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和李从善的事
答案:3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9 23:02
- 提问者网友:遮云壑
- 2021-04-09 17:31
历史上有说李煜和李从善关系很亲密的,也有说他俩之间也有勾心斗角……大家有什么看法?最好有些事例!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煞尾
- 2021-04-09 18:08
宋太祖赵匡胤代周建宋后,开始逐个收拾南方的割据势力,以建立天下一统的大宋王朝。后主李煜统治的江南大国南唐自然成为赵匡胤圈定的重点攻伐对象。 李后主是个才情横溢的帝王诗人,风花雪月的浓词艳赋把玩得相当雅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宋太祖赵匡胤代周建宋后,开始逐个收拾南方的割据势力,以建立天下一统的大宋王朝。后主李煜统治的江南大国南唐自然成为赵匡胤圈定的重点攻伐对象。李后主是个才情横溢的帝王诗人,风花雪月的浓词艳赋把玩得相当雅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千古绝唱,就是他的专利。不过这个才子写诗虽内行,治国平天下的本事却差老鼻子了,所以宋太祖挥师南下并没把他当回事,但他手下的一员虎将却让老赵大为头疼,此人姓林名仁肇。林仁肇(?~973年),福州人,体魄雄健,骁勇善战,素有“林虎子”的美称,时任南唐南都留守。之前他曾向李煜主动请缨,想趁赵匡胤立足未稳,出兵伐宋。为打消主子顾虑,还义无反顾地献上一腔忠心:“我起兵之日,您就对外说我带兵反叛了。事情做成,是您和国家的福分;倘若失败,您杀我全家,照样可以表明您对宋朝没有二心。”多么纯正的一个忠义之士!然而,胆小怕事的李煜还是怕,他宁愿苟且偷安,也不想惹是生非。赵匡胤得知后,深感此人非等闲之辈,想要拿下南唐,必先敲断这个顶梁柱。经过一番策划,老谋深算的赵匡胤决定采用离间之计,借刀杀人以达目的。他暗中派画师潜入南唐,秘密画下林仁肇的像,然后带回悬挂在自己的侧室。一切布置停当,就等合适的契机了。开宝六年(973年)的一天,李煜的胞弟李从善以江南进奉使的身份觐见宋太祖,赵匡胤感觉机会来了,特意为客人安排了一场免费参观,遣人领着李从善到自己的宫殿观风景。来到挂着林仁肇画像的侧室,陪同的礼宾司官员故意问李从善:“使者,画中之人你可认得?”李从善抬头看去,不觉一愣:“好面熟啊!这不是敝国林仁肇将军吗?他的像怎么会挂在这里?”“正是林将军。”陪同一脸神秘地压低声音说,“不瞒你说,林将军已私下与我方约定投降,这画就是他送来的信物。我们皇上自然不会亏待林将军,已专门为他筑起一座高门豪宅,只等他前来归降。”李从善听罢大吃一惊,这可是要南唐命的大事,一刻耽搁不得,立即就将情报十万火急密报给李煜。政治头脑只够小儿科的李后主得知林仁肇要“投敌卖国”,怒不可遏,当下就动了杀机,办法自然是现成的——毒药索命,简便易行,快捷高效。于是命人在酒里下了毒药,以赐酒名义将林仁肇毒杀。林仁肇死后两年,南唐即被宋军攻灭,自毁长城的李后主肉袒出降,被掳往东京汴梁,在此度过了他人生痛苦郁闷、寂寞忧伤的最后3年悲情时光。具讽刺意味的是,鸩酒杀忠良的李煜,最终得到的却是同样的下场,被宋太宗以相同的手段用牵机(马钱子)酒毒杀,其状惨不忍睹,这大概可算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又一种注脚了。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持酒劝斜阳
- 2021-04-09 20:37
韩王李从善,字子师,元宗第七子,宋改封楚国公。和李煜没有关系。。
- 2楼网友:不想翻身的咸鱼
- 2021-04-09 19:47
李从善(940~987),字子师,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南唐封郑王(一作韩王),元宗第七子,李后主弟,累迁太尉、中书令。南唐亡,归宋,封南楚国公。出为通许监军。太宗雍熙四年卒,年四十八。事见《徐公文集》卷二九《大宋右千牛街上将军陇西郡李公墓志铭》,《宋史》卷四七八有传。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