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花地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3 13:39
- 提问者网友:缘字诀
- 2021-01-22 14:51
潮阳区2008年—2009年第一学期高三级期末统一考试 迷 失 朱宏 何玲在幸福街上穿过的时候就像一只孔雀,那样从容和骄傲。 尽管每天早上出门的时候幸福街还处在昏睡中,没有多少人欣赏她晨风中的倩影,何玲还是要把自己仔细地打扮一番,那是为她九点钟以后开始的工作而打扮的。 何玲熟悉那几盏昏昏欲睡的路灯,尽管幸福街边上的岔路纵横交织,就像电影里高家庄的地道,但在路灯的指引下何玲总能顺利地走出幸福街。向左转,百米之外有公交站牌,何玲在那里乘车前往公司。在车上,何玲可以拥抱着自己的皮包小睡一会儿,然后在到达目的地的前一站准时醒来。此时,车流让大街变成了一条河,何玲紧三慢四地趟过这条河,公司就到了。 一天的工作结束后,何玲顺着原路返回,到达幸福街的时候已经华灯齐放,幸福街的夜生活开始了。何玲接受着在路两边大排挡吃饭喝酒的男人们的注目礼,随脚步摆动的长发把小伙子们的目光都扫乱了。过了天香烩面馆,再过了左邻右舍超市,左转就看到了老四烧烤的灯箱。躲过那呛人的浓烟,再七拐八绕地经过几个店铺,何玲就停在一个馒头摊前,拎上一兜子馒头,转过身就进了楼洞,然后钻进租住的房子里。 工作日里天天如此。何玲就这么从容地在幸福街上走了一个月了。何玲的生活是这么单调,到了休息日也绝不像其他女孩那样逛街,而是睡个天昏地暗。 但是有一天,何玲的生活秩序被打乱了。 那天下午何玲刚刚处理完一份文字材料,楼下的保安忽然打电话来,说何玲的母亲来了。本来何玲的精神是没有光彩的,那一份份文书就像海绵吸干了她的快乐,这会儿听见母亲来了,精神头就仿佛沐浴过,滋润且饱满了起来。 告了假,乘电梯下楼。见母亲已经在大堂等着,何玲唤了一声“妈”,香瓜似的脆甜。 何玲在母亲的脸上亲了一口。母亲说,这死丫头,已经不是学生了呀,还这么不稳重。何玲说,稳重,稳重,我平时可稳重了。 她们登上了公交车,何玲说,今天晚上又能有妈睡在一起了。 一个多小时以后,幸福街到了。何玲拎着行李在前面带路,此时她的步态不再像一只孔雀,却如小鸟那样蹦蹦跳跳。母亲埋怨道,怎么住得这么远,上班多不方便。何玲说,城郊这些地方房租便宜呗。何玲说完这句话就突然止住了脚步,实在不知道该往哪条岔街里拐了。她领着母亲摸索了几次,始终找不到正确的方向。她凑向一个商铺的老板,问自己的住处。老板诧异地说,我怎么会知道呢。何玲索性把母亲安置在商铺的凳子上休息,自己则焦急地四处张望。 冬天的傍晚仿佛是突然到来的,太阳一跌入远处的楼群,天就黑了。这时候,何玲尖叫了起来,看,老四烧烤,对了就是那里。母亲顺着何玲的手指望去,老四烧烤的灯箱果真在路那边立着呢。何玲拽起母亲就走,然后又是一阵欢呼,看水清的馒头摊。 何玲一路欢呼着,带着母亲向前走。母亲跟在何玲后面,眼里盈满了远远近近的灯火。 (选自2006年12月25日《羊城晚报·花地》) 16.作品运用象征手法,写何玲“迷失了回家的路”。请说明这“迷失”的寓意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17.在作品中,何玲先后被比喻为“孔雀”和“小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8.在母亲到来之前,何玲过的是一种怎样的生活?你是怎样看待何玲的这种生活?请结合作品,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十鸦
- 2021-01-22 15:38
16.(4分)作品反映的是一种精神家园的迷失。作者提示人们,在生活节奏极为紧张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千万不要只为了工作和生活,而迷失了精神家园。 17.(5分)把何玲比喻成“孔雀”,是要表现何玲的从容与骄傲;把何玲比喻成“小鸟”,则表现何玲见到母亲后的快乐。并通过两者的对比,反映了何玲精神世界的迷失与回归。 18.(6分)在母亲到来之前,何玲仅仅为了生活而忙碌,生活过得单调而没有光彩。(2分)因为她丢失了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这种失去精神光彩的生活不叫生活。(2分)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为了事业、生计而奔波劳累,即使积累了丰厚的财富,也弥补不了精神生活的空虚。因此,在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中,不可为了追求物质生活而迷失自我,要学会不断充实自我的精神生活。 解析: 16、“精神家园的迷失”2分;写作意图,2分。 17、 “从容与骄傲”1分,“快乐”1分;“对比”1分,“迷失”1分,“回归”1分。 18、 “怎样的生活”2分;“怎样看”4分,评价何玲的生活2分,能够结合现实展开简要分析2分,言之成理即可。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掌灯师
- 2021-01-22 15:50
我好好复习下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