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放大器的课程设计,满意再加五十分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7 18:03
- 提问者网友:了了无期
- 2021-04-06 18:16
测量放大器的课程设计,满意再加五十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渡鹤影
- 2021-04-06 18:41
1.2.1测量放大器
a. 差模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通过改变R2的阻值产生差模输入电压信号。
b. 非线性误差的测量:在AVD=100的条件下,分别测量VI为± 25mV、± 50mV、± 75mV、± 100mV时的输出电压,求出非线性误差的最大值。
c. KCMR的测量:在AVD=500、VI=0的条件下,分别测出VA=+15V、VB=0和 VA=0、VB=-15V时的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取较大的一个计算KCMR。
d. 输出端噪声电压的测量:在R1=R2=R3=R4、VI=0的条件下,用示波器测量输出端噪声电压峰-峰值。
e. 通频带的测量:用信号变换放大器取代桥式测量电路,信号变换电路的输入信号由函数发生器或低频信号发生器给出。
f. 不测量电压放大器的输入阻抗,仅根据对电路的分析,判断它能否满足对输入阻抗的要求。
1.2.2测量直流稳压电源
交流电压变化+10%和-15%时,AVD和KCMR应保持不变。
2测量放大器的制作
2.1方案比较
2.1.1方案一:
如图一直接采用高精度OP放大器接成悬置电桥差动放大器:利用一个放大器将双端输入信号转变成单端输出,然后通过电阻与下一级反向比例放大器进行耦合,放大主要通过后一级的比例放大器获得,此电路的特点是简单,实现起来对结构工艺要求不高,但是其输入阻抗低,共模抑制比小。失调电压和失调电流等参数也受到放大器本身性能限制不易进一步提高,且无法抑制放大器本身的零漂及共模信号产生,虽然电路十分简单,元器件比较少,但仍将其舍弃。
图一
2.1.2方案二:
采用比较通用的仪用放大器,如图二所示,它是由运放A1A2按同相输入法组成第一级差分放大电路。运放A3组成第二级差分放大电路。在第一级电路中,v1v2分别加到A1和A2的同相端,R1和两个R2组成的反馈网络,引入了负反馈,两运放A1、A2的两输入端形成虚短和虚断,通过计算可以得到电路的电压增益,适当的选择电阻的阻值即可实现放大倍数的改变,并且可以将R1用一个适当阻值的电位器代替,通过调节电位器即可实现对放大倍数的控制。
该电路的优点是,电路简单,原件较少,A1和A1两个放大器组成差分放大电路,可以有效地抑制共模信号,并且为双端输出,其共模放大倍数理论为0,因而可以大大的提高共模抑制比,并且由于输入信号V1和V2都是A1、A2的
图二
同相端输入,根据虚短和虚断,流入放大器的电流为0所以输入电阻Ri,并且要求两运放的性能完全相同,这样,线路除具有差模.共模输入电阻大的特点外,两运放的共模增益、失调及其漂移产生的误差也相互抵消,但由于本实验要求放大倍数可以调节,通过电位器调节放大倍数,电位器的阻值无法准确获得,因而放大倍数无法准确得到,因而,本方案并不能完全满足实验要求,故舍弃本方案
2.1.3方案三:
如图三。同相并联式高阻抗测量放大器电路具有输入阻抗高、增益调节方便、漂移互相补偿、双端变单端以及输出不包括共模信号等优点。线路前级为同相差动放大结构,要求两运放的性能完全相同,这样,线路除具有差模、共模输人电阻大的特点外,两运放的共模增益、失调及其漂移产生的误差也相互抵消,因而不需精密匹配电阻。后级的作用是抑制共模信号,并将双端输出转变为单端放大输出,以适应接地负载的需要,后级的电阻精度则要求匹配。增益分配一般前级取高值,后级取低值。
该测量放大器由运放U1和U2按同相输入接法组成第一级差分放大电路,运放U3组成第二级差分放大电路,
图三
对测量电路的基本要求是:
a高输入阻抗,以抑制信号源与传输网络电阻不对称引入的误差。
b高共模抑制比,以抑制各种共模干扰引入的误差。
c高增益及宽的增益调节范围,以适应信号源电平的宽范围。
以上这些要求通常采用多运放组合的电路来满足,典型的组合方式有以下几种:同相串联式高阻测量放大器,同相并联式高阻测量放大器。
抑制共模信号传递的最简单方法是在基本的同相并联电路之后,再接一级差动运算放大器,它不仅能割断共模信号的传递,还将双端变单端,适应接地负载的需要,电路如图4所示。它具有输入阻抗高、增益调节方便、漂移相互补偿,以及输出不包含共模信号等优点,其代价是所用组件数目较多,共模抑制能力略有下降。
其中Ac12和CMRR12为A1和A2组成的前置级的理想闭环增益和共模抑制比,CMRR2为A3组成的输出级的共模抑制比。
方案三比的抑制共模能力强,故采取方案三.
方案三电路的理想闭环增益和共模抑制比分别为
Ac=R3/R2(1+2R1/Rw)
CMRR=(Ac12*CMRR3*CMRR12)/( Ac12*CMRR3+ CMRR12)
若CMRR12>>Ac12*CMRR3
则有CMRR=AC12*CMRR3
其中Ac12和CMRR12为A1和A2组成的前置级的理想闭环增益和共模抑制比,CMRR2为A3组成的输出级的共模抑制比
Op07作为常用的运放主要有以下特点:
a低的输入噪声电压幅度-0.35uvp-p(0.1hz-10hz)
b极低的输入失调电压-10uv
c极低的输入失调电压温漂-0.2uf/c
d具有长期的稳定性-0.2uv/mo
e低的输入偏置电流-+—1na
f高的共模抑制比-126db
g宽的共模输入电压范围-+-14v
h宽的电源电压范围-+-3v—+-22v
i可替代725,108A,741,AD510等电路
图片不好发,你把你邮箱告诉我我发给你
a. 差模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通过改变R2的阻值产生差模输入电压信号。
b. 非线性误差的测量:在AVD=100的条件下,分别测量VI为± 25mV、± 50mV、± 75mV、± 100mV时的输出电压,求出非线性误差的最大值。
c. KCMR的测量:在AVD=500、VI=0的条件下,分别测出VA=+15V、VB=0和 VA=0、VB=-15V时的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取较大的一个计算KCMR。
d. 输出端噪声电压的测量:在R1=R2=R3=R4、VI=0的条件下,用示波器测量输出端噪声电压峰-峰值。
e. 通频带的测量:用信号变换放大器取代桥式测量电路,信号变换电路的输入信号由函数发生器或低频信号发生器给出。
f. 不测量电压放大器的输入阻抗,仅根据对电路的分析,判断它能否满足对输入阻抗的要求。
1.2.2测量直流稳压电源
交流电压变化+10%和-15%时,AVD和KCMR应保持不变。
2测量放大器的制作
2.1方案比较
2.1.1方案一:
如图一直接采用高精度OP放大器接成悬置电桥差动放大器:利用一个放大器将双端输入信号转变成单端输出,然后通过电阻与下一级反向比例放大器进行耦合,放大主要通过后一级的比例放大器获得,此电路的特点是简单,实现起来对结构工艺要求不高,但是其输入阻抗低,共模抑制比小。失调电压和失调电流等参数也受到放大器本身性能限制不易进一步提高,且无法抑制放大器本身的零漂及共模信号产生,虽然电路十分简单,元器件比较少,但仍将其舍弃。
图一
2.1.2方案二:
采用比较通用的仪用放大器,如图二所示,它是由运放A1A2按同相输入法组成第一级差分放大电路。运放A3组成第二级差分放大电路。在第一级电路中,v1v2分别加到A1和A2的同相端,R1和两个R2组成的反馈网络,引入了负反馈,两运放A1、A2的两输入端形成虚短和虚断,通过计算可以得到电路的电压增益,适当的选择电阻的阻值即可实现放大倍数的改变,并且可以将R1用一个适当阻值的电位器代替,通过调节电位器即可实现对放大倍数的控制。
该电路的优点是,电路简单,原件较少,A1和A1两个放大器组成差分放大电路,可以有效地抑制共模信号,并且为双端输出,其共模放大倍数理论为0,因而可以大大的提高共模抑制比,并且由于输入信号V1和V2都是A1、A2的
图二
同相端输入,根据虚短和虚断,流入放大器的电流为0所以输入电阻Ri,并且要求两运放的性能完全相同,这样,线路除具有差模.共模输入电阻大的特点外,两运放的共模增益、失调及其漂移产生的误差也相互抵消,但由于本实验要求放大倍数可以调节,通过电位器调节放大倍数,电位器的阻值无法准确获得,因而放大倍数无法准确得到,因而,本方案并不能完全满足实验要求,故舍弃本方案
2.1.3方案三:
如图三。同相并联式高阻抗测量放大器电路具有输入阻抗高、增益调节方便、漂移互相补偿、双端变单端以及输出不包括共模信号等优点。线路前级为同相差动放大结构,要求两运放的性能完全相同,这样,线路除具有差模、共模输人电阻大的特点外,两运放的共模增益、失调及其漂移产生的误差也相互抵消,因而不需精密匹配电阻。后级的作用是抑制共模信号,并将双端输出转变为单端放大输出,以适应接地负载的需要,后级的电阻精度则要求匹配。增益分配一般前级取高值,后级取低值。
该测量放大器由运放U1和U2按同相输入接法组成第一级差分放大电路,运放U3组成第二级差分放大电路,
图三
对测量电路的基本要求是:
a高输入阻抗,以抑制信号源与传输网络电阻不对称引入的误差。
b高共模抑制比,以抑制各种共模干扰引入的误差。
c高增益及宽的增益调节范围,以适应信号源电平的宽范围。
以上这些要求通常采用多运放组合的电路来满足,典型的组合方式有以下几种:同相串联式高阻测量放大器,同相并联式高阻测量放大器。
抑制共模信号传递的最简单方法是在基本的同相并联电路之后,再接一级差动运算放大器,它不仅能割断共模信号的传递,还将双端变单端,适应接地负载的需要,电路如图4所示。它具有输入阻抗高、增益调节方便、漂移相互补偿,以及输出不包含共模信号等优点,其代价是所用组件数目较多,共模抑制能力略有下降。
其中Ac12和CMRR12为A1和A2组成的前置级的理想闭环增益和共模抑制比,CMRR2为A3组成的输出级的共模抑制比。
方案三比的抑制共模能力强,故采取方案三.
方案三电路的理想闭环增益和共模抑制比分别为
Ac=R3/R2(1+2R1/Rw)
CMRR=(Ac12*CMRR3*CMRR12)/( Ac12*CMRR3+ CMRR12)
若CMRR12>>Ac12*CMRR3
则有CMRR=AC12*CMRR3
其中Ac12和CMRR12为A1和A2组成的前置级的理想闭环增益和共模抑制比,CMRR2为A3组成的输出级的共模抑制比
Op07作为常用的运放主要有以下特点:
a低的输入噪声电压幅度-0.35uvp-p(0.1hz-10hz)
b极低的输入失调电压-10uv
c极低的输入失调电压温漂-0.2uf/c
d具有长期的稳定性-0.2uv/mo
e低的输入偏置电流-+—1na
f高的共模抑制比-126db
g宽的共模输入电压范围-+-14v
h宽的电源电压范围-+-3v—+-22v
i可替代725,108A,741,AD510等电路
图片不好发,你把你邮箱告诉我我发给你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空山清雨
- 2021-04-06 18:47
本人为你在个人空间相册放置测量放大器成功范例图纸。为增加控制功能特别设计双路集电极开路输出。可以参考。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