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怎样进补
答案:4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04 10:31
- 提问者网友:孤凫
- 2021-05-04 01:19
吃什么才可以长胖点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低音帝王
- 2021-05-04 02:46
吃王八最好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西风乍起
- 2021-05-04 05:16
寒凉的空气、呼啸的北风,好像添多少衣服,还是难免冻得瑟瑟发抖。其实寒冷也不是那么可怕,除了穿衣居住做好保暖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饮食来抵抗。许多食物都具备御寒的功效,多吃点御寒食物,你的身体就不会被寒冷打败。
冬吃羊肉御严寒
在冬季要适当用具有御寒功效的食物进行温补和调养,以温养全身组织、增强体质、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防寒的能力,维持肌体组织正常功能,抗拒外邪、减少疾病的发生。中医认为,在冬季应多吃性温热、御寒的食物。如羊肉、狗肉、麻雀、虾、鸽、鹌鹑、海参、枸杞、韭菜、胡桃、糯米等。在所有的御寒食物中,羊肉是最具保温、发热作用的食品。
晨喝姜茶暖身体
怕冷的人早晨起床后喝一杯姜茶也起到暖身的作用。姜茶的制作方法很简单:把姜和花茶或红糖一起冲泡,即可服用。另外,大枣、花生、核桃、栗子以及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黑枣、乌鸡等黑色食品,具有补肾的功效,冬天应多吃。
补维生素更耐寒
由于寒冷气候使人体氧化产热加强,人体内的维生素代谢也发生变化。如增加摄入维生素A,以增强人体的耐寒能力。增加对维生素C的摄入量,以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并对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维生素A主要来自动物肝脏、胡萝卜、深绿色蔬菜等食物,维生素C主要来自新鲜水果和蔬菜等食物。为了使自己过一个健康、温暖的冬天,除了饮食调节外,还要注意外出保暖,多进行户外耐寒锻炼。
- 2楼网友:蕴藏春秋
- 2021-05-04 04:44
1、总体能量不过剩:不管你吃什么吃多少,我们的人体根据我们的身高体重需要一定的热量。
如果你在最近经常比平时额外的吃了很多食物的话,那么你的热量就有可能超标了,所以额外吃的食物可千万不要是:蛋糕、点心、面包、饼干、小零食、大量的坚果,如果是这些,那么肉肉绝对会找上你的!
【小贴士】:零食在这个季节一定要会选择,坚果虽然营养又美味,现在很多人都会在晚饭后边吃着瓜子、核桃边看电视,可是这些食物吃的过多绝对是会长肉的,所以每天1-2把最适宜。
2、蛋白质当道,脂肪、碳水化合物靠边站。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是导致肥胖的大敌。
你吃一顿清汤火锅都不如你坐那喝着热奶茶,嚼着大汉堡,或者蛋糕来的实惠。至少火锅你还吃进去了很多的蔬菜和菌类。所以蛋白质的食物要当道:如牛奶、瘦肉、少量坚果、豆制品等。可是如果在这个季节你的胃口对馒头、热腾腾的大饼、汉堡、奶油蛋糕、油炸鸡大开的话,恐怕不胖还真挺难的!
3、这个季节我推荐保持体重,只要体重不是大幅度的增长就可以,不必要刻意的减肥,这个季节减肥对你的健康是更大的损害。
【小贴士】:一周之内给自己1-2个晚餐的时间清清肠胃,一周5天你可以吃你想吃的东西,当然不是暴饮暴食。其他的2天内最好是晚餐只喝粥+素菜,并且饭后不再进食其他的食物。这样在这两天内给你肠胃减减负担专家们推荐说,冬令进补的食物应该恪守三种功能:
一要有保温功能,即多吃能增加热能供给,富含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包括肉类、蛋类、鱼类及豆制品等。
二要有御寒功能,医学研究表明,人怕冷与其体内缺乏矿物质有关。因此,应注意补充矿物质。中国人一般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只要不偏食,就可以保证人体对钾、铁、钠等矿物质的需求。
特别怕冷的人可多补充一些边根带皮的蔬菜。专家认为,这类蔬生长在土壤里,其根部和皮壳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及营养素。
三要有防燥功能,冬季气候干燥,人们常有鼻干、舌燥、皮肤干裂等症状,补充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十分必要。维生素B2多存于动物的肝、蛋、乳中;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
冬令进补有讲究
“今年冬令进补,明年三春打虎”,这一谚语流传已久。又是一年冬至,工作之余的人们不要忘了给自己的身体补一补。当然,为了提高进补质量,您有必要了解一下进补的时间、方法等常识。
冬令进补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习俗之一。中医云:“万物皆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人亦应之。”古人认为,冬三月是“生机潜伏、阳气内藏”的季节,应讲究“养藏之道”。也就是说,冬天是一年四季中保养、积蓄的最佳时机。冬天人们食欲大增,脾胃运化转旺,此时进补能更好地发挥补药的作用,投资少、见效快。事实证明,冬令进补不仅能调养身体,还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那么,冬令进补应选在什么时间最好呢?有三种说法:一是在立冬后至立春前;二是在冬至前后;三是三九天。有关专家认为,在冬至前后进补为最佳。
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易经》中有“冬至阳生”的说法。具体地说,节气运行到冬至这一天,阴极阳生,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其滋补功效,充分说明在这一天前后进补最为适宜。
当然,冬令进补时间的选择因人而异。患有慢性疾病又属于阳虚体质的人需长时间进补,可从立冬开始直至立春;体质一般而不需大补的人,可在三九天集中进补。因此,民间早就有“夏补三伏、冬补三九”的说法。至于补什么,如何补,最好还是请教医生。
食补更重要
江苏省中医院的一位内科专家介绍说,进补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食补、二是药补。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在冬季调养中尤为重要。
冬季气温过低,人体为了保持一定的热量,必须增加体内糖、脂肪和蛋白质等物质的分解,产生更多的能量,以适应机体的需要。因此,应多吃富含糖、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同时,寒冷也影响人的泌尿系统,促使排尿增加,较多的钠、钾、钙等无机盐随尿排出,因此要补充相应的食物。专家建议,在多吃蔬菜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动物内脏、瘦肉类、鱼类、蛋类等食品。有条件的还可多吃甲鱼、羊肉、桂圆、荔枝、胡桃肉等食品,这些食品味道鲜美,富含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不仅能补充因寒冷而过度消耗的热量,还能益气养血,对身体虚弱者尤为适宜。
缺啥补啥,人们应该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考虑去医院请中医师确诊属于哪类症候,再选择相应的补药,使补得其所,补而受益。
最好从中年开始进补
如今,为了增强体质和保持身体健康,不少人开始注重进补。有人认为“晚补不如早补”,以致闹出了“小孩长胡须”的后果。江苏省中医院专家提醒说,进补有年龄限制,过早进补容易影响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过晚则可能错失良机。
传统医学认为,正常人进补,男子宜在40岁左右开始,女子宜在35岁左右开始。这种说法是有根据的。《内经》记载说,男子在40岁以前,精力旺盛,肌肉饱满,筋骨强健;40岁后则开始出现“肾气衰”现象。而女子35岁前身体健壮,面貌娇嫩,头发生长旺盛;35岁后,精力开始不济,面部开始焦枯,头发开始脱落。
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40岁是人体健康状况发生改变的界限。原发性心血管疾病多数是在40岁后开始出现症状,并逐渐加重。如动脉硬化,尤其是脑动脉硬化患者年龄基本在40岁以上;又如老年性关节炎(又称增生性关节炎),临床发现X光片改变通常在30-40岁以后;更有谈虎色变的癌症发病时间分别为,肺癌好发于40岁以上,胃癌好发于40-60岁,肝癌好发于30-50岁之间。
如此看来,40岁开始进补不仅适宜而且必要。此外,中医认为,中年人的脾胃运化功能优于老年,既能进补亦能受补
- 3楼网友:佘樂
- 2021-05-04 04:19
冬季是一个寒冷的季节。冬令进补与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有密切关系。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减退,抵抗能力低下等,在寒冷季节,更宜进行食补。这对改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病体康复等方面,更能显示出药物所不能替代的效果。那就要看你想补那方面了。
平补:指不论健康人或病人都可以食用,帮助维持健康和生命的食物,如谷类、豆类、乳类、水果和蔬菜等。这类食品性能平和,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的病人均可食用。
温补:指食性温热的食物,如牛肉、羊肉、黄鳝、甜食、红枣、桂圆、荔枝以及葱姜辛辣之品等。冬令怕冷的女性常吃这类食品可帮助改善怕冷的感觉,从而增强体质。
清补:指食性寒凉的食物,如梨、生藕、芹菜、百合、绿豆、黄瓜、甲鱼、螺蛳等,有清火作用。
温散:指性味辛热的食物,如辣椒、桂皮、芥末、香菜、花椒等,这类食物有温阳散寒的作用。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