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小问题,今天听到一个女把有首诗念错了,就是那一句:我言秋日胜春朝(初中的课后古诗背诵,大...
答案:5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7 18:00
- 提问者网友:雾里闻花香
- 2021-03-07 06:00
我有一个小问题,今天听到一个女把有首诗念错了,就是那一句:我言秋日胜春朝(初中的课后古诗背诵,大家很熟吧),这句话应念zhao.而她念成了chao,这也能错?重点是她成绩还不错,我就纳闷了,成绩是通过考试出效果的,成绩好并不代表知识好吗,妈的,太扯了,一联想到我背烂了历史书也只能及格,尼妈,考试是考题目,不是考知识!,知识在题目里只能体现四五成吗,另外快80来天高考了,我是应该熬到12点多掌握书本,做完尽量多的题,还是倾斜到题目上,多研究模拟卷,做下精题呢,请大家不吝赐教,请大家发下自己的经验,怎样才是有效的(ps,我并非找捷径,真心求教,毕竟我知道成绩不是那么容易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行路难
- 2021-03-07 06:54
1. 高分未必代表能力怎么样,更为比代表不能犯错。你可能没有做过你所认为的成绩好的学生,做过你就知道了。
2. 考试目的是区分所谓的优略,这种制度是比较落后和低级的方式,只能代表人考分的能力,不能代表其他任何东西(考高分也是一种伟大的能力,也体现出很多素质)。
3. 如果你真的背烂了历史书还知识及格,那应该是你没有理解考试的含义。考试就要灭绝你的人性和个性,不是你认为的什么就答什么,更应该深入揣摩命题人的意图和阅卷人想看到的答案。所以不建议要做太多题目。应该做优质的试题,然后用心思考自身知识用什么样的方式展现给阅卷人。
4. 心态非常重要,相信自己,看淡分数的结果,关注长远的发展。方法,态度,习惯,热爱这些东西才是你未来真正能体现价值的地方,而非分数(当然这些东西并非完全和分数对立)。如果你还要在中国读大学,希望你能理解我所说的。
祝你好运吧!
2. 考试目的是区分所谓的优略,这种制度是比较落后和低级的方式,只能代表人考分的能力,不能代表其他任何东西(考高分也是一种伟大的能力,也体现出很多素质)。
3. 如果你真的背烂了历史书还知识及格,那应该是你没有理解考试的含义。考试就要灭绝你的人性和个性,不是你认为的什么就答什么,更应该深入揣摩命题人的意图和阅卷人想看到的答案。所以不建议要做太多题目。应该做优质的试题,然后用心思考自身知识用什么样的方式展现给阅卷人。
4. 心态非常重要,相信自己,看淡分数的结果,关注长远的发展。方法,态度,习惯,热爱这些东西才是你未来真正能体现价值的地方,而非分数(当然这些东西并非完全和分数对立)。如果你还要在中国读大学,希望你能理解我所说的。
祝你好运吧!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渊鱼
- 2021-03-07 11:05
1. 不要看人家的短处,人都会犯错,这点要有宽容之心,成绩好的人也有犯错的时候;
2. 不要妄自菲薄,自己也有很多闪光点的,要善于去发现自我,及时肯定自我,增强自信心;
3. 熬夜的情况还是要看自己,调整好自己的生物钟,这点比学一两个知识点更重要;
4. 善于发现学习的规律,及时总结,找到最有利于自己的,毕竟考完中考,以后还有高考等,眼光要放长远一些……
5. 祝你成功……
- 2楼网友:有你哪都是故乡
- 2021-03-07 09:25
你好!
这就是应试教育的悲哀之处,话说你背烂了历史书还只能及格我就不信了。。。好吧言归正传首先你要把基础知识都融会贯通,怎么叫融会贯通呢?比如说数学物理吧,给你一个题目,至少解题所需要的公式什么的你得记得住吧,还有不要只是一味解出答案就好了,你应该想想还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做,然后就是做题了,做多了见识就多了,应付起来肯定要轻松一点;文科么。。。把书背烂了真是可以了呵呵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 3楼网友:轻雾山林
- 2021-03-07 07:50
中国的考试制度固然有弊端,但是死记硬背也没什么丢人好吗?读音读错了能说明人家成绩行知识不行?谁说知识和题目是截然不同的,我理解的东西也可能很快就忘了,我死记硬背的到现在还记得。如果一个考试对你的人生目标有帮助,你管他那么多呢。关键是其实你为了考试而拼搏(不管是死记硬背、死磕烂打、通宵熬夜),你拼过了,就是一个小成功,你敢说你不会为此欣喜?而且不知不觉中你真的掌握了一些知识,即使忘了将来也会很容易拾起来。
至于高考的准备,我觉得应该先掌握书本,然后做模拟题和真题,不会的地方回到书本上找几本知识和答案。其实高考的东西还是挺好的知识。
- 4楼网友:孤独的牧羊人
- 2021-03-07 07:29
1. 没有捷径和速成,只能系统性的按自己所长去“学会”课本和试卷上的内容;
2. 首先是把要记要背的都记下来,然后再分析自己以前考试时出错的主要在哪些地方,为什么出错,是背不熟记不住,还是不清楚题目而答错。
3. 很多人因精神上太过于紧张,却又不无法集中精神,所要学要记的内容花费很长时间却只有一半的效率,主要是因为不自信,而且过多的怀疑使自己没有热情,考虑一下,自己烦什么,为什么烦,问自己:烦有什么用?既然烦没用,不如找找其中的乐趣,去发现,只有当你记和背还有练的那些知识能举一反三的应用,信手可以拈来的时候你才叫知道了。而且可以明确告诉你一点:不论那些死记硬背的东西如何“没用”,未来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交友其实是会有用的。
4. 不论是书本还是试卷,你不专注,怎么学都没用,怎么学都无法“掌握”,因为“掌握”包括了知识、题目,还有考试方法,以及考试心态这四方面。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