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的像蜜蜂一样的虫子
答案:4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8 16:46
- 提问者网友:听门外雪花风
- 2021-01-27 22:02
谁能知道是什么虫子阿?很大,还有点像苍蝇,不知道从那里飞进来的,我开的空调,门窗都关得好好的,喷了虫子药就找不到了,心里怪别扭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玩世
- 2021-01-27 23:23
有两种答案
一是:吸血虻
二是:石缝虫
杀伤力都挺大
建议小心,有图就好了,可以请人看一下
一是:吸血虻
二是:石缝虫
杀伤力都挺大
建议小心,有图就好了,可以请人看一下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深街酒徒
- 2021-01-28 03:07
涮涮分~
- 2楼网友:白昼之月
- 2021-01-28 02:09
虻(tabanidae tabanus),又名马蝇(horse fly),是双翅目昆虫虻科和食虫虻科两类昆虫的统称。
最常见的是牛虻。长吻虻是重要天敌昆虫,成虫吸食蚜虫、叶蝉等昆虫的体液。
最能吸血的昆虫可能就是分布各地的虻了,记得有一个国家为了伤害邻国,破坏邻国的经济建设,曾把大批患有马传染性贫血病的马匹集中赶到两国的界河上。大家知道马传染性贫血病是由一种过滤性病毒引起的,流行于世界很多地区的严重暴发性流行性的马传染病,可造成马匹大量死亡。这种病的传播主要是由昆虫中双翅目的虻类通过吮吸马血将病马的血带到健康马皮肤伤口上机械造成的。
虻类体型粗壮,飞翔力极强,外表极象一头特大号的苍蝇。体长6-30毫米。俗名叫瞎虻,因为它们飞翔时带着嗡嗡声又快又急,好像乱飞一样,但决不是瞎飞乱撞。虻类和其它吸血昆虫一样,只有雌虻才吸血。雌虻口器甚发达,它的上、下颚及口针都极锋利而发达。每当吸血时,首先用这三件利器划破动物的皮肤,使血液津津渗出,就是坚韧的牛皮也无从幸免。血液流出后,再由唇瓣上的拟气管将血吸进体内。虻很贪食,一般虻一次可吸血20 ml~40 ml,特大型的种类甚至一次可吸血200 ml。所以一群虻在叮咬牲畜时,常使牛马浑身血迹斑斑而狼狈奔逃。由于叮咬后的伤口在蛇类唾液的刺激下常形成肿包、疼痛,所以对家畜骚扰性极大,据统计乳牛可因虻的叮咬使产奶量下降11%~15%,高者可达19%~25%。虻除了能传播马传染性贫血病外,还可传播其它很多种重要的人、畜疾病,如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及我国台湾省等地流行于牛、犬之间的苏位病,此病五十年代也曾在我国西北骆驼身上发生,造成的损失很大。此外虻还可机械传播大家熟悉的炭疽病,另如在世界上传播较广的野兔热、丝虫病,马的腰麻痹病、脱拉病、睡眠病、拿干拿病、苏阿鲁病、媾疫病、大脑炎、小泡牲口炎等等。虽然虻类确是家畜的一大灾星,但它们也有一些用处,那就是它们的尸体可以入药。这在我国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着详尽的记载,至今很多中药店还在收购它们,用以配药来替人类治病呢。现在全世界的虻估计已近四千种,我国已知也约3百种了。它们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温带地区也不少。在环境复杂多样的自然界中,虻类最喜欢集中的地方是近水而温度较高的地方,水田、沼泽地、苇坑、流水、静水附近是它们生儿育女的理想环境。它们往往将卵集中产在水中禾本科等植物的叶上,幼虫一孵化便掉入水中,在水下生活,待到化蛹时才游到岸边。
由于虻在自然界孳生地区广大,飞翔力又强,此地虽然有所防护,而由其它地区飞袭过来的虻则照样可以为害,所以治虻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有较满意的效果。有人试验,利用一种叫deta的高效驱避剂喷在牛、马体上,果然在两小时之内,没有任何虻去牛、马身上吸血。见效快,但只能有短期效果。有人在牧场草原地区以用烟雾剂灭虻,也有一定效果,但要选择合适的天气。另外还可以破坏虻类孳生地的办法来防治虻类,如在它们幼虫孳生的水面上撒矿物油,并将水边产有虻卵的植物叶子处理掉,或填平一些小洼等,这些方法虽都有一定效果,但在大面积开展则浪费人力、物力。人类在观察、研究此类的生活中,发现自然界有一些昆虫天生是虻的敌人,这些天敌对虻类有一定的杀灭作用,是抑制它们数量增长的因素之一,人们利用这些天敌来消灭虻类,也是对其防治的重要方法之一。黄胸黑卵蜂可将卵产在虻类卵中,使虻在未发育为幼虫时即夭折于卵中。据观察对土灰虻卵的寄生率可达23%~34%,赤眼蜂也可寄生于虻类卵中。瓢虫和隐翅虫的幼虫见到虻卵是十分满意的,因为这是一顿美餐。蜂虻的幼虫专门以虻的幼虫和蛹为自己的食物,其效率可达15%~20%。有些金小蜂则将自己的卵产于虻类的幼虫体内,结果虻的幼虫便被吃空身体而死亡。有一些线虫则索性直接寄生于成虻体内或蛹内,有时在一只虻体内可发现有五六条线虫在那里聚餐。据观察一种叫铁线虫的寄生者对虻的寄生率达5%~6%。有一些绒螨的稚螨也可寄生于成虻体内。此外有些真菌也可感染虻类生病而死亡,如有些地区虻被真菌感染率达28%。如经人类有意对此散布则常可高达75%。其它一些捕食虻昆虫如胡蜂、食虫蛇、蜻蜓及很多寄生性昆虫如青蜂、寄生蜂等均可致虻类于死地。所以利用生物防治法防治虻类,前途还是极为乐观的。
图片验证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f2%b5
- 3楼网友:青灯有味
- 2021-01-28 00:50
我把不知道的东西都归为不明飞行物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