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的历史背景
答案:1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9 17:04
- 提问者网友:姑娘长的好罪过
- 2021-03-09 07:44
杭州西湖的历史背景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骨子里都是戏
- 2021-03-09 09:06
西湖最早称武林水。《汉书·地理志》:“钱唐,西部都尉治。武林山,武林水所出,东入海,行八百三十里。”后又有钱水、钱唐湖、明圣湖、金牛湖、石涵湖、上湖、潋滟湖、放生池、西子湖、高土湖、西陵湖、龙川、销金锅、美人湖、贤者湖、明月湖诸般名称,但是只有两个名称为历代普遍公认,并见诸于文献记载:一是因杭州古名钱塘,湖称钱塘湖;一是因湖在杭城之西,故名西湖。最早出现的“西湖”名称,是在白居易的《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和《杭州回舫》这两首诗中。北宋以后,名家诗文大都以西湖为名,钱塘湖之名逐渐鲜为人知。而苏轼的《乞开杭州西湖状》,则是官方文件中第一次使用“西湖”这个名称。
秦汉到唐代
2000多年前,西湖还是钱塘江的一部分,由于泥沙淤积,在西湖南北两山——吴山和宝石山山麓逐渐形成沙嘴,此后两沙嘴逐渐靠拢,最终毗连在一起成为沙洲,在沙洲西侧形成了一个内湖,即为西湖,此时大约为秦汉时期。张岱《西湖梦寻》记载:“大石佛寺,考旧史,秦始皇东游入海,缆舟于此石上。”此处所言大石佛寺,即位于西湖北侧的宝石山下,尚有“秦始皇缆舟石”之景。
自从隋朝大业六年(610年)开凿江南运河,与北运河相接,沟通南北五大水系,便捷的交通也促进了杭州的经济发展和旅游活动。唐代,西湖面积约有10.8平方公里,比近代湖面面积大近一倍,湖的西部、南部都深至西山脚下,东北面延伸到武林门一带。香客可泛舟至山脚下再步行上山拜佛。由于当时未修水利,西湖时而遭大雨而泛滥,时而因久旱而干涸。
建中二年九月(781年),李泌调任杭州刺史。为了解决饮用淡水的问题,他创造性地采用引水入城的方法。即在人口稠密的钱塘门、涌金门一带开凿六井,采用开阴窦(即埋设瓦管、竹筒)的方法,将西湖水引入城内。六井现大都湮没,仅相国井遗址在解放路井亭桥西。其余五井是:西井(原在相国井之西),方井(俗称四眼井),金牛井(原在西井西北),白龟井(原在龙翔桥西),小方井(俗称六眼井,原在钱塘门内,即今小车桥一带)。
长庆二年十月(822年),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在任期间,白氏兴修水利,拓建石涵,疏浚西湖,修筑堤坝水闸,增加湖水容量,解决了钱塘(杭州)至盐官(海宁)间农田的灌溉问题。其实白居易主持修筑的堤坝,在钱塘门外的石涵桥附近,称为白公堤,并非近代的白堤。白氏在钱塘门外修堤,建石涵闸,把湖水贮蓄起来,还书写《钱塘湖闸记》刻于石碑,写明堤坝的功用,以及蓄放水和保护堤坝的方法。如今白公堤遗址早已无存,但后人却借白堤(当时称“白沙堤”)以缅怀白公。白氏不仅留下了惠及后世的水利工程,还创作了大量有关西湖的诗词。最为著名的作品有《钱塘湖春行》、《春题湖上》和《忆江南》。
五代到宋代
历史上对西湖影响最大的,是杭州发展史上极其显赫
的吴越国和南宋时期。西湖的全面开发和基本定型正是在此两朝。
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907~960年)以杭州为都城,促进与沿海各地的交通,与日本、朝鲜等国通商贸易。同时,由于吴越国历代国王崇信佛教,在西湖周围兴建大量寺庙、宝塔、经幢和石窟,扩建灵隐寺,创建昭庆寺、净慈寺、理安寺、六通寺和韬光庵等,建造保俶塔、六和塔、雷峰塔和白塔,一时有佛国之称。灵隐寺、天竺等寺院和钱塘江观潮是当时的游览胜地。由于西湖的地质原因,淤泥堆积速度快,西湖疏浚成了日常维护工作,因此吴越国王钱镠于宝正二年(927年)置撩湖兵千人,芟草浚泉,确保了西湖水体的存在。
北宋后期,著名诗人苏轼对西湖治理做出了极大贡献。从五代至北宋后期,西湖长年不治,葑草湮塞占据了湖面的一半。元祐五年(1090年),苏轼上《乞开杭州西湖状》于......余下全文>>
秦汉到唐代
2000多年前,西湖还是钱塘江的一部分,由于泥沙淤积,在西湖南北两山——吴山和宝石山山麓逐渐形成沙嘴,此后两沙嘴逐渐靠拢,最终毗连在一起成为沙洲,在沙洲西侧形成了一个内湖,即为西湖,此时大约为秦汉时期。张岱《西湖梦寻》记载:“大石佛寺,考旧史,秦始皇东游入海,缆舟于此石上。”此处所言大石佛寺,即位于西湖北侧的宝石山下,尚有“秦始皇缆舟石”之景。
自从隋朝大业六年(610年)开凿江南运河,与北运河相接,沟通南北五大水系,便捷的交通也促进了杭州的经济发展和旅游活动。唐代,西湖面积约有10.8平方公里,比近代湖面面积大近一倍,湖的西部、南部都深至西山脚下,东北面延伸到武林门一带。香客可泛舟至山脚下再步行上山拜佛。由于当时未修水利,西湖时而遭大雨而泛滥,时而因久旱而干涸。
建中二年九月(781年),李泌调任杭州刺史。为了解决饮用淡水的问题,他创造性地采用引水入城的方法。即在人口稠密的钱塘门、涌金门一带开凿六井,采用开阴窦(即埋设瓦管、竹筒)的方法,将西湖水引入城内。六井现大都湮没,仅相国井遗址在解放路井亭桥西。其余五井是:西井(原在相国井之西),方井(俗称四眼井),金牛井(原在西井西北),白龟井(原在龙翔桥西),小方井(俗称六眼井,原在钱塘门内,即今小车桥一带)。
长庆二年十月(822年),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在任期间,白氏兴修水利,拓建石涵,疏浚西湖,修筑堤坝水闸,增加湖水容量,解决了钱塘(杭州)至盐官(海宁)间农田的灌溉问题。其实白居易主持修筑的堤坝,在钱塘门外的石涵桥附近,称为白公堤,并非近代的白堤。白氏在钱塘门外修堤,建石涵闸,把湖水贮蓄起来,还书写《钱塘湖闸记》刻于石碑,写明堤坝的功用,以及蓄放水和保护堤坝的方法。如今白公堤遗址早已无存,但后人却借白堤(当时称“白沙堤”)以缅怀白公。白氏不仅留下了惠及后世的水利工程,还创作了大量有关西湖的诗词。最为著名的作品有《钱塘湖春行》、《春题湖上》和《忆江南》。
五代到宋代
历史上对西湖影响最大的,是杭州发展史上极其显赫
的吴越国和南宋时期。西湖的全面开发和基本定型正是在此两朝。
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907~960年)以杭州为都城,促进与沿海各地的交通,与日本、朝鲜等国通商贸易。同时,由于吴越国历代国王崇信佛教,在西湖周围兴建大量寺庙、宝塔、经幢和石窟,扩建灵隐寺,创建昭庆寺、净慈寺、理安寺、六通寺和韬光庵等,建造保俶塔、六和塔、雷峰塔和白塔,一时有佛国之称。灵隐寺、天竺等寺院和钱塘江观潮是当时的游览胜地。由于西湖的地质原因,淤泥堆积速度快,西湖疏浚成了日常维护工作,因此吴越国王钱镠于宝正二年(927年)置撩湖兵千人,芟草浚泉,确保了西湖水体的存在。
北宋后期,著名诗人苏轼对西湖治理做出了极大贡献。从五代至北宋后期,西湖长年不治,葑草湮塞占据了湖面的一半。元祐五年(1090年),苏轼上《乞开杭州西湖状》于......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