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蛉盒什么尺寸最好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4 05:27
- 提问者网友:放下
- 2021-02-23 21:06
黄蛉盒什么尺寸最好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酒安江南
- 2021-02-23 22:14
问题一:黄蛉和蟋蟀有什么不同它能长多大?哪里能捉到? 草蛉又名长翅蟋、草黄蛉,属直翅目蟋蟀科的小针蟋蟀,其外观很象缩小了的金蛉子。因它生长在草丛之中,故得名草蛉;又因其体色黄褐,因而又被称作草黄蛉。
此虫体长为5~6毫米,属小型鸣虫,其触须也较短,仅6~7毫米。微微上翘的2条尾须明显分开,如八字形。体表带花斑,体色为深暗褐色,泛陶土色,其体形较同类鸣虫粗壮,宽短,前胸略长方形,其头部大小适中,上面有数条直纹,2条腿比较强壮有力,较能蹦跳。
草蛉在我国各地分布极广,尤以东南部为多。此虫生命力比较旺盛,喜栖息在草丛、草坪和灌木丛的根部,以嫩草的芽叶为食,故常在多草的地面活动。
它在长江中下游地带1年可发生2代:第1代成虫在6~7月间出现,第2代在9~10月间羽化成虫,其数量很大,一般每年从6月到11月都能听到它的鸣叫声。其叫声为”之——“,并带有较长拖音,每声能延续2~3秒,声音平直,却带有一点金属味,听起来别有一番韵味。晴天鸣叫频繁,尤以夜间为盛,阴雨天少鸣。
此虫生命力较旺,喜欢群居,行动虽较敏捷,但不能跳远,也不喜欢向树木或草上爬,不喜欢钻土洞。
草蛉对食物从不挑剔,喂给它苹果、菜叶、饭粒,它就能正常生活,但如能采些嫩的草芽喂饲,则能鸣叫得更响亮。
草蛉的数量较多,容易找到,又因它不在高高的树干上,而是在地面的草丛中,所以捉起来并不怎么困难。捕捉使用的工具仍用套纸漏斗的玻璃瓶。
其实,捕捉草蛉不必特地去找,可以在郊外或者公园散心时,顺便带着套纸漏斗的瓶子,一边走一边观察沿途草丛、草坪,发现有鸣声时就可顺便去捉几只带回家玩玩。
另一种捕捉草蛉的方法是,在夏天晴好的天气气温较高时,草蛉会栖息在草较长较密的草丛中,此时可把草蛉驱赶到浅草和平地上去,这样捕捉起来就容易多了。深秋时分,各种草大多枯黄,显得不那么茂密,捕捉草蛉就更方便了。
在草蛉较少的地区,捕捉时,应先仔细听它的鸣叫声,然后前去将其驱赶到无草或少草处捕捉。
⒈〖昆虫〗
蟋蟀(xishuai)(Gryllulus;Gryllus)无脊椎动物,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一名促织,中国北方俗名蛐蛐。全世界已知约2500种,中国已知约150种,其中台湾省50种。(另此处数据有疑问:世界上已定名的约有1400种以上,我国已定名有30种以上。)若干种类为旱作物的害虫。蟋蟀多数中小型,少数大型。黄褐色至黑褐色。头圆,胸宽,丝状触角细长易断。咀嚼式口器。有的大颚发达,强于咬斗。前足和中足相似并同长;后足发达,善跳跃;尾须较长。前足胫节上的听器,外侧大于内侧。雄性喜鸣、好斗,有互相残杀现象。雄虫前翅上有发音器,由翅脉上的刮片、摩擦脉和发音镜组成。前翅举起,左右摩擦,从而震动发音镜,发出音调。雌性个体较大,针状或矛状的产卵管裸出,翅小。
蟋蟀穴居,常栖息于地表、砖石下、土穴中、草丛间。夜出活动。杂食性,吃各种作物、树苗、菜果等。蟋蟀的某些行为可由特定的外部刺激所诱发。在斗蟋蟀时,如果以细软毛刺激雄蟋的口须,会鼓舞它冲向敌手,努力拚搏;如果触动它的尾毛,则会引起它的反感,用后足胫节向后猛踢,表示反抗。
常见的蟋蟀(如北京油葫芦)每年发生一代,以卵在土中越冬。卵单产,产在杂草多而向阳的田埂、坟地、草堆边缘的土中。雄虫筑土穴与雌虫同居。喜栖息于荫凉、土质疏松、较湿的环境中。虫口过于密集时,常自相残杀。花生大蟋在广西1年1代,若虫在土穴中越冬,翌年3~4月出土,为害花生幼苗。6月上旬羽化为成虫 ,继续为害。11月中下旬,以若虫开始越冬。成虫、若虫穴居深达0.6米甚至更深。新建的洞穴......余下全文>>
此虫体长为5~6毫米,属小型鸣虫,其触须也较短,仅6~7毫米。微微上翘的2条尾须明显分开,如八字形。体表带花斑,体色为深暗褐色,泛陶土色,其体形较同类鸣虫粗壮,宽短,前胸略长方形,其头部大小适中,上面有数条直纹,2条腿比较强壮有力,较能蹦跳。
草蛉在我国各地分布极广,尤以东南部为多。此虫生命力比较旺盛,喜栖息在草丛、草坪和灌木丛的根部,以嫩草的芽叶为食,故常在多草的地面活动。
它在长江中下游地带1年可发生2代:第1代成虫在6~7月间出现,第2代在9~10月间羽化成虫,其数量很大,一般每年从6月到11月都能听到它的鸣叫声。其叫声为”之——“,并带有较长拖音,每声能延续2~3秒,声音平直,却带有一点金属味,听起来别有一番韵味。晴天鸣叫频繁,尤以夜间为盛,阴雨天少鸣。
此虫生命力较旺,喜欢群居,行动虽较敏捷,但不能跳远,也不喜欢向树木或草上爬,不喜欢钻土洞。
草蛉对食物从不挑剔,喂给它苹果、菜叶、饭粒,它就能正常生活,但如能采些嫩的草芽喂饲,则能鸣叫得更响亮。
草蛉的数量较多,容易找到,又因它不在高高的树干上,而是在地面的草丛中,所以捉起来并不怎么困难。捕捉使用的工具仍用套纸漏斗的玻璃瓶。
其实,捕捉草蛉不必特地去找,可以在郊外或者公园散心时,顺便带着套纸漏斗的瓶子,一边走一边观察沿途草丛、草坪,发现有鸣声时就可顺便去捉几只带回家玩玩。
另一种捕捉草蛉的方法是,在夏天晴好的天气气温较高时,草蛉会栖息在草较长较密的草丛中,此时可把草蛉驱赶到浅草和平地上去,这样捕捉起来就容易多了。深秋时分,各种草大多枯黄,显得不那么茂密,捕捉草蛉就更方便了。
在草蛉较少的地区,捕捉时,应先仔细听它的鸣叫声,然后前去将其驱赶到无草或少草处捕捉。
⒈〖昆虫〗
蟋蟀(xishuai)(Gryllulus;Gryllus)无脊椎动物,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一名促织,中国北方俗名蛐蛐。全世界已知约2500种,中国已知约150种,其中台湾省50种。(另此处数据有疑问:世界上已定名的约有1400种以上,我国已定名有30种以上。)若干种类为旱作物的害虫。蟋蟀多数中小型,少数大型。黄褐色至黑褐色。头圆,胸宽,丝状触角细长易断。咀嚼式口器。有的大颚发达,强于咬斗。前足和中足相似并同长;后足发达,善跳跃;尾须较长。前足胫节上的听器,外侧大于内侧。雄性喜鸣、好斗,有互相残杀现象。雄虫前翅上有发音器,由翅脉上的刮片、摩擦脉和发音镜组成。前翅举起,左右摩擦,从而震动发音镜,发出音调。雌性个体较大,针状或矛状的产卵管裸出,翅小。
蟋蟀穴居,常栖息于地表、砖石下、土穴中、草丛间。夜出活动。杂食性,吃各种作物、树苗、菜果等。蟋蟀的某些行为可由特定的外部刺激所诱发。在斗蟋蟀时,如果以细软毛刺激雄蟋的口须,会鼓舞它冲向敌手,努力拚搏;如果触动它的尾毛,则会引起它的反感,用后足胫节向后猛踢,表示反抗。
常见的蟋蟀(如北京油葫芦)每年发生一代,以卵在土中越冬。卵单产,产在杂草多而向阳的田埂、坟地、草堆边缘的土中。雄虫筑土穴与雌虫同居。喜栖息于荫凉、土质疏松、较湿的环境中。虫口过于密集时,常自相残杀。花生大蟋在广西1年1代,若虫在土穴中越冬,翌年3~4月出土,为害花生幼苗。6月上旬羽化为成虫 ,继续为害。11月中下旬,以若虫开始越冬。成虫、若虫穴居深达0.6米甚至更深。新建的洞穴......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