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说"是谁发现的?多少年发现的?
答案:3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6 11:21
- 提问者网友:浪荡绅士
- 2021-01-25 17:54
"地心说"是谁发现的?多少年发现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酒醒三更
- 2021-01-25 19:02
地心说
地心说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位置并静止不动,太阳、月亮、行星和其他卫星都围绕地球运转。
地心说的起源很早,最初是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公元140年前后,天文学家托勒密进一步发展了前人的学说,建立了宇宙地心说。托勒密的地心说的主要观点是:第一,地球位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第二,每颗行星都在一个称为“本轮”的小圆形轨道上匀速转动。而本轮中心在称为“均轮”的大圆轨道上绕地球匀速转动,但地球不在均轮圆心,它与圆心有一定的距离。第三,水星和金星的本轮中心位于地球与太阳的联线上,本轮中心在均轮上一年转一周,火星、木星、土星到它们各自的本轮中心的直线决是一周。第四,恒星都位于被称为“恒星天”的固体壳层上。日、月、行星除上述运动外,还与“恒星天”一起,每天绕地球转一圈。
在16世纪“日心说”创立之前的1000多年中,“地心说”一直占统治地位。
地心说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位置并静止不动,太阳、月亮、行星和其他卫星都围绕地球运转。
地心说的起源很早,最初是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公元140年前后,天文学家托勒密进一步发展了前人的学说,建立了宇宙地心说。托勒密的地心说的主要观点是:第一,地球位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第二,每颗行星都在一个称为“本轮”的小圆形轨道上匀速转动。而本轮中心在称为“均轮”的大圆轨道上绕地球匀速转动,但地球不在均轮圆心,它与圆心有一定的距离。第三,水星和金星的本轮中心位于地球与太阳的联线上,本轮中心在均轮上一年转一周,火星、木星、土星到它们各自的本轮中心的直线决是一周。第四,恒星都位于被称为“恒星天”的固体壳层上。日、月、行星除上述运动外,还与“恒星天”一起,每天绕地球转一圈。
在16世纪“日心说”创立之前的1000多年中,“地心说”一直占统治地位。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孤独入客枕
- 2021-01-25 21:38
最初是由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提出,后经亚里多德、托勒密进一步发展而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
地心说是长期盛行于古代欧洲的宇宙学说。它最初由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提出,后经亚里多德、托勒密进一步发展而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
托勒密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从地球向外,依次有月球、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和土星,在各自的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转。其中,行星的运动要比太阳、月球复杂些:行星在本轮上运动,而本轮又沿均轮绕地运行。在太阳、月球行星之外,是镶嵌着所有恒星的天球——恒星天。再外面,是推动天体运动的原动天。
地心说是世界上第一个行星体系模型。尽管它把地球当作宇宙中心是错误的,然而它的历史功绩不应抹杀。地心说承认地球是“球形”的,并把行星从恒星中区别出来,着眼于探索和揭示行星的运动规律,这标志着人类对宇宙认识的一大进步。地心说最重要的成就是运用数学计算行星的运行,托勒密还第一次提出“运行轨道”的概念,设计出了一个本轮均轮模型。按照这个模型,人们能够对行星的运动进行定量计算,推测行星所在的位置,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造。在一定时期里,依据这个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正确地预测天象,因而在生产实践中也起过一定的作用。
地心说中的本轮均轮模型,毕竟是托勒密根据有限的观察资料拼凑出来的,他是通过人为地规定本轮、均轮的大小及行星运行速度,才使这个模型和实测结果取得一致。但是,到了中世纪后期,随着观察仪器的不断改进,行星位置和运动的测量越来越精确,观测到的行星实际位置同这个模型的计算结果的偏差,就逐渐显露出来了。
但是,信奉地心说的人们并没有认识到这是由于地心说本身的错误造成的,却用增加本轮的办法来补救地心说。起初这种办法还能勉强应付,后来小本轮增加到80多个,但仍不能满意地计算出行星的准确位置。这不能不使人怀疑地心说的正确性了。到了16世纪,哥白尼在持日心地动观的古希腊先辈和同时代学者的基础上,终于创立了“日心说”。从此,地心说便逐渐被淘汰了。
- 2楼网友:枭雄戏美人
- 2021-01-25 20:26
自古以来,人类就对宇宙的结构不断地进行着思考,早在古希腊时代就有哲 学家提出了地球在运动的主张,只是当时缺乏依据,因此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 在古代欧洲,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主张地心学说,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其他 的星体都围着地球这一宇宙中心旋转。这个学说的提出与基督教《圣经》中关于 天堂、人间、地狱的说法刚好互相吻合,处于统治地位的教廷便竭力支持地心学 说。因而地心学说长期居于统治地位。
随着事物的不断发展,天文观测的精确度渐渐提高,人们逐渐发现了地心学 说的破绽。到文艺复兴运动时期,人们发现托勒密所提出的均轮和本轮的数目竟 多达八十个左右,这显然是不合理、不科学的。人们期待着能有一种科学的天体 系统取代地心说。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哥白尼的地动学说应运而生了。
约在 1515 年前,哥白尼为阐述自己关于天体运动学说的基本思想撰写了篇 题为《浅说》的论文,他认为天体运动必须满足以下七点:
1、不存在一个所有天体轨道或天体的共同的中心。 2、地球只是引力中心和月球轨道的中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 3、所有天体都绕太阳运转,宇宙的中心在太阳附近。 4、日地距离同天穹高度之比,就如同地球半径同日地距离之比一样渺小。 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同天穹高度之比是微不足道的。 5、在天空中看到的任何运动,都是地球运动引起的。 6、在空中看到的太阳运动的一切现象,都不是它本身运动产生的,而是地 球运动引起的。地球带着大气层,像其他行星一样围绕太阳旋转。由此可见,地 球同时进行几种运动。 7、人们看到的行星向前和向后运动,是由于地球运动引起的。地球的运动 足以解释人们在空中见到的各种现象了。
此外,哥白尼还描述了太阳、月球、三颗外行星(土星、木星和火星)和两 颗内行星(金星、水星)的视运动。书中,哥白尼批判了托勒密的理论。科学地 阐明了天体运行的现象,推翻了长期以来居于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并从根本上否 定了基督教关于上帝创造一切的谬论,从而实现了天文学中的根本变革。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