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曾巩的《宜黄县学记》译文.
答案:2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1 23:28
- 提问者网友:欺烟
- 2021-01-31 23:47
求曾巩的《宜黄县学记》译文.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不甚了了
- 2021-02-01 01:24
只有古文的啊!古之人,自家至于天子之国皆有学,自幼至于长,未尝去于学之中.学有《诗》《书》六艺、弦歌洗爵、俯仰之容、升降之节,以习其心体、耳目、手足之举措;又有祭祀、乡射、养老之礼,以习恭让;进材、论狱、出兵授捷之法,以习其从事.师友以解其惑,劝惩以勉其进,戒其不率,其所为具如此.而其大要,则务使人人学其性,不独防其邪僻放肆也.虽有刚柔缓急之异,皆可以进之中,而无过不及.使其识之明,气之充于其心,则用之于进退语默之际,而无不得其宜;临之以祸福死生之故,无足动其意者.为天下之士,为所以养其身之备如此,则又使知天地事物之变,古今治乱之理,至于损益废置、先后始终之要,无所不知.其在堂户之上,而四海九州之业、万世之策皆得,及出而覆天下之任,列百官之中,则随所施为,无不可者.何则?其素所学问然也.盖凡人之起居、饮食、动作之小事,至于修身为国家天下之大体,皆自学出,而无斯须去于教也.其动于视听四支者,必使其洽于内;其谨于初者,必使其要于终.驯之以自然,而待之以积久.噫!何其至也.故其俗之成,则刑罚措;其材之成,则三公百官得其士;其为法之永,则中材可以守;其入人之深,则虽更衰世而不乱.为教之极至此,鼓舞天下,而人不知其从之,岂用力也哉!及三代衰,圣人之制作尽坏,千余年之间,学有存者,亦非古法.人之体性之举动,唯其所自肆,而临政治人之方,固不素讲.士有聪明朴茂之质,而无教养之渐,则其材之不成,固然.盖以不学未成之材,而为天下之吏,又承衰弊之后,而治不教.真的找不到非常抱歉!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鸠书
- 2021-02-01 02:25
感谢回答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