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儒学二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18 16:11
- 提问者网友:箛茗
- 2021-12-17 23:56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胡长孺字汲中,婺州永康人。至元二十五年,诏下求贤,有司强起之,至京师,待诏集贤院。既而召见内殿,拜集贤修撰,与宰相议不合,改教授扬州。元贞元年,移建昌,适录事阙官,檄长孺摄之。程文海方贵显,其家气焰熏灼,即违法,人不敢呵问,其树外门,侵官道,长孺亟命撤之。至大元年,转台州路宁海县主簿,阶将仕佐郎。 大德丁未,浙东大侵,戊甲,复元麦,民相枕死。宣慰同知脱欢察议行赈荒之令,敛富人钱一百五十万给之。至县,以余钱二十五万属长孺藏去,乃行旁州。长孺察其有干没意,悉散于民。阅月再至,索其钱,长孺抱成案进曰:“钱在是矣。”脱欢察虽怒,不敢问。县有铜岩,恶少年狙伺其间,恒出钞道,为过客患,官不能禁。长孺伪衣商人服,令苍头负货以从,阴戒驺(z#u)卒十人蹑其后,长孺至,岩中人突出要之,长孺之逊辞以谢,驺卒俄集,皆成禽,俾尽逮其党置于法,夜行无虞。 永嘉民有弟质步摇珠于兄者,赎焉,兄妻爱之,给以亡于盗,(1)屡讼不获直,往告长孺。长孺曰:“尔非吾民也。”叱之去。未几,治盗,长孺嗾盗诬兄受步摇为赃,逮兄赴官,力辩数弗置,长孺嗾曰:“尔家信有是,何谓诬!”兄仓皇曰“有固有之,乃弟所质者”趣持至验之,呼其弟示曰:“得非尔家物乎?”弟曰:“然”。遂归焉。其行事多类此。 (2)(长孺)为辞章有精魄,金舂玉撞,壹发其和平之音。海内来求者,如购拱璧,碑版焜煌,照耀四裔。(3)苟非其人,虽一金一字,毅然不与。乡闱取士,屡司文衡,贵实贱华,文风为之一变。(选自《元史·儒学二》)1.对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俾尽逮其党置于法 俾:使B.贵实贱华,文风为之一变 贵:以……为贵,崇尚C.适录事阙官,檄长孺摄之 摄:代理、兼理D.长孺亟命撤之 亟:屡次2.比较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两“虽”相同,两“以”相同B.两“虽”相同,两“以”不同C.两“虽”不同,两“以”相同D.两“虽”不同,两“以”不同3.下列选项全部表现长孺光明宏伟、秉公执法的一项是①与宰相议不合,改教授扬州 ②俾尽逮其党置于法 ③长孺察其有干没意,悉散于民 ④逮兄赴官,力辩数弗置 ⑤长孺亟命撤之 ⑥苟非其人,虽一金一字,毅然不与[ ]A.①②③B.④⑤⑥C.③⑤⑥D.③④⑤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长孺调任建昌录事的地方官时,他秉公执法,亟命权贵程文海砍掉侵占官道的门外大树。B.长孺任宁海主簿时,以余钱二十五万悉散于民,致使贪官脱欢察敢怒而不敢言。C.在审判步摇珠一案的所有权问题上,长孺巧施妙计,使“屡讼不获直”的案情真相大白。D.长孺不但自己为文很有精神气魄,而且在多次主持乡试的评卷工作时,崇尚朴实,鄙贱浮华,使文风为之一变。5.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老鼠爱大米
- 2021-12-18 00:30
答案:解析: 1.D(丞:急忙赶快) 2.D(前“虽”意为“虽然”,后“虽”意为“即使”。前“以”相当“而”,表修饰连词,后“以”介词,意为“用”) 3.C(①只是一个交代,②写他智办盗贼,④写其智治贪兄之事) 4.A(“砍掉侵占官道的门外大树”错,文中意思是“所建外门占用了官道”。) 5.①多次告状也不能得到他的钱(赔偿),就到胡长孺那儿去告状。②(胡长孺)所写文章有思想有气魄,如同金春玉撞一样,发出和平之声。③若不是正直之人,即使一两黄金购买一个字,他也坚决不给。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愁杀梦里人
- 2021-12-18 01:47
你的回答很对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