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阮家三兄弟为什么不叫阮老大、阮老二、阮老三?
答案:1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4 20:35
- 提问者网友:欺烟
- 2021-04-04 01:52
《水浒传》中,阮家三兄弟为什么不叫阮老大、阮老二、阮老三?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等灯
- 2021-04-04 02:24
熟悉《水浒传》的读者都知道,在小说中介绍了三位好汉,他们靠打渔为生的三兄弟――阮氏三雄。他们跟随晁盖智取生辰纲后,被官府通缉后,投奔水泊梁山。至于为什么不叫阮老大、阮老二、阮老三,而叫阮小二、阮小五、软小七呢?有以下几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他们这样的名字跟他们排行有关,排行是他们整个阮氏家族的排行,“阮小大、阮小三、阮小四、阮小六”等人在他们叔伯家里的堂兄弟,而没有随着他们三个好汉最后加入了水泊梁山,所以小说中也并没有这其他人的描述,淡化其他非好汉的堂兄弟。
第二种可能:这是阮氏所有兄弟姐妹间的排行,这之中的老大、老三、老四、老六都是女孩儿,到《水浒传》故事发生时应该都已经成出嫁他乡,同时在封建社会女人出嫁后更无地位,以“某某氏”称呼,与水浒好汉没什么关系,因此不必表述。古时“男尊女卑”思想很严重,对她们的记载也就惜墨如金。
第三种可能:是源于一个传说。传说,阮氏三雄原是一胎所生的孪生三兄弟。母亲早丧,家境贫寒,长到十几岁还没取个名字。一次老父患病,听郎中说要吃一种叫“泥里钻”的鲇鱼才能治好。三个儿子听说此事,冒着严寒,潜入水底各摸来一条鲇鱼。阮老汉要三个儿子将鱼都称一称。结果是一条二斤,一条五斤,一条七斤。老汉就按鱼的重量为这三个孪生的兄弟取名字,因此他们三人也就分别叫做阮小二、阮小五和阮小七。
第四种可能:也是源自于一个传说。山东省梁山县银山公社的石庙村,即当年的石碣村。村东有个四坟坑,当地老乡讲述,这就是阮氏另四位兄弟的埋葬地。老乡们说,阮氏兄弟原是七人,以打鱼为生,又具有豪侠的性格。兄弟七人不堪渔霸的残酷剥削和官府的横征暴敛,联合众渔民进行反抗。结果遭到官府、渔霸的镇压。于是他们铤而走险,抗官府、杀渔霸、劫富济贫,同前来清剿的官兵展开对抗。在一次鏖战中,七兄弟中四人战死,只有小二、小五和小七逃脱。事后,渔民们便把牺牲的阮氏四兄弟葬在四坟坑里。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后两种为传说,多为后人附会上去的不能当真。第二种说法古人“男尊女卑”思想严重,在排行的时候,把女孩儿考虑进去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只有第一种可能是最为靠谱。
“阮氏三雄”是古典名著小说《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的并称。原是北宋末年山东济州府石碣村的渔民,三人功夫出众,胆气过人,在江湖上很有名望。后来三人受“智多星”吴用之邀,与晁盖为首的一群好汉劫取了送给太师蔡京的“生辰纲”。案发后,众好汉一同上了梁山,打家劫舍,劫富济贫,后世留下了他们许多脍炙人口的英雄故事。
阮小二,梁山36天罡星之天剑星,排名第二十七位,梁山四寨水军头领第四位。原为山东济州府石碣村渔民,武艺出众,义气当先,敢为兄弟赴汤蹈火。在吴用的盛情邀请下。在梁山水寨任水军头领,水性好,武艺高,临危不乱,反对招安,高俅等几次攻打梁山泊,阮小二兄弟率水军大出风头,建立奇功伟业。在征讨方腊攻取乌龙岭时失利,逃生无路,自刎身亡,后被朝廷追封为忠武郎。
阮小五,梁山36天罡星之天罪星,排名第二十九位,梁山八大水军头领第五位。原为山东济州府石碣村渔民,水性好,武艺高。在吴用的盛情相邀下,他参与了劫取生辰纲的行动,事发后杀退追捕的官军,随众投奔梁山,任水军头领。他水上功夫十分高强,精明强悍,反对招安,他与童威一起驻守梁山东北水寨,高俅率大军围断梁山,阮小五在水中奋勇杀敌,屡次挫败敌军。在征讨方腊攻取清溪县时被娄敏中所杀,后被朝廷追封为忠武郎。
阮小七,梁山36天罡星之天败星,排名第三十一位,梁山水军八员头领第六位。原为山东济州府石碣村渔民。阮小七在阮氏三雄中年纪最小,跟随两个哥哥行走江湖,干下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黄泥冈和晁盖等用药酒麻倒青面兽杨志,劫了生辰纲。浔阳江上救宋江,打败官军。梁山泊里驾舟踏浪,先打败何涛,再打败高俅,水中的功夫,令梁山好汉们刮目相看。他与童猛一起驻守梁山泊西北水寨。受招安后,阮小七被封为盖天军都统制,未及数月,因穿着龙袍戏耍,得罪朝廷官员,被剥夺官职,贬成平民,重回石碣村打鱼,侍奉年迈的老母亲,活到七十无病而终。
关于阮小七在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人,众家说法不一,绝大多数认为这个人物是《水浒传》作者施耐庵自己杜撰的一个人物。但是,他为什么要设计出这样的一个人出来,我们还得从水浒传当中,对于人物本身的相关描写,以及诗词的评断,来诉说这个人物本身存在的意义。
阮氏三雄都是性格豪爽,侠肝义胆、嫉恶如仇,爱好抱打不平之人,然而仔细分析三人又有各自不同的鲜明性格。
阮小二在三个兄弟中居长,性格比较沉稳,这与他个人已经有了家室有关。阮小五好赌,性格层面有些抑郁。阮小七则是最为心直口快的一个,按照吴用的话说“七郎只是性快”。做事爽快,常常有惊人的举动。
金圣叹读批《水浒传》时,对阮氏三雄做以下评论:“阮小七是上上人物,写得另是一样气色。一百八人中,真要算做第一个快人,心快口快,使人对之,龌龊都销尽。阮小二、阮小五、张横、张顺,都是中上人物。”
如此看来,阮氏三雄在《水浒传》都属性格较为鲜明,皆是读者喜欢的人物。尤其阮小七最为爽快,从来不俗套世故,敢作敢为,再加上一首脍炙人口的《阮小七渔歌》,让读者深深将其铭记于心。
打方腊时,在乌龙岭战役,阮小二等乘驾船只,从急流下水,摇上滩去。方腊手下四个总管准备下五十连火排,上面堆放草把,草把里暗藏硫黄焰硝引火之物。把竹索编住,排在滩头。只见乌龙岭上把红旗一招,金鼓齐鸣,火排一齐点着,望下滩顺风冲将下来。背后大船一声喊起,都是长枪挠钩,尽随火排下来。阮小二急下水时,后船赶上,一挠钩搭住。阮小二心慌,怕吃他拿了去受辱,扯出腰刀自刎而亡。
在清溪县战役,李俊叫阮小五、阮小七扮作梢公,童威、童猛扮作随行水手,乘驾六十只粮船,船上都插着新换的献粮旗号,却从大溪里使将上去。向方腊诈降。方腊封李俊为水军都总管,阮小五、阮小七、童威、童猛为水军副总管。宋江军马攻城甚急,方腊出阵督战。只听得大内城中喊杀连天,火光遍地,兵马交加,却是李俊、阮小五、阮小七、童威、童猛在清溪城里放起火来。方腊见了,大驱御林军马,来救城中,入城混战。阮小五被方腊左丞相娄敏中所杀。
阮小七杀入方腊内苑深宫里面,搜出一箱,却是方腊伪造的平天冠、衮龙袍、碧玉带、白玉圭、无忧履。阮小七看见里面都是珍珠异宝,龙凤锦文,心里想道:“这是方腊穿的,我便着一着也不打紧。”便把衮龙袍穿了,系上碧玉带,着了无忧履,戴起平天冠,却把白玉圭插放怀里,跳上马,手执鞭,跑出宫前。三军众将,只道是方腊,一齐闹动。抢将拢来看时,却是阮小七,众皆大笑。早有童枢密带来的大将王禀、赵谭看见,骂道:“你这厮莫非要学方腊,做这等样子!”阮小七大怒,指着王禀、赵谭道:“你这两个直得甚鸟!若不是俺哥哥宋公明时,你这两个驴马头,早被方腊已都砍下了。今日我等众弟兄成了功劳,你们颠倒来欺负!朝廷不知备细,只道是两员大将来协助成功。”王禀、赵谭大怒,便要和阮小七火并。自有军校报知宋江,飞马到来。见阮小七穿着御衣服,宋江、吴用喝下马来,剥下违禁衣服,丢在一边。宋江陪话解劝。
王禀、赵谭二人虽被宋江并众将劝和了,只是记恨于心。平方腊后,阮小七虽然受了诰命,往盖天军做都统制,未及数日,王禀、赵谭怀挟帮源洞辱骂旧恨,累累于童枢密前诉说阮小七的过失。童贯把此事达知蔡京,奏过天子,请降了圣旨,行移公文到彼处,追夺阮小七本身的官诰,复为庶民。
第一种可能:他们这样的名字跟他们排行有关,排行是他们整个阮氏家族的排行,“阮小大、阮小三、阮小四、阮小六”等人在他们叔伯家里的堂兄弟,而没有随着他们三个好汉最后加入了水泊梁山,所以小说中也并没有这其他人的描述,淡化其他非好汉的堂兄弟。
第二种可能:这是阮氏所有兄弟姐妹间的排行,这之中的老大、老三、老四、老六都是女孩儿,到《水浒传》故事发生时应该都已经成出嫁他乡,同时在封建社会女人出嫁后更无地位,以“某某氏”称呼,与水浒好汉没什么关系,因此不必表述。古时“男尊女卑”思想很严重,对她们的记载也就惜墨如金。
第三种可能:是源于一个传说。传说,阮氏三雄原是一胎所生的孪生三兄弟。母亲早丧,家境贫寒,长到十几岁还没取个名字。一次老父患病,听郎中说要吃一种叫“泥里钻”的鲇鱼才能治好。三个儿子听说此事,冒着严寒,潜入水底各摸来一条鲇鱼。阮老汉要三个儿子将鱼都称一称。结果是一条二斤,一条五斤,一条七斤。老汉就按鱼的重量为这三个孪生的兄弟取名字,因此他们三人也就分别叫做阮小二、阮小五和阮小七。
第四种可能:也是源自于一个传说。山东省梁山县银山公社的石庙村,即当年的石碣村。村东有个四坟坑,当地老乡讲述,这就是阮氏另四位兄弟的埋葬地。老乡们说,阮氏兄弟原是七人,以打鱼为生,又具有豪侠的性格。兄弟七人不堪渔霸的残酷剥削和官府的横征暴敛,联合众渔民进行反抗。结果遭到官府、渔霸的镇压。于是他们铤而走险,抗官府、杀渔霸、劫富济贫,同前来清剿的官兵展开对抗。在一次鏖战中,七兄弟中四人战死,只有小二、小五和小七逃脱。事后,渔民们便把牺牲的阮氏四兄弟葬在四坟坑里。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后两种为传说,多为后人附会上去的不能当真。第二种说法古人“男尊女卑”思想严重,在排行的时候,把女孩儿考虑进去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只有第一种可能是最为靠谱。
“阮氏三雄”是古典名著小说《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的并称。原是北宋末年山东济州府石碣村的渔民,三人功夫出众,胆气过人,在江湖上很有名望。后来三人受“智多星”吴用之邀,与晁盖为首的一群好汉劫取了送给太师蔡京的“生辰纲”。案发后,众好汉一同上了梁山,打家劫舍,劫富济贫,后世留下了他们许多脍炙人口的英雄故事。
阮小二,梁山36天罡星之天剑星,排名第二十七位,梁山四寨水军头领第四位。原为山东济州府石碣村渔民,武艺出众,义气当先,敢为兄弟赴汤蹈火。在吴用的盛情邀请下。在梁山水寨任水军头领,水性好,武艺高,临危不乱,反对招安,高俅等几次攻打梁山泊,阮小二兄弟率水军大出风头,建立奇功伟业。在征讨方腊攻取乌龙岭时失利,逃生无路,自刎身亡,后被朝廷追封为忠武郎。
阮小五,梁山36天罡星之天罪星,排名第二十九位,梁山八大水军头领第五位。原为山东济州府石碣村渔民,水性好,武艺高。在吴用的盛情相邀下,他参与了劫取生辰纲的行动,事发后杀退追捕的官军,随众投奔梁山,任水军头领。他水上功夫十分高强,精明强悍,反对招安,他与童威一起驻守梁山东北水寨,高俅率大军围断梁山,阮小五在水中奋勇杀敌,屡次挫败敌军。在征讨方腊攻取清溪县时被娄敏中所杀,后被朝廷追封为忠武郎。
阮小七,梁山36天罡星之天败星,排名第三十一位,梁山水军八员头领第六位。原为山东济州府石碣村渔民。阮小七在阮氏三雄中年纪最小,跟随两个哥哥行走江湖,干下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黄泥冈和晁盖等用药酒麻倒青面兽杨志,劫了生辰纲。浔阳江上救宋江,打败官军。梁山泊里驾舟踏浪,先打败何涛,再打败高俅,水中的功夫,令梁山好汉们刮目相看。他与童猛一起驻守梁山泊西北水寨。受招安后,阮小七被封为盖天军都统制,未及数月,因穿着龙袍戏耍,得罪朝廷官员,被剥夺官职,贬成平民,重回石碣村打鱼,侍奉年迈的老母亲,活到七十无病而终。
关于阮小七在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人,众家说法不一,绝大多数认为这个人物是《水浒传》作者施耐庵自己杜撰的一个人物。但是,他为什么要设计出这样的一个人出来,我们还得从水浒传当中,对于人物本身的相关描写,以及诗词的评断,来诉说这个人物本身存在的意义。
阮氏三雄都是性格豪爽,侠肝义胆、嫉恶如仇,爱好抱打不平之人,然而仔细分析三人又有各自不同的鲜明性格。
阮小二在三个兄弟中居长,性格比较沉稳,这与他个人已经有了家室有关。阮小五好赌,性格层面有些抑郁。阮小七则是最为心直口快的一个,按照吴用的话说“七郎只是性快”。做事爽快,常常有惊人的举动。
金圣叹读批《水浒传》时,对阮氏三雄做以下评论:“阮小七是上上人物,写得另是一样气色。一百八人中,真要算做第一个快人,心快口快,使人对之,龌龊都销尽。阮小二、阮小五、张横、张顺,都是中上人物。”
如此看来,阮氏三雄在《水浒传》都属性格较为鲜明,皆是读者喜欢的人物。尤其阮小七最为爽快,从来不俗套世故,敢作敢为,再加上一首脍炙人口的《阮小七渔歌》,让读者深深将其铭记于心。
打方腊时,在乌龙岭战役,阮小二等乘驾船只,从急流下水,摇上滩去。方腊手下四个总管准备下五十连火排,上面堆放草把,草把里暗藏硫黄焰硝引火之物。把竹索编住,排在滩头。只见乌龙岭上把红旗一招,金鼓齐鸣,火排一齐点着,望下滩顺风冲将下来。背后大船一声喊起,都是长枪挠钩,尽随火排下来。阮小二急下水时,后船赶上,一挠钩搭住。阮小二心慌,怕吃他拿了去受辱,扯出腰刀自刎而亡。
在清溪县战役,李俊叫阮小五、阮小七扮作梢公,童威、童猛扮作随行水手,乘驾六十只粮船,船上都插着新换的献粮旗号,却从大溪里使将上去。向方腊诈降。方腊封李俊为水军都总管,阮小五、阮小七、童威、童猛为水军副总管。宋江军马攻城甚急,方腊出阵督战。只听得大内城中喊杀连天,火光遍地,兵马交加,却是李俊、阮小五、阮小七、童威、童猛在清溪城里放起火来。方腊见了,大驱御林军马,来救城中,入城混战。阮小五被方腊左丞相娄敏中所杀。
阮小七杀入方腊内苑深宫里面,搜出一箱,却是方腊伪造的平天冠、衮龙袍、碧玉带、白玉圭、无忧履。阮小七看见里面都是珍珠异宝,龙凤锦文,心里想道:“这是方腊穿的,我便着一着也不打紧。”便把衮龙袍穿了,系上碧玉带,着了无忧履,戴起平天冠,却把白玉圭插放怀里,跳上马,手执鞭,跑出宫前。三军众将,只道是方腊,一齐闹动。抢将拢来看时,却是阮小七,众皆大笑。早有童枢密带来的大将王禀、赵谭看见,骂道:“你这厮莫非要学方腊,做这等样子!”阮小七大怒,指着王禀、赵谭道:“你这两个直得甚鸟!若不是俺哥哥宋公明时,你这两个驴马头,早被方腊已都砍下了。今日我等众弟兄成了功劳,你们颠倒来欺负!朝廷不知备细,只道是两员大将来协助成功。”王禀、赵谭大怒,便要和阮小七火并。自有军校报知宋江,飞马到来。见阮小七穿着御衣服,宋江、吴用喝下马来,剥下违禁衣服,丢在一边。宋江陪话解劝。
王禀、赵谭二人虽被宋江并众将劝和了,只是记恨于心。平方腊后,阮小七虽然受了诰命,往盖天军做都统制,未及数日,王禀、赵谭怀挟帮源洞辱骂旧恨,累累于童枢密前诉说阮小七的过失。童贯把此事达知蔡京,奏过天子,请降了圣旨,行移公文到彼处,追夺阮小七本身的官诰,复为庶民。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