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容忍》读后感和巴金《伤害》读后感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5 20:30
- 提问者网友:無理詩人
- 2021-02-25 01:12
跪求《容忍》读后感和巴金《伤害》读后感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不想翻身的咸鱼
- 2021-02-25 02:12
读《容忍》有感
今天,无意中读到季羡林老先生写的的一篇文章《容忍》,意味深长,耐人寻味。是啊,人处在家庭和社会中,有时候恐怕需要讲点容忍的。
唐朝有一个姓张的大官,家庭和睦,美名远扬。一直传到了皇帝的耳中。皇帝赞美他治家有道,问他道在何处,他一气写了100个“忍”字。这说得非常清楚,家庭中要互相容忍,才能和睦。
现在我们中国人的容忍水平,看了真让人气短。在公共汽车上,挤挤碰碰是常见的现象。如果碰了或者踩了别人,连忙说一声:“对不起”!就能够化干戈为玉帛,然而有不少人连“对不起”都不会说了。于是,就相吵相骂,甚至于扭打,甚至打得头破血流。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怎么竟成了这个样子!难道这不值得我们深思吗?我在自己心中暗暗祝愿:容忍兮,归来。
读《伤害》有感
《伤害》讲述的是作者连续两次在街上碰到同样的场景:同一个干瘦黝黑的孩子无力地捧着破碗站在面食担子前,羡慕地望着同样两个肥胖的孩子“嘘嘘”地吃东西。作者两次都递给他一张角票,男孩两次都茫然地望着作者,然后两人分开。
第一次,作者问他:“你有没有家?有没有亲人?”第二次,作者问他:“你有没有一个家?有没有一个亲人?”就这样,他“不知不觉间在那个时候犯了不可补偿的过失”。
关于家和亲人的提问对于那个小男孩而言,或者是一种残酷的伤害。然而我觉得相比于今天的乞丐而言,这已经算是一种温暖。
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正在广州光孝寺外等候寺内拜神的父母。每年的大年初一,寺外的马路都布满了各式各样的乞丐。其中有些乞丐的状况,惨不忍睹。在这里,我看到一个与《伤害》中截然不同的情景:这里的乞丐,不理解乞讨的耻辱,他们尽量利用自身身体的缺陷,博取路人的同情;今天的“善男信女”,吝啬于一句简单的问候,却比作者巴金“慷慨”得多,投入的金钱的面值也大得多。或许这样,乞丐们的渴求满足了,路人们赶路的目的也达到了。我当时亲眼目睹一位只能爬行的乞丐停在马路中央,身后是一辆庞大的公共汽车,司机猛按喇叭。乞丐艰难地用双臂挪动身体,汽车迫切地向乞丐前进一毫一尺。那些“善男信女”们,像看马戏般不断地投向金钱,却不肯给予援助。
当时,我手握着的是《伤害》这篇文章。究竟,什么才是伤害?是巴金的一句问候?还是现代人金钱至上的援助?我在想,寺里的受人供奉的神灵哦,为何世间的乞丐得不到你的庇佑?那些“善男信女”哦,你们有向善的心,为何行为却如此冷酷?
巧合地,我看到今天的广州日报的名为《乞讨的孩子》的文章。文中的孩子,“一直玩弄着手中的气球,偶尔不忘自己的目的,说‘叔叔给五毛钱’这些话,像挠痒痒一样,随口即说,流畅自然。”当作者问孩子父亲的姓氏时,他“开始说一,转口说三,顿了顿,又说姓五。”在作者犹豫的时候,“没有任何征兆,他就跪了下来,非常随意的一个动作。”这个小男孩,比《伤害》中的男孩坦率得多了,他的乞讨的意识和目的是那样明晰!然而,这仅是一个四岁的孩子。在他积蓄不多的语言中,充满了乞讨的意味。
倘若巴金先生还在,面对这样一个男孩,他会怎样对待?那两句几十年前说过的问候,还是一个“不可补偿的过失”吗?
今天,无意中读到季羡林老先生写的的一篇文章《容忍》,意味深长,耐人寻味。是啊,人处在家庭和社会中,有时候恐怕需要讲点容忍的。
唐朝有一个姓张的大官,家庭和睦,美名远扬。一直传到了皇帝的耳中。皇帝赞美他治家有道,问他道在何处,他一气写了100个“忍”字。这说得非常清楚,家庭中要互相容忍,才能和睦。
现在我们中国人的容忍水平,看了真让人气短。在公共汽车上,挤挤碰碰是常见的现象。如果碰了或者踩了别人,连忙说一声:“对不起”!就能够化干戈为玉帛,然而有不少人连“对不起”都不会说了。于是,就相吵相骂,甚至于扭打,甚至打得头破血流。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怎么竟成了这个样子!难道这不值得我们深思吗?我在自己心中暗暗祝愿:容忍兮,归来。
读《伤害》有感
《伤害》讲述的是作者连续两次在街上碰到同样的场景:同一个干瘦黝黑的孩子无力地捧着破碗站在面食担子前,羡慕地望着同样两个肥胖的孩子“嘘嘘”地吃东西。作者两次都递给他一张角票,男孩两次都茫然地望着作者,然后两人分开。
第一次,作者问他:“你有没有家?有没有亲人?”第二次,作者问他:“你有没有一个家?有没有一个亲人?”就这样,他“不知不觉间在那个时候犯了不可补偿的过失”。
关于家和亲人的提问对于那个小男孩而言,或者是一种残酷的伤害。然而我觉得相比于今天的乞丐而言,这已经算是一种温暖。
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正在广州光孝寺外等候寺内拜神的父母。每年的大年初一,寺外的马路都布满了各式各样的乞丐。其中有些乞丐的状况,惨不忍睹。在这里,我看到一个与《伤害》中截然不同的情景:这里的乞丐,不理解乞讨的耻辱,他们尽量利用自身身体的缺陷,博取路人的同情;今天的“善男信女”,吝啬于一句简单的问候,却比作者巴金“慷慨”得多,投入的金钱的面值也大得多。或许这样,乞丐们的渴求满足了,路人们赶路的目的也达到了。我当时亲眼目睹一位只能爬行的乞丐停在马路中央,身后是一辆庞大的公共汽车,司机猛按喇叭。乞丐艰难地用双臂挪动身体,汽车迫切地向乞丐前进一毫一尺。那些“善男信女”们,像看马戏般不断地投向金钱,却不肯给予援助。
当时,我手握着的是《伤害》这篇文章。究竟,什么才是伤害?是巴金的一句问候?还是现代人金钱至上的援助?我在想,寺里的受人供奉的神灵哦,为何世间的乞丐得不到你的庇佑?那些“善男信女”哦,你们有向善的心,为何行为却如此冷酷?
巧合地,我看到今天的广州日报的名为《乞讨的孩子》的文章。文中的孩子,“一直玩弄着手中的气球,偶尔不忘自己的目的,说‘叔叔给五毛钱’这些话,像挠痒痒一样,随口即说,流畅自然。”当作者问孩子父亲的姓氏时,他“开始说一,转口说三,顿了顿,又说姓五。”在作者犹豫的时候,“没有任何征兆,他就跪了下来,非常随意的一个动作。”这个小男孩,比《伤害》中的男孩坦率得多了,他的乞讨的意识和目的是那样明晰!然而,这仅是一个四岁的孩子。在他积蓄不多的语言中,充满了乞讨的意味。
倘若巴金先生还在,面对这样一个男孩,他会怎样对待?那两句几十年前说过的问候,还是一个“不可补偿的过失”吗?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千夜
- 2021-02-25 03:52
自己写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