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急求!3篇议论文的阅读题!!!(要答案)

答案:1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4 22:20
议论文字要少,能怎么少就怎么少,我需要抄下来的...
议论文的阅读题..要答案......
速度要快...我在线等......
谢谢啦!!!文章一定要短!!!

当然是中文的...
试卷那样的好,但是文字要少!!!
最佳答案
可以再说详细点不?
英文的中文的?
是说试卷上那种形式的阅读题么?
--------------------------------------------
补充来了
1.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得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 (选自梁启超《最苦与最乐》)
10、从这段文字看,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11、说说文中加点的两个“苦”字的含义。(2分)
①这种苦乐循环 苦:
②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 苦:
12、从这段文字看,作者是怎样论证它的观点的?试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0、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11、①负责人带来的身心劳苦
②不尽责任,受良心的责备带来的痛苦
12、正反对比 先讲尽责任快乐,再从反面分析不尽责才是痛苦的
----------------------------------------------------------
2.
不该遗忘的“自省”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有一句名言:“认识错误是拯救自己的第一步。”古罗马哲人塞涅卡对它的解读是:一个人要是尚未认识到自己在做错事,他是不会有改正错误的愿望的;在改正错误以前,你得发现和承认自己犯了错误。惟有如此,及时反省,我们才能将自己从过失和失败中拯救出来。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曾子也说“吾日三省吾身”。看来,这些先哲们早已将自省当作一种自学的行为了,他们所推崇的“自省意识”,千百年来一直作为精神财富施惠于人类。
可是,在这个日渐浮躁的时代,我们面临着这样的尴尬:一方面是物质生活的高度富裕,另一方面却是精神世界的极度贫穷——自省意识的缺失便是明证。每当我们惹了麻烦,做了错事,伤害了他人,我们首先想到的不是主动承认错误而是如何逃避责任;每当我们遇到考试失利,求职碰壁,壮志难酬等困境时,我们最先想到的不是自身努力的不足,实力的欠缺,能力的差距,而是习惯在悲伤、沮丧、悒郁、愤懑的同时,将自身的过失和失利的原因归咎于他人的干预和外在的环境,却缺乏对自身灵魂的拷问,缺乏深沉的自省。于是,我们对心灵的防护能力和对神经的调控能力,越来越差,陷于困境的我们往往要在痛苦的深渊里艰难地挣扎,却难以及时觅到逃离苦难的出口和冲击成功的出路。
缺乏自省可怕,不正确的自省同样可怕。有些人一旦陷于失败或遭受打击,惟有自怨自艾,强吞下失利的苦果,从此一蹶不振。还有些人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将自省意识等同于严苛的自责,他们对自己求全责备,这只能助长自卑的心理,不仅于事无补,还会加深内心的苦痛。
自省既不等同于自怨自艾,也不是求全责备,它是精神层面的上的反省,是对灵魂的追问。自省的前提是承认过失,即知其“失”,同时要知其所以“失”,进而在行动中纠其“失”。自省不是外在的强加,而应该像吃饭睡觉那样成为我们自觉的行为。
具备了自省精神的人和民族注定是强大的、不可战胜的。(选自《中华活页文选》)
15.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3分)

16.作者认为哪两种表现是“不正确的自省”?(2分)

17.如果把文中的“我们”改为“你们”,表达效果会怎样?(3分)

18.“具备了自省精神的人和民族注定是强大的、不可战胜的。”请你从“人”或“民族”的角度,具体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15.我们需要自省。(或“我们不能遗忘自省”等)
16.自怨自艾,求全责备(严苛的自责)。
17.用“你们”有一种距离感,有一种说教的味道,读者难以接受。(或“不能表现作者的自省意识”。)
------------------------------------
3。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9分)
①我们活在世上,免不了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朋,大至对国家、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不过,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种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②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世间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惟有对自己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
⑧不止于此,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还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一个人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树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才能由此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有这种爱,所以尽责任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反,一个不爱自己人生的人怎会爱他人、爱事业?一个在生活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会坚定地负起人生的责任?这样的人常常把尽责任看成是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
④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也就无法弄清他对这个世界负什么责任。现实中,某些人虽然正承担着一些责任,但却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视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由于习惯、时尚、舆论等原因。譬如说,他们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作了自己的责任,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他们一发现社会上流行什么,就觉得自己应该紧紧跟上去;他们十分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谨小慎微地为这种评价活着。由于不曾认真地想过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么,在责任问题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
⑨一个人如果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一切社会活动中,就会对自己的行为持一种负责的态度。一个社会如果由这些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那么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
18.本文的主要观点是: ,在证明过程中引用过的道理论据是: 。(2分)
19.第③段除运用道理论证的方法外,还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2分)
答:
20.结合上下句看,第④段中画横线的三个分句的顺序可否调换?为什么?(2分)
答:

21.联系生活实际,你认为怎样做才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3分)

参考答案:
18.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歌德的话(每空1分,共2分)19.对比论证(1分)突出强调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是一切之源。20.不可以。(1分)因为这二句话分别同“习惯、时尚、舆论”的顺序相照应。(2分)(或答:可以。只要将上句中的“习惯、时尚、舆论”三个词也调换一下,使之与调换后的句子对应即可。)21.(3分)示例:树立对自己人生的 责任心,树立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自觉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爱他人,爱事业,追求适合自己的事业……这样,才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能联系实际,抓住“爱心”、“责任”、“追求”等关键词语,有理而不悖于原文观点即可得分。)
----------------------------------------------------
4.
阅读梁启超的《最苦与最乐》(节选)回答15—18题(11分)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死乃是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答应人做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家的钱没有还,受了人家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在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已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困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来。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了;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重的了。
15.下面对文段中心论点把握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
B.人若能安贫,虽失意不苦。
C.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D.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
16.文段运用了哪些事例来证明中心论点呢?(3分)

17.第一自然段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来证明中心论点的?(3分)

18.你赞同作者文中所提出的观点吗?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3分)

参考答案:
15.C 16.答应人做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家的钱没有还,受了人家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等。17.比喻论证的方法。18.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
阅读顾颉刚的《怀疑与学问》(选段),回答16一19题。(11分)
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16.下面是对文段中心论点的把握,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怀疑是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B.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C.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 的基本条件。
D.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
17.本文段为了证明中心论点用了道理论据和事例论据,请问用了哪个事例论据?(3分)
答:


18.文中划实线的句子哪些是正面说理?哪些是反面说理?(3分)
答:


19.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对你今后的学习有什么启示?(3分)
答:


参考答案:
16.B
17.用了清代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大学章句》时,对其质疑的事例。
18.前两句从反面说理,后两句从正面说理。
或(1)反面说理是“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
(2)正面说理是“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
19.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摩登时尚会所地址在什么地方,我要处理点事
普通的锁怎么开
一道应用题!(要用不等式组解答)一个小朋友
魏晨整容越整越丑
上海比较好的养老院是哪家五星级的。
懂袜子的行家请指教...谢谢
洁云干洗(益源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地址在什么
会长是女仆大人中小美给那只流浪猫起的什么名
肚子疼胃痛恶心是怎么回事
国际丽人专业烫染护理中心怎么去啊,我要去那
凌云洗衣店(339省道春辉艺术摄影旁)地址在哪
【蒙牛诽谤门】2010年伊利和蒙牛公司之间的诽
我要在家招待亲朋好友,请问有边个可以教下我
三星a7000如何给相片加水印?
有散户线,主力线的是什么指标公式
推荐资讯
我做手机买卖生意的,想建设一个商城网站,要
什么饮料中有雌性激素
纯净水为什么是酸性的
有人报告低(  )血症患者可有房室性早搏、
要英语8个语法的例句(每个语法要10个例句)
我想知道正规比赛如:奥运中,蹦床的尺寸规格
怀孕脚底发热会是男孩吗?
适合ktv里唱的比较接地气的歌
我国现存第一部脉学专著是A.《濒湖脉学》B.《
创美美容美发地址好找么,我有些事要过去
一醉皇冠ktv娱乐城地址有知道的么?有点事想
青岛蜗牛怎么样 中专生怎么样
正方形一边上任一点到这个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
阴历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