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古代有哪几人科举屡次不中但最终中举的或者考了几次才中举的人?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7 07:35
古代有哪几人科举屡次不中但最终中举的或者考了几次才中举的人?
最佳答案
孟郊:
考了好几次才中的,他的诗篇,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就是描述他好不容易中举的心情的.蒲松龄也是考了一生都没中,最后还是靠着朝廷的一次恩施才给了个贡生资格。
姜宸英:
熙三十八年,京师顺天府举行乡试,在京的广东贡生黄章参加考试,时黄已届百岁高龄。进入考场时,叫他的孙子在前引导,灯笼上大书“百岁观场”四个大字,传为一时佳话。
从灯笼所写的内容来看,这位百岁考生,志不在中不中举,而在于显示自己如此高龄尚能入试,来看看场子,倒也是别具一番情趣。与黄章意在观场不同的,是康熙间一位叫姜宸英的名士的遭遇。姜是浙江慈溪人,很早就已成名,清初,他以布衣的身份被推荐到国史馆参加修撰明史,却一直没有科名。康熙帝对姜的文章极为推崇,每次科举发榜时,总要问,这次姜宸英取中没有?
直到康熙二十六年,姜宸英已经70岁了,终于得了个探花(第三名)。姜氏文章名满天下,屡试不第,算是个屡败屡战的典型,最后总算是博了个进士及第。

黄章:
广东顺德人,年近40才考中秀才,60岁补上廪生,83岁被选为贡生,100岁时参加乡试.从广东到北京应试,千里迢迢,一路由曾孙服侍照料.入考场时,黄章在灯笼上大书"百岁观场"四个字,曾孙在他前面引导.黄章以百岁高龄应乡试成了当时科场佳话,时康熙三十八年(1699)。

谢启祚:
乾隆五十一年(1786)又一广东人谢启祚百岁时参加会试,比起黄章算是进了一级了。
此人三妻二妾,子23人,女12人,孙29人,曾孙38人,玄孙2人.这个五世同堂的人瑞,不含饴弄孙,颐养天年,如此高龄,仍披挂上阵,征战乡试.实在令人哭笑不得.照例,这等年龄参加乡试,应由该省巡抚呈报礼部请皇帝恩赐举人,但谢启祚坚决推拒,他说: "科名有定数,我老手尚健,岂知我不能为老儒生们扬眉吐气? "果然一举考中,启发了谢启祚老骥伏枥的雄心壮志,遂作老女出嫁诗一首:"行年九十八,出嫁弗胜羞.照镜花生面,光生血白头。
自知真处子,人号老风流.寄语青春女,休夸早好逑."倘真以此高龄出嫁,恐怕新郎也只能如同清朝科举这般古板的人了。
本次和谢启祚同科举人之中有一12岁少年,少年得志者与大器晚成者成了同榜年谊,监考的巡抚看到此景,颇多感慨,在鹿鸣宴上以诗纪事,有"老人南极天边见,童子春风座上来."之句,又被当时的科场传颂一时.诸君可猜想谢启祚在与十二岁少年同座时必定春风得意,但那少年如何看待这位年近百岁的老翁,就不得而知了. 次年,谢启祚以99岁高龄入京会试,朝廷授给国子监司业衔。
过了三年谢又进京为乾隆皇帝祝寿,并晋升为鸿胪寺卿衔,得到御制诗额的荣宠.谢启祚活到快120岁死去,他要算中国科举史上会试高龄纪录名列前茅者了。

乾隆35年(1770)庚寅科乡试,当时年龄最小的是两名顺天生员,一个11岁,一个13岁.年龄最大的,一个是江西生员李伟,99岁,一个是广东生员张次叔,94岁,李炜第二年接着参加辛卯科会试,恰好年满百岁。道光6年(1826)丙戌科会试,广东三水举人陆云从,年104岁。
三场考毕,不第,道光帝钦赐他国子监司业的官衔。他还是高龄秀才的最高纪录保持者,进学时整整100岁,103岁以举人入人京会试,清廷按例赐以国子监司业衔。
道光20年(1840)庚子科乡试,湖南长沙县监生余会来,也是104岁,但没有考中,钦赐举人。乾隆四年(1739),广州科举考场上(广东似颇多高龄考生),考官看到一位叫梁自适的考生后暗自吃惊,此翁年届百岁,但耳聪目明,才思敏捷,很快就交了卷,番禺人梁自适50岁时才中秀才,到了100岁还上考场。
乾隆皇帝闻报后,下旨要地方官对这位全国最老的科举考生“格外加恩”,后来又颁旨称赞其“耄年好学”,特赐举人以示褒奖,赏银30两。

全部回答
康熙三十八年,京师顺天府举行乡试,在京的广东贡生黄章参加考试,时黄已届百岁高龄。进入考场时,叫他的孙子在前引导,灯笼上大书“百岁观场”四个大字,传为一时佳话。从灯笼所写的内容来看,这位百岁考生,志不在中不中举,而在于显示自己如此高龄尚能入试,来看看场子,倒也是别具一番情趣。与黄章意在观场不同的,是康熙间一位叫姜宸英的名士的遭遇。姜是浙江慈溪人,很早就已成名,清初,他以布衣的身份被推荐到国史馆参加修撰明史,却一直没有科名。康熙帝对姜的文章极为推崇,每次科举发榜时,总要问,这次姜宸英取中没有?直到康熙二十六年,姜宸英已经70岁了,终于得了个探花(第三名)。姜氏文章名满天下,屡试不第,算是个屡败屡战的典型,最后总算是博了个进士及第。
黄章,广东顺德人,年近40才考中秀才,60岁补上廪生,83岁被选为贡生,100岁时参加乡试.从广东到北京应试,千里迢迢,一路由曾孙服侍照料.入考场时,黄章在灯笼上大书"百岁观场"四个字,曾孙在他前面引导.黄章以百岁高龄应乡试成了当时科场佳话,时康熙三十八年(1699).
乾隆五十一年(1786)又一广东人谢启祚百岁时参加会试,比起黄章算是进了一级了.此人三妻二妾,子23人,女12人,孙29人,曾孙38人,玄孙2人.这个五世同堂的人瑞,不含饴弄孙,颐养天年,如此高龄,仍披挂上阵,征战乡试.实在令人哭笑不得.照例,这等年龄参加乡试,应由该省巡抚呈报礼部请皇帝恩赐举人,但谢启祚坚决推拒,他说: "科名有定数,我老手尚健,岂知我不能为老儒生们扬眉吐气? "果然一举考中,启发了谢启祚老骥伏枥的雄心壮志,遂作老女出嫁诗一首:"行年九十八,出嫁弗胜羞.照镜花生面,光生血白头.自知真处子,人号老风流.寄语青春女,休夸早好逑."倘真以此高龄出嫁,恐怕新郎也只能如同清朝科举这般古板的人了.本次和谢启祚同科举人之中有一12岁少年,少年得志者与大器晚成者成了同榜年谊,监考的巡抚看到此景,颇多感慨,在鹿鸣宴上以诗纪事,有"老人南极天边见,童子春风座上来."之句,又被当时的科场传颂一时.诸君可猜想谢启祚在与十二岁少年同座时必定春风得意,但那少年如何看待这位年近百岁的老翁,就不得而知了. 次年,谢启祚以99岁高龄入京会试,朝廷授给国子监司业衔.过了三年谢又进京为乾隆皇帝祝寿,并晋升为鸿胪寺卿衔,得到御制诗额的荣宠.谢启祚活到快120岁死去,他要算中国科举史上会试高龄纪录名列前茅者了.
  乾隆35年(1770)庚寅科乡试,当时年龄最小的是两名顺天生员,一个11岁,一个13岁.年龄最大的,一个是江西生员李伟,99岁,一个是广东生员张次叔,94岁,李炜第二年接着参加辛卯科会试,恰好年满百岁。道光6年(1826)丙戌科会试,广东三水举人陆云从,年104岁。三场考毕,不第,道光帝钦赐他国子监司业的官衔。他还是高龄秀才的最高纪录保持者,进学时整整100岁,103岁以举人入人京会试,清廷按例赐以国子监司业衔.道光20年(1840)庚子科乡试,湖南长沙县监生余会来,也是104岁,但没有考中,钦赐举人。乾隆四年(1739),广州科举考场上(广东似颇多高龄考生),考官看到一位叫梁自适的考生后暗自吃惊,此翁年届百岁,但耳聪目明,才思敏捷,很快就交了卷,番禺人梁自适50岁时才中秀才,到了100岁还上考场。乾隆皇帝闻报后,下旨要地方官对这位全国最老的科举考生“格外加恩”,后来又颁旨称赞其“耄年好学”,特赐举人以示褒奖,赏银30两。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女人送男人钱包代表什么
有没有小型激光测距模块,采样频率可以达到30
黄克福颈肩腰腿痛康复诊所地址有知道的么?有
看仙是什么
下列四组水电站中,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第三级
单选题Forthesakeofherdaughter'shealth,s
在迎六·一联欢会上,大家非让我这个不会跳舞
瑞得全站仪如何测量
宽带连接在一楼,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二楼也能
济宁义之缘酒52度多少钱
合击传奇用什么职业单挑厉害
CG绘画中的厚涂法,角色画完后线框外周围的那
c十十语言
房间里有盛好的饭体温计打碎了,饭还可以吃吗
左腿突然一热就失去
推荐资讯
膜法传奇绿豆泥浆面膜谁用过啊 好用吗 是管什
深圳必美地板在罗湖区有直营店吗?
x-1/3x=72 求x=多少 x+3/7x=35求x=多
白慈姑能不能天天吃
________is his name?
小女孩能喝玫瑰醋吗?
开具一份专票,发票联和抵扣联算是两张发票吗
苏仙区郴州披头士Salute1960汉堡披萨地址在什
一个哑吧欧打一名妇女致伤.请问哑吧负法律责,
哪里能与电视同步看快乐大本营?
asp .net 怎么把事务写成全局
误吃了普普尔敏会怎么样
正方形一边上任一点到这个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
阴历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