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诘式:问自己,还是问读者,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问中,引我们所有读文章的人思索,文章的中心得到更深入的扩散。例如《依偎那片阳光》丁肃清 的结尾,以问做结,让读者不禁反思自身人性的优劣
“‘这菜篮给你。’他愣塞到我手里。多好看的篮儿啊!玲珑剔透,大方别致。我敢肯定地讲这一次送篮绝不是在讨好什么人。
我给他的仅仅是文弱书生的一丝理解。他回送我的是什么?仅仅是一只菜篮吗?”
灯下,我再次漫步在老师们随笔的世界里,不时地被阵阵感动支配着! 这是蒋秀梅老师的一篇随笔: 我自认为自己是一个感情比较细腻的人,在与学生相处的日子里,我喜欢与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想法。这其中获得的乐趣自不必言说,我也受到了许多启迪。但也有些孩子,有些事情,让我感到茫然,让我不能读懂他们的心灵与举动。 还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来到教室,看起孩子们在家完成的双休日练习试卷。看着看着,一张醒目的试卷跃入我的眼帘:书写马虎无比,叫人无法辨认。我不需要看名字,就知道是他的,他一贯就是这样。我也曾经特地表扬过他很多次,力图让他有所触动,有所改变。可是这种效果不会超过一天,第二天他又会显示他的“庐山真面目”。这种孩子真让人担忧,该怎么办呢?我决定“软硬兼施”,把他的试卷公布于众,贴在黑板的角落。可是,刚贴完,我心里不禁泛起一丝愧疚,这样做,是不是显得有点简单和急躁?他会有什么想法?下课了,同学们像快乐的鸟儿纷纷飞出教室。我特地朝他的座位看了一眼:他不在!他会上那儿去?我心里涌起一份不安。我走出教室,目光在那几百个快乐的身影中搜寻。说实话,我想发现他,可是又不希望真的在这群欢快的孩子中看到他。他,是他!一脸的阳光,一脸的笑容!全然不是我所担忧的模样。我默默地扭转身,从角落里取下那张试卷,我仿佛看到它上面写满了对我的讽刺,它在这儿还有丝毫意义吗? 一个有缺憾的孩子,有如“被上帝咬过的苹果”,对教育者来说,较之其他孩子更具有特殊的教育意蕴。 蒋老师的反思是成功的,是到位的:“我不禁一次又一次地叩问自己:是什么铸就了他们的漠然?仅仅是孩子们自己吗?肯定不是!他们一定不知多少次地历经了父母和老师这样的故事。在一次次故事中,他们练就了这样的漠然。”教育者多次类似的重复淡化了孩子的羞耻感和进取心,使他们看不到阳光,看不到未来,一直生活在“雨季”里。 泰戈尔有言:不是棒槌的敲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造就了如此光亮的鹅卵石。我们能不能再多一份耐心与执着,用更加人文和诗意的方式对待他们?也许在今天、明天,甚至后天,他们也不会成为我们心中的期待。但肯定会有一个美丽的时刻,你悄然发现,他们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