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瑕不掩瑜的例子】作文立意求例子求概例和现实例子阅读下面的文字...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5 21:16
- 提问者网友:献世佛
- 2021-02-15 02:38
【瑕不掩瑜的例子】作文立意求例子求概例和现实例子阅读下面的文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孤独入客枕
- 2021-02-15 03:50
【答案】 新材料作文“分橙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两个孩子得到一个橙子,他们争来争去.最终达成协议,一个孩子负责切橙子,另一个可以先选择切好的橙子.他们按照商定好的办法各自取得一半橙子,高高兴兴地拿回家去了.一个孩子回家后,把半个橙子的皮剥掉扔了,把果肉榨成果汁喝.另一个孩子回到家,把果肉挖出扔了,把皮留下来磨碎,将其混在面粉里烤蛋糕吃.
上述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这是一个新材料作文试题,材料选自2009年11月24日《中国教育报》第六版的“他山之石”栏目,原题是《分橙子的管理哲学》.内容是两个孩子为一个橙子争来争去,经过协商达成平分的协议,结果却没有得到最理想的结局,没有达到最好的效果.这个故事的中心含义是:充分有效的沟通,是使事物价值得到最大利用的前提;而缺乏有效的沟通,就会造成事物价值的浪费.分橙子之前,两个人对自己的需要是很清楚的,一个要橙子皮,一个要橙子肉,他们的目标也是非常明确的;切分橙子的过程中,两个人也有一定的合作协商——但最终却没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各自得到自己想要东西的全部,而是只得到了自己想要东西的一半,另一半给白白浪费掉了.问题的关键是,两个人的需要正好处于互补状态,实现各自利益最大化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应该的.可是,这么顺情顺理的事情为什么没能办成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呢?原因就在于双方在合作的过程中没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假如说,双方都能把自己的需要告诉对方,结果肯定是皆大欢喜.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将这次作文的最佳立意定为:合作中要有充分有效的沟通交流.
切入角度多种多样.着眼于材料的前提,可以表述为“充分的沟通是合作的前提”;着眼于材料道德结果,可以表述为“在沟通的基础上各取所需”“事前充分沟通,才能实现更好的合作”“沟通、交流、双赢”“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就必须进行有效的沟通”;着眼于材料中橙子的切分,可以表述为“看似公平的分配不一定能实现人或物的最大价值(最大利益)”“不能盲目追求形式上的公平”“不能只求公平,不求实效”;着眼于两个小孩的协商,可以表述为着“民主协商不一定都能达到最好的效果”“缺乏充分的交流,常常不能使问题得到最完满的解决”;着眼于两个小孩的争执,可以表述为“盲目的相争常常会使人看不到问题的实质”;着眼于材料中两个小孩的综合行为方式,可以表述为“向对方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等等——只要能够与沟通交流相联系,立意指向合作交流,均可视为一类.
这个作文题目审题难度很大.从整体看,没有明显的倾向性;从字里行间寻找倾向性,得到的反而是陷阱:“争来争去”给人一种印象,不应该为一些小事盲目竞争;“达成协议”“高高兴兴”显示结果还好,橙子切分双方满意;“榨成果汁喝”“烤蛋糕吃”给人的感觉也相当惬意,显示的是一种合作共赢的愉悦.这种情况,在近年的高考里边是不常见的.
材料选取也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习用的名人典故之类大多不太适用,只有那些关注现实、思考人生的考生,才会从日常生活中披沙拣金,找到合适的习作素材,而那些习惯于无病呻吟的写手考生肯定感到一筹莫展.
【评卷手记】
1.审题问题.由于材料的中心意义比较隐蔽,考生在审题立意上所犯的错误真是五花八门.比较多的情况是,只谈合作(目标、方向)不谈沟通,或者是文中也谈到了沟通交流,但是文章的重心在于合作(目标、方向).例如“合作则利,相争则弊”“合作共赢”“精诚合作”等;或者只谈目标的重要性,如“目标比方法更重要”“目标不明确,即使方法得当也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等.这些都只归入了二类卷.
还有一些主题虽然也与材料相关,但是明显地偏离了题目材料的含义,如一味赞美民主协商,或者说公平就好,凡事双方高兴就好;或者说“和谐比什么都重要”,或者谈选择,谈价值,谈环保,谈物尽其用,这些都不错,与材料也有关系,但与题目材料的中心意义距离太远.
2.表达问题.评卷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即使一些作文审题准确,立意正确,但得分也并不是很高.这主要是表达的问题,如:
①整体规划不周,文章形制不足.有的作文有很好的立意,但没有写完,甚至只完成了一半.
②思维不畅,表达磕磕绊绊.这种作文,大多从卷面上的涂涂抹抹即可看出.
③满篇大白话,语言缺乏文采.全篇文章,在阅卷老师目光的快速“扫描”中,很难发现有好的修辞、好的句式、准确而含义丰富的成语,彰显一定的文化底蕴的文句的引用.
④能力有限,生造硬拽.比如一篇编号29277的作文,命名也是《选择》,我们撇开它的立意不谈,只看这样的句子,你就能发现作者行“文”上的力不从心:“选择是一杆天平,称出评分秋色;选择是一枝寒梅,香出豆蔻年华;选择是一缕清风,吹拂浮躁心灵”.可以说,这位考生是有着较强的“美文”意识的,但功力太差,只能将这样的蹩脚的不伦不类的比喻硬安在文章中.正如劣质的粉搽在脸上,让人看了心里疙疙瘩瘩,很不是滋味.好的句子一般来说都是“信手拈来”的,而达到“信”的境界,就需要多背诵、多仿写、多揣摩、多领悟,平时不练考试时死搬硬套生拉硬拽是无济于事的.
⑤立意加材料,缺少分析论证,难以产生较强的说服力;立意虽准确,但所用材料却不能论证观点,逻辑上犯“推不出”的错误.“特征”方面,不是“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而是就事论事式的肤浅,缺乏情感润泽的干瘪.得分不高,自在情理之中.
⑥选用自己不擅长的文体写作.几首诗歌,还有一些半文半白、不文不白的文章,由于水平有限,驾驭上不能得心应手,让人看了不舒服,因此得分都不高.
⑦有些文章,很有文采,能从中看出作者驾驭文字的能力,彰显了作者较丰富的文化底蕴,但行文主旨与材料含义有较大出入.不能不让阅卷老师疑惑,这样高的文字功力,审题上怎么会犯低级错误?是不是考前背诵的范文,宿构的套作?是否太缺少应变能力?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失分原因,比如卷面不整洁、写错别字等,有些错别字纯粹是考生马虎不认真造成的笔下失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再次,我们告诫学生,形成认真的习惯,避免无谓的丢分.
【佳作展评Ⅰ】
平等不等于公平
佚名
在小学老师给大家分过糖后,你是否会想,他手里的苹果味比我这桃子的好?在中学老师发给读物后,你是否会想,他手里的科技书比我这漫画书好?在单位分过米油后,你是否会想,他手里的米我更需要?
或许,生活中你有太多太多类似的问题.就像两个孩子分橙子,在一人分得一半后,一个孩子却只取肉,一个孩子却只取皮,剩下的都浪费了.在他们以为一人一半平等地分过之后应该是公平的,其实,并不尽然.有时候,平等不等于公平.在分糖分书时,可能两个人彼此看着对方手里的东西,都在想:我更需要他手里那个.可是,为什么不在分物之前,彼此相互沟通讨论后,再作出相应的决定呢?虽然两个人彼此都认为这样分是平等的,可是彼此并没有取得自己需要的全部,所以并不公平.
这些事情,虽然人们在精神上都得到了充分的“公平待遇”,物质上的量也都平等,但是物质上的质却不尽公平.这是缺乏沟通、管理不完善的表现.在做生意时,商人都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这个大并不是指得到的最大,而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人的需求.因此,交易前总会多次地商讨沟通以赚取最大利益,彼此互相交换资源,这才是真正的公平,物尽其用.行政亦如此,分配人员时,并不是把最高学历分配到最重要的位置,而是在妥善的人才管理下,专业对口,使得人才资源最优化,这才是真正的公平,人尽其才.为了使平等等于公平,在作出决定前,我们应做好充分的准备面良好的沟通,精细的调研,完善的管理,使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平等待人,公平处事.现如今,部分资源紧缺,部分地区物质缺乏,我们更应该让平等等于公平,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不浪费一丝资源.在社会中,使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人人公平而合理的分配,人人权利平等,分配合理,司法公正.让人们真正感受到,政府和国家为大家创造的平等而公平的环境,民主管理,公平分配.
希望在下次分橙子时,他能拿到想要的全部果肉,他也能拿到想要的全部果皮.
【模拟评阅】这篇文章看似平实却有着丰富的内容,思维严密,并且在入题与收尾上有着鲜明的特点.
在内容方面,作者从“公平”的角度入手,不仅谈到了每个人都经历过的中小学生活,还结合材料分析的生活小事,甚至引申到社会政治领域,如做生意中的讨价还价,有行政上的人员分配,有社会资源的配置,还有权利平等司法公正等等,可以说,文章的材料取自社会的方方面面,可谓丰富多彩.这样,不但容易让文章贴近现实关注社会,还非常容易由浅入深,升华深化主题.所以此项得分20分.
在表达方面,这篇文章语言平实,但是平实的背后却是严密的思维.而在行文结构上,文章在开头没有直接写出自己的观点,而是用了一系列疑问句,委婉地引起了读者的思考,这种开头的方式更易于赢得读者的信赖,并且很容易就把文章由具体引向一般.在引起了读者的思考后,作者就放手尽情挥洒,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去论证沟通的好处,到最后收尾时,用了仅仅一句话,就让驰骋开来的文笔立马又归于材料,戛然而止,绝不拖泥带水,令人怕按叫绝!因此此项得分为19分.
在发展等级方面,这篇文章立意高远,内容丰富,论证充分、深刻而富有说服力.此项得分20分.
美中不足的是,文章第三段内容过于繁杂,可以分为几个小段来分别阐述,可谓瑕不掩瑜.
综合以上亮点与不足,根据评分细则,评分如下:内容20分+表达19分+发展20分=59分.
【佳作展评Ⅱ】
不要在争执中迷失自己
佚名
有时,我们总把自己眼前的得失看得太重,使我们反而忘记了自己本来的方向.有时,我们为了一点利益就争得不可开交,反而让我们失去了更多.有时,我们就像那两个为了一个橙子而争夺的孩子,因为争执,使自己失去了一半的果皮或是果肉.
当我们再遇到像文中的那两个小孩的情况时,为什么不能静下心来谈一谈.当静心地谈过后,我们便可以各取所需了.
日前闭幕的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上,各方的讨论十分热烈.然而,最终却未能达成各方满意的协议,这次对人类至关重要的大会规模空前,最终竟没有丝毫的实质性突破.
而各方僵持不下、争论不休的原因就在于大家都不想失去自己的利益.发达国家不愿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与技术,发展中国家也不愿关闭自己的污染严重的工厂.
然而,如果大家都可以静下心来去思考,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做法各取所需.发达国家渴望更好的气候环境,发展中国家又急需资金与技术,倘使双方不再争执,明确自己真正需要的,这次大会,本来会成为人类历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的.
大到全世界,小到你我每一个人.爱因斯坦与玻尔在历史上曾有过一次关于量子力学的著名论辩.然而,这次长达数月的激烈论战最终却是双方不欢而散,两人也因此交恶,学术上再鲜有往来.而百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看那一次世纪论战的时候,发现当时双方的观点其实都有问题,但又都有一定正确性.
如果百年之前的两人可以尽弃前嫌,静下心来不再去争执,为共同的科学理想去努力,或许会成为科学史上的一段佳话的.
不仅是那些大师与伟人,我们平常的普通人也一样.
不必再与父母为一些家庭琐事而争吵,不要再与同事为谁干的多干的少而计较,何苦再与同学因一道题的解法而争执不休.
当我们把那些争执放下时,当我们彼此了解了对方与自己的真正想法及真正所需时,我们就可以得到那或许本不可得到的另一半的“果肉”.
【模拟评阅】这是一篇夹叙夹议的记叙文,优点非常明显——现实性强,思路清晰,衔接自然.
在内容方面,本文从材料中得到论点后,将目光转向刚刚结束不久的哥本哈根大会,关注现实贴近现实,让读者感觉文章所论的道理离我们并不远,很有现实意义.然后又用了爱因斯坦和玻尔的例子来说明不能放下争执沟通交流的害处,这个例子并不为很多人所知,也显出了一些新意.此项得分为18分.
在表达方面,语言流畅,衔接过渡方面也做得不错,“大到全世界,小到你我每一个人”“不仅是那些大师与伟人,我们平常的普通人也一样”,这些过渡段落使得文章在衔接转换时非常自然,非常有利于文章内容的层层推进,也利于论证过程逐层深入.此项得分为19分.
在发展等级方面,文章除了内容丰富、结合材料紧密等优势以外,还有最大的亮点——现实性强,思路清晰,过渡分明.此项得分为19分.
不过,文章的不足之处也较明显.将哥本哈根会议失败的原因简单归结为缺乏沟通交流上有些勉强,爱因斯坦与波尔的争执靠简单的沟通交流也未必能解决,也就是说材料并不是能完全证明论点的,显然是作者在选择素材时欠考虑而导致的.
综合以上亮点与不足,根据评分细则,评分如下:内容18分+表达19分+发展19分=56分.
【疯狂链接】
一篇文章,虽然不是处处流光溢彩,但也不乏亮点,个别段落甚至是光鲜异常.现将阅卷过程中发现的精彩片段摘录出来,和各位读者共享.
1.南方雪灾如何?我们坚挺着;地震灾情又如何?我们携手着;三聚氰胺又如何?我们自省着;甲流肆虐又如何?我们内治着重视沟通交流的中国早已不是100多年前的那个夜郎自大、固步自封的中国了.
经过沟通,我们团结了;经过沟通,我们坚强了;经过沟通,我们殷实了;经过沟通,我们完备了.(郑州中学,刘润东)
——虽然方向上未能尽如人意,观点材料也难免油水之嫌,但是能够句句不离“沟通”这么一个关键词,就再也不用担心阅卷老师误判了.
2.当花朵在黎明前摇去最后一滴露珠时,它托悲戚的空气青青告诉我们要冷静思考,细心协商.
当朝阳挣脱夜的怀抱抹去最后一颗残星,它让阳光告诉我们要明白对方想要什么,自己想得到什么.
当微风拂过黑夜的琴弦,琴音回荡在空气里告诉我们,经过沟通协商,资源可以达到最优化配置.
每一位在历史的长河边看尽花开花落的智者都心里明白,即使我们不能心照不宣,也同样可以坐下来慢慢协商,或许可以两全其美.(郑州中学,梁雨楦)
——这是一篇文章的开头部分,特点是,段落并列,短促有力;语言优美,修辞叠用;“协商”“沟通”,关键词每段都有.开头这样光彩照人,即使后面多有瑕疵,也会不同程度地被遮掩.
3.失去与得到,便在一念之间.就像那两个小孩,为了一个橙子而争吵,达成协议之后,自以为已经得到了自己所要的,实际上,他们都只得到了自己所要东西的一半,而另一半却毫无意义地浪费掉了,假如他们都能够敞开心扉,沟通交流,他们都会得到自己所要东西的全部,也就避免了无谓的浪费.(郑州中学,赵婷)
——分析到位,令人折服.材料是我们作文立意的本,只有深入地分析材料,才有可能得出符合材料实际意义的结论,才有可能做到立意最佳.材料是最好的例证,有的同学总是将材料束之高阁而另行寻觅,殊不知,那才是典型的舍近求远.
4.人们已经习惯了用自己的思维去推测他人,一事当前,自己会怎么做,也推测别人也会这么做.但是各人情况千差万别,以己度人,往往误判.每到此时,沟通就显得分外重要了.
可是社会还是缺乏沟通.身居闹市的人们,原来住在一个大杂院,虽然吵吵闹闹,感觉还算不错;现在,大家搬进了高楼新房,住了很长时间,还不知道对门邻居姓甚名谁,即使楼道相遇,也是形同陌路.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可现在,社会发展了,交通方便了,沟通渠道更加丰富了,人们之间的沟通反而实现了老子小国寡民的设想,只隔一道楼板,老死不相往来.(郑州中学,袁芳)
——深挖根源,结合现实,既深刻,又亲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两个孩子得到一个橙子,他们争来争去.最终达成协议,一个孩子负责切橙子,另一个可以先选择切好的橙子.他们按照商定好的办法各自取得一半橙子,高高兴兴地拿回家去了.一个孩子回家后,把半个橙子的皮剥掉扔了,把果肉榨成果汁喝.另一个孩子回到家,把果肉挖出扔了,把皮留下来磨碎,将其混在面粉里烤蛋糕吃.
上述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这是一个新材料作文试题,材料选自2009年11月24日《中国教育报》第六版的“他山之石”栏目,原题是《分橙子的管理哲学》.内容是两个孩子为一个橙子争来争去,经过协商达成平分的协议,结果却没有得到最理想的结局,没有达到最好的效果.这个故事的中心含义是:充分有效的沟通,是使事物价值得到最大利用的前提;而缺乏有效的沟通,就会造成事物价值的浪费.分橙子之前,两个人对自己的需要是很清楚的,一个要橙子皮,一个要橙子肉,他们的目标也是非常明确的;切分橙子的过程中,两个人也有一定的合作协商——但最终却没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各自得到自己想要东西的全部,而是只得到了自己想要东西的一半,另一半给白白浪费掉了.问题的关键是,两个人的需要正好处于互补状态,实现各自利益最大化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应该的.可是,这么顺情顺理的事情为什么没能办成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呢?原因就在于双方在合作的过程中没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假如说,双方都能把自己的需要告诉对方,结果肯定是皆大欢喜.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将这次作文的最佳立意定为:合作中要有充分有效的沟通交流.
切入角度多种多样.着眼于材料的前提,可以表述为“充分的沟通是合作的前提”;着眼于材料道德结果,可以表述为“在沟通的基础上各取所需”“事前充分沟通,才能实现更好的合作”“沟通、交流、双赢”“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就必须进行有效的沟通”;着眼于材料中橙子的切分,可以表述为“看似公平的分配不一定能实现人或物的最大价值(最大利益)”“不能盲目追求形式上的公平”“不能只求公平,不求实效”;着眼于两个小孩的协商,可以表述为着“民主协商不一定都能达到最好的效果”“缺乏充分的交流,常常不能使问题得到最完满的解决”;着眼于两个小孩的争执,可以表述为“盲目的相争常常会使人看不到问题的实质”;着眼于材料中两个小孩的综合行为方式,可以表述为“向对方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等等——只要能够与沟通交流相联系,立意指向合作交流,均可视为一类.
这个作文题目审题难度很大.从整体看,没有明显的倾向性;从字里行间寻找倾向性,得到的反而是陷阱:“争来争去”给人一种印象,不应该为一些小事盲目竞争;“达成协议”“高高兴兴”显示结果还好,橙子切分双方满意;“榨成果汁喝”“烤蛋糕吃”给人的感觉也相当惬意,显示的是一种合作共赢的愉悦.这种情况,在近年的高考里边是不常见的.
材料选取也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习用的名人典故之类大多不太适用,只有那些关注现实、思考人生的考生,才会从日常生活中披沙拣金,找到合适的习作素材,而那些习惯于无病呻吟的写手考生肯定感到一筹莫展.
【评卷手记】
1.审题问题.由于材料的中心意义比较隐蔽,考生在审题立意上所犯的错误真是五花八门.比较多的情况是,只谈合作(目标、方向)不谈沟通,或者是文中也谈到了沟通交流,但是文章的重心在于合作(目标、方向).例如“合作则利,相争则弊”“合作共赢”“精诚合作”等;或者只谈目标的重要性,如“目标比方法更重要”“目标不明确,即使方法得当也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等.这些都只归入了二类卷.
还有一些主题虽然也与材料相关,但是明显地偏离了题目材料的含义,如一味赞美民主协商,或者说公平就好,凡事双方高兴就好;或者说“和谐比什么都重要”,或者谈选择,谈价值,谈环保,谈物尽其用,这些都不错,与材料也有关系,但与题目材料的中心意义距离太远.
2.表达问题.评卷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即使一些作文审题准确,立意正确,但得分也并不是很高.这主要是表达的问题,如:
①整体规划不周,文章形制不足.有的作文有很好的立意,但没有写完,甚至只完成了一半.
②思维不畅,表达磕磕绊绊.这种作文,大多从卷面上的涂涂抹抹即可看出.
③满篇大白话,语言缺乏文采.全篇文章,在阅卷老师目光的快速“扫描”中,很难发现有好的修辞、好的句式、准确而含义丰富的成语,彰显一定的文化底蕴的文句的引用.
④能力有限,生造硬拽.比如一篇编号29277的作文,命名也是《选择》,我们撇开它的立意不谈,只看这样的句子,你就能发现作者行“文”上的力不从心:“选择是一杆天平,称出评分秋色;选择是一枝寒梅,香出豆蔻年华;选择是一缕清风,吹拂浮躁心灵”.可以说,这位考生是有着较强的“美文”意识的,但功力太差,只能将这样的蹩脚的不伦不类的比喻硬安在文章中.正如劣质的粉搽在脸上,让人看了心里疙疙瘩瘩,很不是滋味.好的句子一般来说都是“信手拈来”的,而达到“信”的境界,就需要多背诵、多仿写、多揣摩、多领悟,平时不练考试时死搬硬套生拉硬拽是无济于事的.
⑤立意加材料,缺少分析论证,难以产生较强的说服力;立意虽准确,但所用材料却不能论证观点,逻辑上犯“推不出”的错误.“特征”方面,不是“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而是就事论事式的肤浅,缺乏情感润泽的干瘪.得分不高,自在情理之中.
⑥选用自己不擅长的文体写作.几首诗歌,还有一些半文半白、不文不白的文章,由于水平有限,驾驭上不能得心应手,让人看了不舒服,因此得分都不高.
⑦有些文章,很有文采,能从中看出作者驾驭文字的能力,彰显了作者较丰富的文化底蕴,但行文主旨与材料含义有较大出入.不能不让阅卷老师疑惑,这样高的文字功力,审题上怎么会犯低级错误?是不是考前背诵的范文,宿构的套作?是否太缺少应变能力?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失分原因,比如卷面不整洁、写错别字等,有些错别字纯粹是考生马虎不认真造成的笔下失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再次,我们告诫学生,形成认真的习惯,避免无谓的丢分.
【佳作展评Ⅰ】
平等不等于公平
佚名
在小学老师给大家分过糖后,你是否会想,他手里的苹果味比我这桃子的好?在中学老师发给读物后,你是否会想,他手里的科技书比我这漫画书好?在单位分过米油后,你是否会想,他手里的米我更需要?
或许,生活中你有太多太多类似的问题.就像两个孩子分橙子,在一人分得一半后,一个孩子却只取肉,一个孩子却只取皮,剩下的都浪费了.在他们以为一人一半平等地分过之后应该是公平的,其实,并不尽然.有时候,平等不等于公平.在分糖分书时,可能两个人彼此看着对方手里的东西,都在想:我更需要他手里那个.可是,为什么不在分物之前,彼此相互沟通讨论后,再作出相应的决定呢?虽然两个人彼此都认为这样分是平等的,可是彼此并没有取得自己需要的全部,所以并不公平.
这些事情,虽然人们在精神上都得到了充分的“公平待遇”,物质上的量也都平等,但是物质上的质却不尽公平.这是缺乏沟通、管理不完善的表现.在做生意时,商人都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这个大并不是指得到的最大,而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人的需求.因此,交易前总会多次地商讨沟通以赚取最大利益,彼此互相交换资源,这才是真正的公平,物尽其用.行政亦如此,分配人员时,并不是把最高学历分配到最重要的位置,而是在妥善的人才管理下,专业对口,使得人才资源最优化,这才是真正的公平,人尽其才.为了使平等等于公平,在作出决定前,我们应做好充分的准备面良好的沟通,精细的调研,完善的管理,使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平等待人,公平处事.现如今,部分资源紧缺,部分地区物质缺乏,我们更应该让平等等于公平,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不浪费一丝资源.在社会中,使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人人公平而合理的分配,人人权利平等,分配合理,司法公正.让人们真正感受到,政府和国家为大家创造的平等而公平的环境,民主管理,公平分配.
希望在下次分橙子时,他能拿到想要的全部果肉,他也能拿到想要的全部果皮.
【模拟评阅】这篇文章看似平实却有着丰富的内容,思维严密,并且在入题与收尾上有着鲜明的特点.
在内容方面,作者从“公平”的角度入手,不仅谈到了每个人都经历过的中小学生活,还结合材料分析的生活小事,甚至引申到社会政治领域,如做生意中的讨价还价,有行政上的人员分配,有社会资源的配置,还有权利平等司法公正等等,可以说,文章的材料取自社会的方方面面,可谓丰富多彩.这样,不但容易让文章贴近现实关注社会,还非常容易由浅入深,升华深化主题.所以此项得分20分.
在表达方面,这篇文章语言平实,但是平实的背后却是严密的思维.而在行文结构上,文章在开头没有直接写出自己的观点,而是用了一系列疑问句,委婉地引起了读者的思考,这种开头的方式更易于赢得读者的信赖,并且很容易就把文章由具体引向一般.在引起了读者的思考后,作者就放手尽情挥洒,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去论证沟通的好处,到最后收尾时,用了仅仅一句话,就让驰骋开来的文笔立马又归于材料,戛然而止,绝不拖泥带水,令人怕按叫绝!因此此项得分为19分.
在发展等级方面,这篇文章立意高远,内容丰富,论证充分、深刻而富有说服力.此项得分20分.
美中不足的是,文章第三段内容过于繁杂,可以分为几个小段来分别阐述,可谓瑕不掩瑜.
综合以上亮点与不足,根据评分细则,评分如下:内容20分+表达19分+发展20分=59分.
【佳作展评Ⅱ】
不要在争执中迷失自己
佚名
有时,我们总把自己眼前的得失看得太重,使我们反而忘记了自己本来的方向.有时,我们为了一点利益就争得不可开交,反而让我们失去了更多.有时,我们就像那两个为了一个橙子而争夺的孩子,因为争执,使自己失去了一半的果皮或是果肉.
当我们再遇到像文中的那两个小孩的情况时,为什么不能静下心来谈一谈.当静心地谈过后,我们便可以各取所需了.
日前闭幕的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上,各方的讨论十分热烈.然而,最终却未能达成各方满意的协议,这次对人类至关重要的大会规模空前,最终竟没有丝毫的实质性突破.
而各方僵持不下、争论不休的原因就在于大家都不想失去自己的利益.发达国家不愿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与技术,发展中国家也不愿关闭自己的污染严重的工厂.
然而,如果大家都可以静下心来去思考,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做法各取所需.发达国家渴望更好的气候环境,发展中国家又急需资金与技术,倘使双方不再争执,明确自己真正需要的,这次大会,本来会成为人类历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的.
大到全世界,小到你我每一个人.爱因斯坦与玻尔在历史上曾有过一次关于量子力学的著名论辩.然而,这次长达数月的激烈论战最终却是双方不欢而散,两人也因此交恶,学术上再鲜有往来.而百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看那一次世纪论战的时候,发现当时双方的观点其实都有问题,但又都有一定正确性.
如果百年之前的两人可以尽弃前嫌,静下心来不再去争执,为共同的科学理想去努力,或许会成为科学史上的一段佳话的.
不仅是那些大师与伟人,我们平常的普通人也一样.
不必再与父母为一些家庭琐事而争吵,不要再与同事为谁干的多干的少而计较,何苦再与同学因一道题的解法而争执不休.
当我们把那些争执放下时,当我们彼此了解了对方与自己的真正想法及真正所需时,我们就可以得到那或许本不可得到的另一半的“果肉”.
【模拟评阅】这是一篇夹叙夹议的记叙文,优点非常明显——现实性强,思路清晰,衔接自然.
在内容方面,本文从材料中得到论点后,将目光转向刚刚结束不久的哥本哈根大会,关注现实贴近现实,让读者感觉文章所论的道理离我们并不远,很有现实意义.然后又用了爱因斯坦和玻尔的例子来说明不能放下争执沟通交流的害处,这个例子并不为很多人所知,也显出了一些新意.此项得分为18分.
在表达方面,语言流畅,衔接过渡方面也做得不错,“大到全世界,小到你我每一个人”“不仅是那些大师与伟人,我们平常的普通人也一样”,这些过渡段落使得文章在衔接转换时非常自然,非常有利于文章内容的层层推进,也利于论证过程逐层深入.此项得分为19分.
在发展等级方面,文章除了内容丰富、结合材料紧密等优势以外,还有最大的亮点——现实性强,思路清晰,过渡分明.此项得分为19分.
不过,文章的不足之处也较明显.将哥本哈根会议失败的原因简单归结为缺乏沟通交流上有些勉强,爱因斯坦与波尔的争执靠简单的沟通交流也未必能解决,也就是说材料并不是能完全证明论点的,显然是作者在选择素材时欠考虑而导致的.
综合以上亮点与不足,根据评分细则,评分如下:内容18分+表达19分+发展19分=56分.
【疯狂链接】
一篇文章,虽然不是处处流光溢彩,但也不乏亮点,个别段落甚至是光鲜异常.现将阅卷过程中发现的精彩片段摘录出来,和各位读者共享.
1.南方雪灾如何?我们坚挺着;地震灾情又如何?我们携手着;三聚氰胺又如何?我们自省着;甲流肆虐又如何?我们内治着重视沟通交流的中国早已不是100多年前的那个夜郎自大、固步自封的中国了.
经过沟通,我们团结了;经过沟通,我们坚强了;经过沟通,我们殷实了;经过沟通,我们完备了.(郑州中学,刘润东)
——虽然方向上未能尽如人意,观点材料也难免油水之嫌,但是能够句句不离“沟通”这么一个关键词,就再也不用担心阅卷老师误判了.
2.当花朵在黎明前摇去最后一滴露珠时,它托悲戚的空气青青告诉我们要冷静思考,细心协商.
当朝阳挣脱夜的怀抱抹去最后一颗残星,它让阳光告诉我们要明白对方想要什么,自己想得到什么.
当微风拂过黑夜的琴弦,琴音回荡在空气里告诉我们,经过沟通协商,资源可以达到最优化配置.
每一位在历史的长河边看尽花开花落的智者都心里明白,即使我们不能心照不宣,也同样可以坐下来慢慢协商,或许可以两全其美.(郑州中学,梁雨楦)
——这是一篇文章的开头部分,特点是,段落并列,短促有力;语言优美,修辞叠用;“协商”“沟通”,关键词每段都有.开头这样光彩照人,即使后面多有瑕疵,也会不同程度地被遮掩.
3.失去与得到,便在一念之间.就像那两个小孩,为了一个橙子而争吵,达成协议之后,自以为已经得到了自己所要的,实际上,他们都只得到了自己所要东西的一半,而另一半却毫无意义地浪费掉了,假如他们都能够敞开心扉,沟通交流,他们都会得到自己所要东西的全部,也就避免了无谓的浪费.(郑州中学,赵婷)
——分析到位,令人折服.材料是我们作文立意的本,只有深入地分析材料,才有可能得出符合材料实际意义的结论,才有可能做到立意最佳.材料是最好的例证,有的同学总是将材料束之高阁而另行寻觅,殊不知,那才是典型的舍近求远.
4.人们已经习惯了用自己的思维去推测他人,一事当前,自己会怎么做,也推测别人也会这么做.但是各人情况千差万别,以己度人,往往误判.每到此时,沟通就显得分外重要了.
可是社会还是缺乏沟通.身居闹市的人们,原来住在一个大杂院,虽然吵吵闹闹,感觉还算不错;现在,大家搬进了高楼新房,住了很长时间,还不知道对门邻居姓甚名谁,即使楼道相遇,也是形同陌路.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可现在,社会发展了,交通方便了,沟通渠道更加丰富了,人们之间的沟通反而实现了老子小国寡民的设想,只隔一道楼板,老死不相往来.(郑州中学,袁芳)
——深挖根源,结合现实,既深刻,又亲切.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旧脸谱
- 2021-02-15 04:16
这个问题的回答的对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