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胄,字玄胤,相州安阳人。性坚正,干局①明强,善簿最②。大理...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3 19:49
- 提问者网友:轻浮
- 2021-01-02 20:40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1~18题。(18分)戴胄,字玄胤,相州安阳人。性坚正,干局①明强,善簿最②。大理少卿缺,太宗曰:“大理,人命所系,胄清真,其人哉。”即日命胄。长孙无忌被召,不解佩刀入东上阁。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论监门校尉不觉。罪当死;无忌赎。胄曰:“校尉与无忌罪均,臣子于尊极不称误。法着:御汤剂、饮食、舟船,虽误皆死。陛下录无忌功,原之可也。若罚无忌,杀校尉,不可谓刑。”帝曰:“法为天下公,朕安得阿亲戚!”诏复议。德彝固执,帝将可。胄曰:“不然。校尉缘无忌以致罪,法当轻。若皆误,不得独死。”由是与校尉皆免。时选者盛集,有诡资荫冒牒取调③者,诏许自首;不首,罪当死。俄有诈得者,狱具,胄以法当流。帝曰:“联诏不首者死,而今当流,是示天下以不信,卿卖狱耶?”胄曰:“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既属臣,敢亏示乎?”帝曰:“卿自守法,而使我失信,奈何?胄曰:“法者,布大信于人,言乃一时喜怒所发。陛下以一朝忿将杀之,既知不可而置于法,此忍小忿,存大信也。若阿忿违信,臣为陛下惜之。”帝大感悟,从其言。迁尚书左丞。矜其贫,特诏赐钱十万。注:①干局:指人的办事能力。②簿最:财物出纳账册。③取调:指“选者”获取委任。11.对下列句子中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组是(2分) ①监门校尉不觉 觉:发觉 ②校尉与无忌罪均 均:各人一半 ③朕安得阿亲戚 阿:顺从 ④不可谓刑 刑:合法 ⑤陛下登杀之 登:立即 ⑥矜其贫 矜:怜悯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12.分别比较下列句中“以”字和“而”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2分) ①胄以法当流 ②是示天下以不信 ③卿自守法,而使我失信 ④既知不可而置于法 A.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相同。 B.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也不同。 C.①句和②句相同,③句和④句不同。 D.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也相同。13.对“言乃一时喜怒所发”一句中“言”的具体内容,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不首,罪当死 B.诏许自首;不首,罪当死 C.卿卖狱耶 D.卿自守法,而使我失信,奈何 以下14~15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14.陛下录无忌功,原之可也。(2分) A.陛下记载长孙无忌的功劳,恕免他是可以的。 B.陛下记载长孙无忌的功劳,本来是可以的。 C.陛下念及长孙无忌的功劳,恕免他是可以的。 D.陛下念及长孙无忌的功劳,本来是可以的。15.校尉缘无忌以致罪,法当轻。(2分) A.校尉跟随长孙无忌而犯罪,依法判处轻罪。 B.校尉因为长孙无忌而获罪,处罚应当从轻。 C.校尉跟随长孙无忌而犯罪,处罚应当从轻。 D.校尉因为长孙无忌而获罪,依法判处轻罪。16.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相同的一组是(2分) ①不首,罪当死 ②而今当流,是示天下以不信 ③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 ④矜其贫,特诏赐钱十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反映戴胄公正执法的一组是(3分) ①性坚正,干局明强,善簿最 ②臣子于尊极不称误 ③若罚无忌,杀校尉,不可谓刑 ④若皆误,不得独死 ⑤俄有诈得者,狱具,胄以法当流 ⑥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④⑤18.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戴胄援引法律,犯颜直谏。他认为封德彝定长孙无忌及监门校尉的罪轻重失当,所以固请太宗复议。B.戴胄引“虽误皆死”的法典,劝谏太宗不该姑息长孙无忌的罪行而使重罪轻罚,更不应以地位高低而使同罪异罚。C.对“诈得者”太宗诏“不首者死”,但戴胄仍“以法当流”,因而触怒太宗。而对太宗的责难,他既据理力谏,又讲究劝谏艺术,终使太宗感悟。D.戴胄认为封德彝判校尉死罪,而让长孙无忌以功抵罪,于法无据;而圣旨“不首,罪当死”是感情用事,作为执法的依据有不妥之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风格不统一
- 2021-01-02 20:48
11.解析:②“均”意为“等同”,③“阿”意为“偏袒”,其余皆正确。 答案:B12.解析:①“以”是“依据”,②“以”是“用”的意思;③“而”表转折,④“而”表顺承。 答案:B13.解析:从上下文看,胄与上争论的是“不首”依据什么定罪,因此“言”当指A,B扩大了内容,C、D以偏概全。 答案:A14.解析:“录”的意思同“君既若见录”的“录”,“原”从语法结构分析,应是动词,而非副词。 答案:A15.解析:据语境,“缘”应解为“因为”。 答案:B16.解析:①③都是假设关系,②是承接关系,④是因果关系。 答案:B17.解析:①是介绍胄的品性、才能,②是叙法令条文,⑥是假设情况,都不反映其“公正执法”。 答案:D18.解析:A.“固请太宗复议”无据;B.胄引法的目的不是要判长孙无忌死罪,而是要使对校尉的判决合理些;D.最后一句错,不是“不妥”,而是“不能”。 答案:C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慢性怪人
- 2021-01-02 22:09
回答的不错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