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苏州市相城区
赞颂相城建设的文章,900字左右
- 提问者网友:风月客
- 2021-06-01 14:45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酒者煙囻
- 2021-06-01 16:18
一、发展文化事业
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和谐新相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尊重群众的文化权益,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按照“项目化管理、工程化推进”的思路,充分发挥区、镇各级文化建设引导资金的引导作用,逐步完善区、镇(街道)文化站,社区文化活动站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尝试构建中心城区15分钟文化圈;推进农村“一镇一站、一村一室、一人一册”文化设施建设;着力改变镇文化站有阵地无活动的尴尬局面,将之建成综合性的文体活动中心,有条件的村建设综合型的文化室或书报阅览室等公共文化设施,逐步实现全区人均拥有公益性文化活动设施面积达0、12平方米的目标。今年,还立足弘扬苏州本土文化的实际,全面推进评弹书场全覆盖工程,以每个书场10万元的标准确保建好一个奖励一个,目前目标已经基本实现。整合新建社区服务中心资源,加快推进民间工艺进社区活动,为民间艺人搭建展示舞台,并与年内设立相城区政府文学艺术奖和民间艺人津贴制度。巧借苏州市“数字电影四进工程”的契机,在全区广泛开展数字电影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四进工程”,目前,相城区5个镇、3个街道、1个经济开发区均先后自发购置了数字电影放映设备。所有这些举措都实化了宣传思想工作,体现了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的原则。
二是尊重群众的文化主体性地位,加快广场文化建设。人民群众不但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参与者,更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要尊重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性地位,就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积极引导,创造条件使群众成为广场文化的主人,营造健康向上、富有活力的市民空间,使先进文化成为人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润滑剂和助力器。今年,重点打造“激情周末、快乐人群”广场文化品牌,各镇(街道)、开发区结合“三下乡”主题,以“接力”形式,结合全区重点实事工程的进展情况,每月举办一场以“激情周末、快乐人群”为主题的广场文化活动。围绕重大节庆和民间传统节日,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设计生动活泼、小型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使具有江南水乡气息的民间节庆的内容、风俗、礼仪等传统元素能得以传承,并获得时代意义。今年中秋、国庆前夕,相城区各镇、街道纷纷举办各类活动(太平街道举办了首届社区文化艺术节、元和街道举办军民联欢活动、戏曲之乡北桥举办戏曲大赛等),吸引众多老百姓热情参与。除此之外,相城区正大力实施“十百千万”广场文化工程(打造十个文化活动广场、培植百支业余文化团队、放映千场数字电影、吸引万人共同参与),采用政府采购、补贴等措施,开辟服务渠道,丰富服务内容,特别保障和实现城市低收入居民、残疾人、老年人和农民工等群体的基本文化生活需求。
三是尊重地域文化特色,努力挖掘相城民间文化。作为吴文化发源地,阳澄湖文化是阳澄湖流域广大人民群众长期生产、生活实践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相城区委宣传部今年重点筹建阳澄湖文化研究会,旨在搭建各界有识之士挖掘研究阳澄湖文化的平台,做好对阳澄湖民间艺术的传承、挖掘、抢救、整理、保护和发展工作。同时,包装推出以御窑金砖、阳澄湖大闸蟹、阳澄吴歌、渭塘珍珠等为代表“相城十绝”品牌,在《苏州杂志》上开辟《阳澄笔记》栏目,组织力量编印《阳澄诗咏》一书,成立吴歌(阳澄水乡服饰)展示馆,充分挖掘积淀在阳澄湖地域的古韵今风,为历史保留一份可贵的文化遗产和时代记录。今年11月,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落户相城。这不仅是相城的一桩盛事,更是苏州的一桩盛事。洋苏州吸引金鸡奖落户金鸡湖畔;民间文艺的集大成之地相城吸引民间文艺山花奖落户,文化苏州更加大气、开放、包容和多元。我们有责任、有信心、有决心办好此届的山花奖颁奖盛典,不仅要借机打响相城品牌,更要借机增添文化苏州的无限魅力。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已经进入紧锣密鼓阶段。同时还将筹建山花奖博物馆,举办民间绝活展示周,并通过开展专题学术活动和文化交流活动等多种形式,努力提高传统工艺产品的文化附加值,使民间文化资源转化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文化产品,使本届山花奖在相城获得场外的持续宣传效应。
二、发展文化产业
文化进入市场,文化进入产业,文化中渗透经济的、商品的要素,使文化具有经济力,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年9月召开的全省文化工作会议更是强调,要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使全省文化产业增长速度超过国民经济增长速度,高于服务业增长速度。苏州市也进一步增强了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引导和支持力度。
一是重点培育主体文化产业。在以往的实践中,我们已经培育形成一定的文化经济意识。“蟹出相城”、“渭塘珍珠”、“蠡口家具”初步打造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蟹”文化、“珍珠”文化和“家居”文化品牌,使其成为相城的文化名片和经济名片。这是经济品牌成长为文化品牌,文化品牌助推经济品牌的有效尝试,具有非常有益的借鉴意义。渭塘镇作为“全国淡水珍珠之乡”,将着力打造集珍珠生产、养殖、设计、加工、出口、会展、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珍珠文化产业链,逐步形成亚洲淡水珍珠产业基地以及珍珠文化产业的研究基地;今后,要充分利用荷塘月色文化主题湿地公园规划动工的有利条件,发展“荷”文化产业。挖掘“荷”文化的经济功能,打造全国知名的摄影、书画、作家及影视创作基地,发展“荷”文化的都市休闲旅游、现代观光农业及相关人文产业,形成国内面积最大、品种最全的荷花观赏基地和“荷”文化深度开发中心。利用中国第二、华东第一的蠡口国际家具城专业市场,打造家具会展、博览业,进行家具设计研发、家居创意、软装饰等文化开发,形成家居文化产业园;发展御窑金砖生产、保护、研究、文化及旅游产业,深度开发“澄泥”产业,使“御窑金砖”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开发利用中得到保护,成为历史“活文物”。
二是重点发展“水文化”旅游业。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注重实效”的原则,紧紧围绕“文化搭台、经贸唱戏、促进发展”这一中心,突出生态、和谐、发展主题,整合水相城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文化产业。依托盛泽湖休闲度假区、三角咀生态湿地公园万亩生态园、农耕文化博物馆等各类都市城郊休闲载体和农业产业观光旅游项目,规划发展“荷文化”、“渔文化”、“农耕文化”、“饮食文化”展示馆、苏州农耕文化博物馆,逐步培育一批特色鲜明、专业分工、辐射力强和具有规模优势、能够主导文化市场的文化产业板块。
三是重点打造几个节庆活动品牌。紧扣区委、区政府重大实施工程的进展情况,突出“生态、休闲、人居、水乡”特点,抓住“大闸蟹、珍珠、荷花、家居”等关键词,打造富有地域特色和都市风情的花卉节、书画节、大闸蟹美食文化节、珠宝首饰文化节和其它百姓喜闻乐见的民俗节会,使节庆活动成为吸引人气、凝聚商气、增添文气的最直接有效载体。
三、丰富先进文化建设内涵
区域文化是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历史积淀的集中体现,更是人们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的现实表现。相城区正在经历跨越式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很多农民在一夜之间“洗脚进城”,变成市民。因此,要从新时期农民现代生活方式的养成、思维方式的转变、价值判断的确立等多方面,建设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为新相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一是扩大文化外延,培养农民健康、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以改善农村环境面貌、优化城乡环境质量和提高农民健康素质为目标,广泛开展以“三清”(清洁庭院、清洁河塘、清洁村庄)为主要内容的“洁净家园,美化相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抓住农民动迁集中居住的契机,大力实施农村道路硬化、生活环境绿化、宅前屋后净化、配套设施优化的“四化”工程,逐步改善生活生产污水随意排放、生活垃圾乱抛乱洒等不良生活习惯;认真搞好镇村规划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卫生设施建设,逐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将“请进来”与“走下去”相结合,把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延伸为“常下乡”,深化为“三入户”,把多姿多彩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送到农村,进一步扩大群众文化受益面。
二是发挥文化化人作用,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教育农民不仅要授之“鱼”,更要授之“渔”,不仅要帮助农民获得生存技能,更是帮助他们更新和转变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当前,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农民就业能力,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所在。要本着实用、实效、急用先学的原则,以就业培训、新技术、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采取自办、联办、代办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现代农民教育工程”,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通过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合伙创业、联合创业,扶持发展各级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民出资入股组建物业合作社、提高投资性收益比重,大力发展“特优、高效、生态”农业和订单农业等多种措施,引导广大农民树立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观念和文明意识,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发展意识、创业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生机勃勃、富于创造、勇于进取的农村思想文化环境。
三是注重养成,培育先进文化的心理积淀。居住形态上变成市民的农民迫切需要相对稳定的价值判断标准,以此来规范或完善自己的行为,并在新的社会中获得身份认同,从而真正完成向市民转化的历史性任务。完成这一任务的有效途径就是抓住拆迁重建新小区的契机,制订适合村情民意的村规民约。传统文化中的村规民约中有许多积极的因素,如鼓励养老教幼、夫妻和睦、邻里互助等等,但却不可能禁止屋前屋后乱搭建种瓜种菜、阳台上扯绳晾衣服、在田地里随地小便等行为习惯,而这一切又与新的生活形态格格不入。针对这一实际,相城区广泛开展以“美丽相城,我的家”为主题的新时期村规民约制定工作。各村(社区)充分考虑风土人情、人员素质、交通、地理及传统等因素,由村中具有较高的法律、政策、文化知识水平的村民代表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拿出草案,再提交村民委员会,按“全民公决”的原则集体讨论通过。村民委员会执行对村民遵守村规民约情况的监督义务,同时推举村内德高望重、有知识才干、办事公道的村民为义务监督员,确保新的村规民约落实到实处、落实到细处、落实到日常生活的角角落落。通过广泛开辟宣传阵地、推广典型村与模范户、编写寓教与乐的乡土教材、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奖励和惩戒相结合等形式,使村规民约入眼、入耳、入心,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道德保证。
不可否认的是,我区的先进文化建设还存在诸多不足。文化建设政府搭台、市场化运作的程度还不够;有些文化活动不能很好地吸引青年人、未成年人参加;有些乡镇和街道的文化站得不到财政支持,一些文化资源处于闲置状态;新建拆迁小区的居民之间存在距离感,对共同事业和利益比较淡薄,市民意识有待形成。如何继续坚持“以民为本、资源共享、循序渐进”的原则,采用“政府搭台、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方式,满足群众文化生活诉求、养成新相城文明风尚、培育新相城人共同精神,尚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