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中打和摩的关系
答案:6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12 19:46
- 提问者网友:趣果有间
- 2021-04-12 07:41
乒乓球中打和摩的关系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逐風
- 2021-04-12 07:47
楼主是乒乓球专业的啊?经常写论文?帮你找了一篇。
“打摩结合”---速度与旋转的结合
jlw
“打摩结合”是乒乓球技术的精髓,精髓的重要作用不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总是从不同方面发挥出来。乒乓球运动发展到今天,速度与旋转的有机结合显出更大的威力,那种单纯速度、单纯旋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速度与旋转分别是“打”与“摩”两种不同击球力的作用结果,“打”可以产生球的加速度,“摩”则能产生球旋转的角加速度。不同的加速度,不同的运动形式。从动力学角度看,速度与旋转的结合,即“打摩结合”的结果。本帖试图对“打”与速度、“摩”与旋转、“打摩结合”与速度旋转结合的动力机制进行探讨。
1. “打”与速度
打乒乓球,打字当头。“打”的意思是撞击球的力,即通过球心的撞击力,如王涛所说,弹击用力,力要过球心。撞击力越大,球速就越快。对球而言,球的质量大小不变,撞击力与球的加速度呈现比例关系;而对打球人来讲,由于击球的动作结构和发力方式不同,力与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并不像球那样的简单线性关系。那么打球人发力与速度存在什么关系呢?怎样去“打”才能产生高速度呢?
由动力学可知,动量定理与运动定律具有应用的等效性,因为前者是后者的原本形式,而且在许多情况下更具有实用性。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后者是从状态效果表述的,而前者则是对系统运动过程描述的,这种过程描述揭示出了系统的合外力来自系统总动量随时间的变化率。因此,作用到乒乓球上的合外力由动量定理看到包含三个物理量:质量、速度和时间。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告诉人们,击球力不仅与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动量呈线性比例关系,而且还与作用时间之间存在着负指数的非线性关系。根据这种综合性的关系,打球时须注意:一、强调重心打球,整体发力,以增大击球时人体的动量及其变化;二、发力需要协调集中,瞬间爆发,充分利用力与时间的非线性关系,可有效增大力量和速度。
进入大球时代后,为了追求速度和旋转。撞击力---“打”的作用更加凸现出来。击球动作中蹬腿转腰、肩髋关节的利用比以往更加重视。韩国式的大力击球已经在马琳等中国队员身上体现出来。有力量才有速度。打球人打球,首先要发力打,然后是如何打,才能打出高速度。打乒乓球,打字当头。先打后摩,打摩结合。运动过程,自然有序。当然,关于摩的作用,同样需要高度重视。
2.摩与旋转
摩是摩擦球之力的简称。习惯说法“摩”通常与旋转联系在一起,这种口头用语一般给人以直观形象的意义。同时,“摩”字也容易造成一些误解,例1,“摩”与摩擦力混淆。实际上,通常说“摩”这个摩擦球之力并不是摩擦力,而是与摩擦力方向相反的击球力的切向分力。切向力是使球旋转产生力矩的力,而摩擦力则是阻碍球转动的力。两个力虽然是同时存在与作用,但完全是具有不同性质的不同的力。例2,摩擦被误认为是旋转的基础、原因和奥秘,甚至放在首位,看成唯一。由动力学可知,旋转的真正动力因,解决旋转问题的钥匙,并不是力,而是表征转动效应量度的矩。矩是转动的原因,而力是运动的原因。只有矩的概念(包括力矩、力偶矩、动量矩等)、转动定律和角动量定理等才是认知、理解和应用旋转的理论基础,而力仅是其中一个要素。
乒乓世界是一个旋转世界,只有找到旋转真正原因时,才会找到有效的控制方法。对于球的速度和旋转而言,应用《力向一点平移定理》,可以描述球受到力和力偶矩的作用,并使球产生一边前进一边旋转的运动状态。对于打球人而言,怎样去“摩与旋转”呢?如同上述解决“打与速度”问题时应用动量定理和运动定律类似,应用角动量定理比转动定律更为有效。这是由于角动量定理更明确地给出了旋转的原因,即外力矩与角动量(动量矩)随时间的变化率的关系。由此可见,旋转与角动量比例关系,特别是与时间的非线性关系。同时,旋转还与转动矢径、转动惯量等参量相关,这是旋转比速度较为复杂的地方。尽管如此,打球人只要认识和掌握了这些参量和相互联系,就会在旋转的世界中取得主动和自由。
3. 打摩结合的威力
像自然界中自由粒子结合成复合粒子那样,单纯的打与摩实现“打摩结合”以后,可释放结合的能量,结果更有威力、更加稳定。其稳定表现在弧线控制方便与命中率的提高上;其威力则反映在加快的速度上,其中包括球飞行的速度和旋转的角速度,即速度与旋转。
现以爆冲为例,看看“打摩结合”如何产生速度与旋转的结合。爆冲之爆,在于第一弧线突然加快;爆冲之冲,在于第二弧线强烈前冲。爆冲的第一弧线和第二弧线皆快,比较弹击仅第一弧线快,前冲仅第二弧线快,爆冲就有更大的威力。而产生这种更大威力的动力正是来源于撞击力与切向力的结合,即打摩结合。可见作为乒乓技术精髓的“打摩结合”实际是爆冲技术的动力机制。
从爆冲的蹬腿、转腰和挥臂动作看,发力是一个整体、协调和集中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客观不可逆性决定了技术动作的先后次序的存在。通常为了分析运动特性,可以把击球力分解为撞击力和切向力,这两个分力是同时存在与产生作用的。“先打后摩”和 “打摩结合”分别相应于发力过程和击球瞬间。通常说腰腿发力为第一速度,而腰臂发力为第二速度;或者说先加速(一次加速)和后加速(二次加速)。这些说法可以理解 “先打后摩”的先后关系,而“打摩结合”则是全身协调集中发力的关键。关键在于击球点这一时空点,即击球一瞬间。为了理解这一点,这一瞬间的重要性,可联想乒乓球运动和太极拳运动十分相似。它们都是追求“上下相随、内外相合”,脑力、气力和体力的三力合一,使身体各部分的动作在击球瞬间力求同向同步和同时性。其中同时性的概念最为重要,它的使用相对一定的坐标,相对击球先后过程的历时性。这是击球一瞬间的精华所在,也是“打摩结合”的精华所在。
乒乓球运动进入打球时代后,击球动作和击球力量比以前加大是现在追求速度旋转的必然。从本质上讲,打球技术是一种发力的技术,而发力的效果则表现在球的速度和旋转上。随着乒乓球技术潮流的发展,人们将从广度和深度上增强对速度与旋转结合的动力机制的认识、理解和应用。一种熟悉而新颖的意识、一种习惯而新潮的技术,即“速度与旋转的结合 ---“打摩结合”必将在乒乓球运动发展中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参考资料:http://bbs.hefei.cc/viewthread.php?tid=1973372
“打摩结合”---速度与旋转的结合
jlw
“打摩结合”是乒乓球技术的精髓,精髓的重要作用不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总是从不同方面发挥出来。乒乓球运动发展到今天,速度与旋转的有机结合显出更大的威力,那种单纯速度、单纯旋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速度与旋转分别是“打”与“摩”两种不同击球力的作用结果,“打”可以产生球的加速度,“摩”则能产生球旋转的角加速度。不同的加速度,不同的运动形式。从动力学角度看,速度与旋转的结合,即“打摩结合”的结果。本帖试图对“打”与速度、“摩”与旋转、“打摩结合”与速度旋转结合的动力机制进行探讨。
1. “打”与速度
打乒乓球,打字当头。“打”的意思是撞击球的力,即通过球心的撞击力,如王涛所说,弹击用力,力要过球心。撞击力越大,球速就越快。对球而言,球的质量大小不变,撞击力与球的加速度呈现比例关系;而对打球人来讲,由于击球的动作结构和发力方式不同,力与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并不像球那样的简单线性关系。那么打球人发力与速度存在什么关系呢?怎样去“打”才能产生高速度呢?
由动力学可知,动量定理与运动定律具有应用的等效性,因为前者是后者的原本形式,而且在许多情况下更具有实用性。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后者是从状态效果表述的,而前者则是对系统运动过程描述的,这种过程描述揭示出了系统的合外力来自系统总动量随时间的变化率。因此,作用到乒乓球上的合外力由动量定理看到包含三个物理量:质量、速度和时间。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告诉人们,击球力不仅与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动量呈线性比例关系,而且还与作用时间之间存在着负指数的非线性关系。根据这种综合性的关系,打球时须注意:一、强调重心打球,整体发力,以增大击球时人体的动量及其变化;二、发力需要协调集中,瞬间爆发,充分利用力与时间的非线性关系,可有效增大力量和速度。
进入大球时代后,为了追求速度和旋转。撞击力---“打”的作用更加凸现出来。击球动作中蹬腿转腰、肩髋关节的利用比以往更加重视。韩国式的大力击球已经在马琳等中国队员身上体现出来。有力量才有速度。打球人打球,首先要发力打,然后是如何打,才能打出高速度。打乒乓球,打字当头。先打后摩,打摩结合。运动过程,自然有序。当然,关于摩的作用,同样需要高度重视。
2.摩与旋转
摩是摩擦球之力的简称。习惯说法“摩”通常与旋转联系在一起,这种口头用语一般给人以直观形象的意义。同时,“摩”字也容易造成一些误解,例1,“摩”与摩擦力混淆。实际上,通常说“摩”这个摩擦球之力并不是摩擦力,而是与摩擦力方向相反的击球力的切向分力。切向力是使球旋转产生力矩的力,而摩擦力则是阻碍球转动的力。两个力虽然是同时存在与作用,但完全是具有不同性质的不同的力。例2,摩擦被误认为是旋转的基础、原因和奥秘,甚至放在首位,看成唯一。由动力学可知,旋转的真正动力因,解决旋转问题的钥匙,并不是力,而是表征转动效应量度的矩。矩是转动的原因,而力是运动的原因。只有矩的概念(包括力矩、力偶矩、动量矩等)、转动定律和角动量定理等才是认知、理解和应用旋转的理论基础,而力仅是其中一个要素。
乒乓世界是一个旋转世界,只有找到旋转真正原因时,才会找到有效的控制方法。对于球的速度和旋转而言,应用《力向一点平移定理》,可以描述球受到力和力偶矩的作用,并使球产生一边前进一边旋转的运动状态。对于打球人而言,怎样去“摩与旋转”呢?如同上述解决“打与速度”问题时应用动量定理和运动定律类似,应用角动量定理比转动定律更为有效。这是由于角动量定理更明确地给出了旋转的原因,即外力矩与角动量(动量矩)随时间的变化率的关系。由此可见,旋转与角动量比例关系,特别是与时间的非线性关系。同时,旋转还与转动矢径、转动惯量等参量相关,这是旋转比速度较为复杂的地方。尽管如此,打球人只要认识和掌握了这些参量和相互联系,就会在旋转的世界中取得主动和自由。
3. 打摩结合的威力
像自然界中自由粒子结合成复合粒子那样,单纯的打与摩实现“打摩结合”以后,可释放结合的能量,结果更有威力、更加稳定。其稳定表现在弧线控制方便与命中率的提高上;其威力则反映在加快的速度上,其中包括球飞行的速度和旋转的角速度,即速度与旋转。
现以爆冲为例,看看“打摩结合”如何产生速度与旋转的结合。爆冲之爆,在于第一弧线突然加快;爆冲之冲,在于第二弧线强烈前冲。爆冲的第一弧线和第二弧线皆快,比较弹击仅第一弧线快,前冲仅第二弧线快,爆冲就有更大的威力。而产生这种更大威力的动力正是来源于撞击力与切向力的结合,即打摩结合。可见作为乒乓技术精髓的“打摩结合”实际是爆冲技术的动力机制。
从爆冲的蹬腿、转腰和挥臂动作看,发力是一个整体、协调和集中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客观不可逆性决定了技术动作的先后次序的存在。通常为了分析运动特性,可以把击球力分解为撞击力和切向力,这两个分力是同时存在与产生作用的。“先打后摩”和 “打摩结合”分别相应于发力过程和击球瞬间。通常说腰腿发力为第一速度,而腰臂发力为第二速度;或者说先加速(一次加速)和后加速(二次加速)。这些说法可以理解 “先打后摩”的先后关系,而“打摩结合”则是全身协调集中发力的关键。关键在于击球点这一时空点,即击球一瞬间。为了理解这一点,这一瞬间的重要性,可联想乒乓球运动和太极拳运动十分相似。它们都是追求“上下相随、内外相合”,脑力、气力和体力的三力合一,使身体各部分的动作在击球瞬间力求同向同步和同时性。其中同时性的概念最为重要,它的使用相对一定的坐标,相对击球先后过程的历时性。这是击球一瞬间的精华所在,也是“打摩结合”的精华所在。
乒乓球运动进入打球时代后,击球动作和击球力量比以前加大是现在追求速度旋转的必然。从本质上讲,打球技术是一种发力的技术,而发力的效果则表现在球的速度和旋转上。随着乒乓球技术潮流的发展,人们将从广度和深度上增强对速度与旋转结合的动力机制的认识、理解和应用。一种熟悉而新颖的意识、一种习惯而新潮的技术,即“速度与旋转的结合 ---“打摩结合”必将在乒乓球运动发展中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参考资料:http://bbs.hefei.cc/viewthread.php?tid=1973372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零点过十分
- 2021-04-12 10:52
拉弧圈时应该先打后摩,这样弧圈更暴,光是摩擦的话旋转有了,但速度慢,不爆
- 2楼网友:时间的尘埃
- 2021-04-12 10:38
自己参悟吧
- 3楼网友:woshuo
- 2021-04-12 09:48
打是指撞击,摩是指摩擦。
- 4楼网友:神的生死簿
- 2021-04-12 09:36
在胶皮摩擦系数衡定的前提下,球与胶皮间的压力越大,静摩擦的最大值也就越大。
也就是说当击打越充分,才能保证以更大力量摩擦时球不会打滑,球的旋转的最大值才越大。
所以说:击打是摩擦的基础。
也就是说当击打越充分,才能保证以更大力量摩擦时球不会打滑,球的旋转的最大值才越大。
所以说:击打是摩擦的基础。
参考资料:在胶皮摩擦系数衡定的前提下,球与胶皮间的压力越大,静摩擦的最大值也就越大。
- 5楼网友:孤老序
- 2021-04-12 08:43
由F=uN得:在胶皮摩擦系数衡定的前提下,球与胶皮间的压力越大,静摩擦的最大值也就越大。
也就是说当击打越充分,才能保证以更大力量摩擦时球不会打滑,球的旋转的最大值才越大。
所以说:击打是摩擦的基础。
但是也要注意一点,要掌握击打和摩擦的比例,击打只是摩擦的基础,要旋转强还得靠你摩擦。
也就是说当击打越充分,才能保证以更大力量摩擦时球不会打滑,球的旋转的最大值才越大。
所以说:击打是摩擦的基础。
但是也要注意一点,要掌握击打和摩擦的比例,击打只是摩擦的基础,要旋转强还得靠你摩擦。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