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列传 蒙恬者,其先齐人也。蒙恬弟毅。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延袤万余里。是时蒙恬威振匈奴。始皇甚尊宠蒙氏,信任贤之。而亲近蒙毅,位至上卿,出则参乘,入则御前。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
赵高者,诸赵疏远属也。赵高昆弟数人,世世卑贱。秦王闻高强力,通于狱法,举以为中车府令。高即私事公子胡亥,喻之决狱。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于事也,赦之,复其官爵。
始皇三十七年冬,行出游会稽,并海上,北走琅邪。道病,使蒙毅还祷山川,未反。始皇至沙丘崩,秘之,群臣莫知。是时丞相李斯、公子胡亥、中车府令赵高常从。高雅得幸于胡亥,欲立之,又怨蒙毅法治之而不为己也,因有贼心,乃与丞相李斯、公子胡亥阴谋,立胡亥为太子。太子已立,遣使者以罪赐公子扶苏、蒙恬死。扶苏已死,蒙恬疑而复请之。赵高因为胡亥忠计,欲以灭蒙氏,乃言曰:“臣闻先帝欲举贤立太子久矣,而毅谏曰‘不可’。若知贤而俞弗立,则是不忠而惑主也。以臣愚意,不若诛之。”胡亥听而系蒙毅于代。前已囚蒙恬于阳周。丧至咸阳,已葬,太子立为二世皇帝,而赵高亲近,日夜毁恶蒙氏,求其罪过,举劾之。
子婴进谏曰:“今蒙氏,秦之大臣谋士也,而主欲一旦弃去之,臣窃以为不可。诛杀忠臣而立无节行之人,是内使群臣不相信而外使斗士之意离也。”胡亥不听,而遣御史曲宫乘传之代。使者知胡亥之意,不听蒙毅之言,遂杀之。
二世又遣使者之阳周,令蒙恬曰:“君之过多矣,而卿弟毅有大罪,法及内史。”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凡臣之言,非以求免于咎也,将以谏而死,愿陛下为万民思从道也。”使者曰:“臣受诏行法于将军,不敢以将军言闻于上也。”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良久,徐曰:“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土渐万余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也。”乃吞药自杀。(选自《史记卷八十八·蒙恬列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始皇甚尊宠蒙氏,信任贤之——认为……有贤能
B.高雅得幸于胡亥——很、极
C.而遣御史曲宫乘传之代——驿站车马
D.而卿弟毅有大罪,法及内史——牵扯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因击沛公于坐
B.又怨蒙毅法治之而不为己也——先破秦入关者王之
C. 举以为中车府令——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D. 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3.下列各句中与“是时蒙恬威振匈奴”句式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B.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C.还矢先王
D.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蒙恬先人虽是齐国人,但因出身得出任秦将,领军打仗颇有功绩。后又领军三十万,向北驱逐了戎狄。
B.蒙恬立下赫赫功劳,秦王颇为信任,进而信任蒙恬的弟弟蒙毅。蒙恬在外打仗,而蒙毅在内替他策划。
C.赵高犯了大罪,秦始皇让蒙毅依法惩治他,蒙毅不敢枉法,判赵高死罪,但秦始皇因赵高办事认真勤勉,又赦免了他。
D.胡亥听信赵高谗言,把蒙恬和蒙毅分别关押在不同地方。并且不顾子婴的劝谏,杀死蒙毅,逼死蒙恬。
5.翻译。
①秦王闻高强力,通于狱法,举以为中车府令。(《蒙恬列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史记卷八十八·蒙恬列传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14 09:45
- 提问者网友:浪荡绅士
- 2021-04-13 22:07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思契十里
- 2021-04-13 23:36
1、B2、B3、C4、B 5、①秦始皇听说赵高很有能力,通晓刑狱法律,提拔他担任中车府令。 ②(我)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变故的发生啊。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行雁书
- 2021-04-14 01:03
这下我知道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