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4 21:22
- 提问者网友:泪痣哥哥
- 2021-02-14 06:40
父母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杯酒困英雄
- 2021-02-14 07:45
那么如何来科学地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呢? 1.家长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不要随意否定或不理睬孩子 家长一般忙于工作,对于孩子的提问、质疑、探索,甚至对不同意见往往不理不睬,认为这是孩子不成熟的表现。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我们应该对孩子的好奇和疑问给予支持和鼓励,对孩子的好奇和疑问表示赞赏。 作为父母和老师,要保护孩子旺盛的求知欲,一方面要引导孩子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支持孩子随时提出问题,哪怕是看起来很怪甚至很傻的问题都可以。 由于社会经验有限,孩子常常会提出一些令人捧腹或瞠目的“傻问题”,如“为什么月亮晚上不睡觉?”“男孩子为什么和女孩子不一样?”“爸爸为什么会长胡子而妈妈却没有呢?”……面对这样的问题,如果家长取笑孩子或是置之不理,甚至斥责孩子,那么孩子会感到自己不应该提这些问题。时间久了,孩子把类似的“傻问题”都埋藏在心里。为了不犯傻,即使遇到自己不知道的问题也憋着不问,再不去认真执著地探究问题了,孩子原有的好奇心便会渐渐地冷淡。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很可能提出一些“含金量很高”的问题,让一般家长或教师难以回答,如“为什么电视机会放出图像和声音?”“为什么汽车会跑?”“为什么鸟儿能在空中飞翔,而人类却不能呢?”“为什么青蛙冬眠一睡就是一冬天,不吃也不喝却饿不死呢?”……面对这样的问题,有些家长或教师可能想办法搪塞,如“管那么多干吗? 把课本上的东西学好就行了。”或者“这些东西你只要知道答案就行了,不用问那么多。”如果孩子的提问经常遭遇这样的回答,他们慢慢会形成这样的观念:这些问题没有什么意义,和我没关系。这样,也许一个杰出的科学家就此夭折了。 2.家长和教师要以身作则,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榜样无时不在,在孩子的学习中,教师和家长就是最好的榜样,要表现出好奇心和开放的思想,并准备随时将自己的假定用事实来检验,甚至要“揣着明白装糊涂”。传授学习的兴趣,尤其是广大教育者的责任。成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好奇或“无知”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有些教师或家长为了在孩子面前树立权威形象,总想装出无所不知的样子,搪塞孩子的问题。即使对自己不知道或不熟悉的事物也要装作很了解、很熟悉,草率地给孩子所谓的答案。这样的态度一方面可能使孩子觉得提问题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从而尽量避免提问题;另一方面,一旦教师或家长的“假面”被孩子识破,就可能威信扫地,难以得到孩子的尊重。 3.向孩子发问,引导孩子的好奇心 有的家长和孩子互相“考问”,以培养孩子“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这是值得提倡的好方法。有时是孩子向父母提问,有时是父母向孩子提问,其问题涉及日常生活常识、’历史典故、地理知识、科学技术等诸多方面,可以开发孩子的创新思维。一开始,孩子根据自己课外阅读的知识向父母提问,逼得父母也去阅读这些书籍,从中吸取知识;然后父母也根据书中内容向孩子提问,加深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于是,在互相提问和学习的过程中,父母和孩子的视野都得以扩展,知识得到不断丰富。对孩子而言,这种活动有点像游戏,既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又有机会和父母就共同话题进行沟通和交流。多数孩子会喜欢这种学习方式,并从中获得巨大乐趣。 不论如何,好奇心是孩子最强烈的心理活动,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起点,是他们强烈要求认识世界的表现,需要家长加以保护和支持,千万不能任意扼杀。为了使今天的孩子明天能成才,家长应维护、塑造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让他们在满足好奇心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健康成长。 天上的星星为什么掉不下来? 在孩子的心里很容易“蹦出”一系列让家长们感觉莫名其妙的问题,诸如“天上的星星为什么掉不下来?”“收音机里的声音是从哪里传过来的?”“为什么飞机能够悬在空中飞呀?”……这些问题,是孩子探知外部世界的动力,父母有责任帮助孩子解答这些问题,启发孩子不仅要问“是什么”、“怎么样”,而且要问“为什么”、“怎么做”,以此来培养孩子广泛而浓厚的学习兴趣。 从科学的角度分析,求知欲是人的一种内在的精神需要——认知的需要,是对学习、了解、掌握新知识的渴望,也包括探索未知的欲望。求知欲强的人会自觉地、积极地追求、探索知识,以满足其精神上的需要。在心理学上,也可称为求知动机。当一个人发现自己与他人的知识经验、已知的信息与未知的信息之间差距过大或未知的东西正是自己的兴趣所在时,便会在内心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失调,因而也就形成了要尽快地消除这种不平衡状态的需求,从而萌发迅速行动,采取某种适当的方法重新获得平衡的愿望,这就是求知欲。孩子的求知欲是在好奇心不断扩大和加深的情况下产生出来的一种精神欲望,虽与好奇心同属对事物的探究倾向,但二者不完全相同。一般的好奇心表现为人追求认识事物的短暂的探索行为;而求知欲则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认知欲求、认知需要,表现为人坚持不懈地探求知识的活动。 儿童在五六岁时,求知欲开始初步显现。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在入学后,随着学习能力的提高,求知欲也进一步发展。但是年龄的增长不是求知欲增长的充分条件,它需要有适宜的环境和正确的引导与培养。 孩子最初的求知欲表现为好奇心、对周围的许多事物都感到新鲜,喜欢去看、去摆弄。如果引导正确就可能把孩子的好奇心上升为求知欲,学习兴趣就油然而生,逐渐使孩子养成勤思考、肯动脑筋的好习惯。 家庭环境设置要多为孩子提供实际操作的条件。购置玩具要选多功能、可玩性强的。还可以为孩子建立“娃娃制作角”、“科学试验角”等。促使孩子观察、思考、提问……通过孩子自己动脑筋想,动手操作找到答案,享受成功的欢乐,以激发孩子的求知兴趣和创造欲望。 重视孩子的求知欲,并适时给予管理,相信您的孩子一定能茁壮成长,最后成为参天巨树,栋梁之才。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迟山
- 2021-02-14 08:57
爱迪生一生发明无数,像留声机、电灯、喷气机车、有声电影等。这些发明使人类进入到一个崭新的生存境界。
家长由此应意识到,好奇心能引发孩子的求知欲,是推动孩子主动学习、探求知识的内在驱动力,未来社会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多元化的社会,我们的后代会面临更复杂的竞争环境,这需要他们用超群的想象力、大胆的探索精神去解决问题。而所有勇于实践的行为,都源于他们的好奇心和丰富的心灵做底蕴。
有个儿童教育家说:好奇心可以被家长的无知摧毁,也可以被父母的爱心培养出来。爱迪生7岁上学,不到3个月,就因满脑子稀奇古怪的想法被老师劝退学。但他的母亲一直没有放弃教育责任。她不仅给爱迪生讲名人的成功故事,更鼓励他对身边的每件事都问为什么,并积极尝试。而我们身边的很多家长,常因担心孩子好奇心过重惹麻烦,而阻止孩子的好奇行为。
甜甜是个聪明漂亮的女孩,一天,她问妈妈:为什么别人都夸我漂亮?妈妈自豪地说:你每天喝一袋牛奶,牛奶最有营养,能让人漂亮健康。甜甜立刻把一袋牛奶哗地倒进鱼缸里。妈妈见状,当即骂开了:那是人喝的东西,怎么能倒进鱼缸里?!你看,这水我刚换好,现在又要重新换,你真讨厌!其实,甜甜只是想知道鱼儿喝了牛奶后,是否也会肤白体健。既然牛奶对人有好处,为什么鱼儿不能喝,她要亲自验证一下。这本是多么难能可贵的探索行为啊,但由于妈妈嫌麻烦,甜甜的探索行为受到制约。这件事的后果是,甜甜以后再有大胆新奇的想法,也不敢付诸行动了。
另外,父母的知识水平,也会影响孩子是否增强和延伸好奇心。强强问爸爸:为什么手机没电线,也可以和别人通话?爸爸说:靠电波传送呗。强强追问:电波是什么?爸爸挠挠头:唉,我也说不清楚,你上学后自然会学到的。强强的好奇心被爸爸浅薄的学识阻断了。其实,如果爸爸稍微懂点电子学原理,深入浅出地给强强点一下,他的心里会早早烙印下物理学方面的知识,为以后的深人学习打下基础。
有家长说:我之所以不让孩子对事物太好奇,是怕他出事。比如,有的孩子好奇自行车的大小齿轮转动咬合现象,便把手伸进去感受,手被齿轮咬住了 所以很多家长会盲目地制止孩子无处不冒的好奇心,强硬地说:不许乱动东西,不许胡思乱想。长此下去,孩子会失去对新鲜事物的兴趣。他一旦停止了好奇和思索,也就停止了探索的冲动。
其实,好奇心与危险并不冲突,父母只要做一些防范措施,完全可以远离危险:比如电插头挂到高处、热水瓶放在孩子摸不到的地方总之,在安全的情况下,让孩子尽情地对事物展开联想、产生好奇,对孩子后续的学习,会产生极大的推动力。
培养孩子好奇心的方法
随时随地解答疑问,答案未必明确,但态度要诚恳、积极
明明问妈妈:为什么舅舅总在深夜从美国打电话,还说自己在吃午饭?妈妈告诉他,是因为中美两国有时差。明明再问:时差是什么?妈妈正在写工作报告,便说:我现在很忙,而且对地理方面的知识也知道得不多,但我会尽快查资料告诉你。当天晚上,妈妈便找来地理书籍,仔细研究地球的自转、公转和时差问题,第二天便把答案告诉了明明。
父母繁忙时,切勿用别烦我,走开或我不懂,别问了这种话来搪塞孩子。对孩子来说,父母是否给孩子正确答案并不重要,但认可他好奇心的态度,却会影响他的求知欲。比如像这个问题提得真妙,让我想想,明天再告诉你或是你先说说自己的看法好吗,这样的回答就很人性化。这种带有鼓励性质的回答,会让孩子衍生出更强烈的好奇意识,扩大思索空间。
让孩子多接触环境和实物,开创感性空间.激发好奇心
有个妈妈说,现在的孩子接触东西太多了,像电脑游戏、卡通片、儿童图书、玩具,他们已经没有时间学习了。言下之意,这些东西对孩子一无是处。其实,换个角度考虑,恰恰是这些东西,开阔了孩子的视野,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拉大了思维空间。 。
在这里,建议父母多带孩子参观展览、出去旅游和采风,让他们在各种社交活动中汲取丰富的信息,让好奇心和思考意识,始终贯穿奄成长的过程中。
让孩子多动手,在自由的空间里随性地创造,以激发好奇心
阳阳家里有几台拼装四驱车,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他很好奇。咨询后得知,汽车跑得快与慢,全由发动机决定。于是,父亲鼓励阳阳自己改装发动机。他抠抠弄弄地搞坏了几台,越弄问题越多,爸爸花了不少钱,但阳阳最终还是改装成功了,他也因此对机械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父母应放开手脚,让孩子在实物操作中激发好奇心。
因为探索的快感,总是存在于感性的操作过程中。
父母应加强知识储备,用生动易懂、循循善诱的方式,把孩子引入深层次的思考空间
丽丽问妈妈:风筝不是飞机,没有能源,为什么能飞上天?妈妈告诉她,是风带动的气流把风筝托了起来。妈妈反问丽丽:没有风时,为什么风筝也能飞上天?丽丽摇头表示不懂。于是,妈妈带她去公园观察如何放风筝。丽丽发现没风的时候,人们多是拽着风筝线跑。妈妈趁机启发她,夏天停电时,奶奶会用扇子给她扇风,于是丽丽回答:是不是跑的时候,会造成气流流动,跟有风的效果一样?妈妈高兴地夸奖了丽丽。 好奇心是孩子最强烈的心理活动。一个孩子是否具备好奇心,往往表示其思维是否活跃、心灵世界是否敏感和丰富。所以父母们要从生活的各个环节人手,培养孩子无处不在的好奇心。当好奇心贯穿孩子的一生时,他们善于思索、勇于实践的心灵闸门也就被打开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