独
- 2021-04-07 14:58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轻熟杀无赦
- 2021-04-07 15:06
D解析题目将阅读材料的内容分为了几个方面,选取其中的四个作为切入お点进行概括分析。这四个切入点是:夏侯端由隋入唐、身居要职;历险途中夏侯端保全部下;夏侯端坚持操守;夏侯端为官清廉。试题拟设了四项对相关文章的概括与分析,要求考生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构拟这类试题的错误项,常常是在大体正确的文意概括分析中,夹杂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作为干扰。如本题D项所拟题面是:“夏侯端为官清廉,任梓州刺史时,禀告皇帝,把他的俸禄、口粮拿出救济孤儿和穷人,不为子孙留下财产。”这一选项的问题在于“禀告皇帝”。原文的表述是“出为梓州刺史。散禄禀固孤穷,不为子孙计”。该句中的“禀”应是个通假字,通“廪”,指官方供给的粮食,而选项却故意制造干扰,把这一词理解为“禀告皇上”,这显然是无中生有。尽管这一项中其他内容的概括分析是正确的,但从整体来看,这个选项又是错误的。A、B、C三项对文章的概括分析都没有错误,按照题干的要求,本题的正确选项为D。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夜余生
- 2021-04-07 16:45
收益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