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刘禹锡,杜牧,文天祥,苏轼,张养浩的简介?
答案:1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18 13:42
- 提问者网友:浮克旳回音
- 2021-05-18 05:11
谁有刘禹锡,杜牧,文天祥,苏轼,张养浩的简介?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老鼠爱大米
- 2021-05-18 05:42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刘梦的文集》,《陋室铭》选在《全唐文》。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杜牧,字牧之,唐代文学家,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因号杜樊川,善用绝句形式讽咏时事,著有《樊川文集》
文天祥,字宋瑞,号文山,卢陵(江西)人,南宋大臣,爱国政治家、文学家,著有《文先生全集》。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官至礼部尚书,追缢文忠,其文明白畅达,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次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影响。著有《东坡文集》、《东坡乐府》
张养浩, 元代散曲作家。字希孟,号云□,山东济南人。幼 有义行,好读书,初被荐为东平学正。后拜监察御史,历 官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等职。因父老辞 官,屡召不赴。文宗天历二年(1329),关中大旱,特拜 陕西行台中丞,前往救灾,到任四月,劳瘁去世。
张养浩为官方正,敢于直言犯谏。武宗时,曾因议 立尚书省事,大违当政者意,被构罪罢官,他恐遭祸,变姓 紶逃去。英宗时又曾为内廷张灯为鳌山事上谏而险遭不 测。他的散曲多是在辞官归里后所写,由于对宦海风波、 世态炎凉有切身体察,因此能作比较真切的描写。如“才 上马齐声儿喝道,只这的便是送了人的根苗。直引到深 坑里恰心焦。祸来也何处躲?天怒也怎生饶?把旧来时 威风不见了”(〔朱履曲〕《警世》),作者感触至深, 因此能写出这样沉痛的句子。而当他写到归田之后,则 轻松自如的心情跃然纸上,“中年才过便休官,合共神 仙一样看”(〔双调·水仙子〕),“挂冠,弃官,偷 走下连云栈,湖山佳处屋两间,掩映垂杨岸。”(〔中 吕·朝天曲〕)他的一些散曲中常写与鸥鹭为伍,与云 山为友,使他心旷神怡。他的咏吟山水的优秀篇章也不 少。但是,他的“警世”、“退隐”题材的作品,调子仍 然是比较低沉的。他的理想只是远离嚣尘去过田园生活, 以远祸全身。
张养浩对人民疾苦也比较同情。最著名的作品是□山 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 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 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他在怀古兴叹 之际能联想到百姓的疾苦,比同类题材的散曲作品要高 出一筹。又如小令〔得胜令〕《四月一日喜雨》、套曲 〔一枝花〕《咏喜雨》,是他在陕西救灾时所作,比较真 实地反映了灾区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生活。在元代散曲 中这些作品是难能可贵的。
《太和正音谱》评张养浩的散曲如“玉树临风”, 指出他的作品格调高远。他的作品文字显白流畅,感情 真朴醇厚,无论抒情或是写景,都能出自真情而较少雕 镂。《潼关怀古》小令,以及一些写退隐生活的作品,可 以代表他的艺术风格。然而他的写景的散曲中,也有一 些工丽清逸的作品,如“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 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水仙子〕《咏江南》), “鹤立花边玉,莺啼树杪弦”(〔庆东原〕)等句,表 明他的作品在总的艺术格调中还有所变化,散曲色调比 较丰富。
张养浩著有散曲集《云□休居自适小乐府》传世。 据《全元散曲》所辑,今存小令161首,套数2首。
杜牧,字牧之,唐代文学家,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因号杜樊川,善用绝句形式讽咏时事,著有《樊川文集》
文天祥,字宋瑞,号文山,卢陵(江西)人,南宋大臣,爱国政治家、文学家,著有《文先生全集》。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官至礼部尚书,追缢文忠,其文明白畅达,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次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影响。著有《东坡文集》、《东坡乐府》
张养浩, 元代散曲作家。字希孟,号云□,山东济南人。幼 有义行,好读书,初被荐为东平学正。后拜监察御史,历 官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等职。因父老辞 官,屡召不赴。文宗天历二年(1329),关中大旱,特拜 陕西行台中丞,前往救灾,到任四月,劳瘁去世。
张养浩为官方正,敢于直言犯谏。武宗时,曾因议 立尚书省事,大违当政者意,被构罪罢官,他恐遭祸,变姓 紶逃去。英宗时又曾为内廷张灯为鳌山事上谏而险遭不 测。他的散曲多是在辞官归里后所写,由于对宦海风波、 世态炎凉有切身体察,因此能作比较真切的描写。如“才 上马齐声儿喝道,只这的便是送了人的根苗。直引到深 坑里恰心焦。祸来也何处躲?天怒也怎生饶?把旧来时 威风不见了”(〔朱履曲〕《警世》),作者感触至深, 因此能写出这样沉痛的句子。而当他写到归田之后,则 轻松自如的心情跃然纸上,“中年才过便休官,合共神 仙一样看”(〔双调·水仙子〕),“挂冠,弃官,偷 走下连云栈,湖山佳处屋两间,掩映垂杨岸。”(〔中 吕·朝天曲〕)他的一些散曲中常写与鸥鹭为伍,与云 山为友,使他心旷神怡。他的咏吟山水的优秀篇章也不 少。但是,他的“警世”、“退隐”题材的作品,调子仍 然是比较低沉的。他的理想只是远离嚣尘去过田园生活, 以远祸全身。
张养浩对人民疾苦也比较同情。最著名的作品是□山 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 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 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他在怀古兴叹 之际能联想到百姓的疾苦,比同类题材的散曲作品要高 出一筹。又如小令〔得胜令〕《四月一日喜雨》、套曲 〔一枝花〕《咏喜雨》,是他在陕西救灾时所作,比较真 实地反映了灾区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生活。在元代散曲 中这些作品是难能可贵的。
《太和正音谱》评张养浩的散曲如“玉树临风”, 指出他的作品格调高远。他的作品文字显白流畅,感情 真朴醇厚,无论抒情或是写景,都能出自真情而较少雕 镂。《潼关怀古》小令,以及一些写退隐生活的作品,可 以代表他的艺术风格。然而他的写景的散曲中,也有一 些工丽清逸的作品,如“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 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水仙子〕《咏江南》), “鹤立花边玉,莺啼树杪弦”(〔庆东原〕)等句,表 明他的作品在总的艺术格调中还有所变化,散曲色调比 较丰富。
张养浩著有散曲集《云□休居自适小乐府》传世。 据《全元散曲》所辑,今存小令161首,套数2首。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